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2021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松江区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物理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2020.12

考生注意:

1.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三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3.本卷g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

有一个正确答案。)

1.首先通过实验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法拉第 C.麦克斯韦 D.奥斯特

2.磁感应强度B的单位T等价于( )

A.

N AmB.

A NmC.

AN mD.

m AN3.竖直上抛运动物体落回原地,上升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与下降过程速度的变化量( )

A.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B.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如图轻质支架,A、B 固定在竖直墙上,C点通过细绳悬挂一重物,则重物对C点的拉力按效果分解正确的是( ) A A A A C C C C F F F F B B B B

A B C D

5.图示电场中,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此过程中( )

A.电场力增大,电势能减小 B.电场力减小,电势能减小 C.电场力增大,电势能增大 D.电场力减小,电势能增大 6.从冰箱中拿出的空瓶,一段时间后瓶塞弹出,其原因是( )

A.瓶内气体分子数增加 B.瓶内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都更剧烈 C.瓶塞所受合外力变小 D.瓶塞受瓶内气体分子的作用力变大

高三物理 第1页 共4页

7.如图所示,斜面上放一物体A恰好能匀速下滑,如果在物体A上再施加一个力F,使A仍匀速下滑,关于力F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垂直斜面向下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v 8.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阻力大小与速度成正比,能反映此运动过程的v-t图是( )

v v v v 0 A t 0 B t 0 C t 0 D t 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此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该波的波速为v=20 m/s,则( )

A.这列波沿x轴负向传播,2s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m B.这列波沿x轴正向传播,2s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m C.这列波沿x轴负向传播,2s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2m D.这列波沿x轴正向传播,2s内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2m

10.A、B两木块自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

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则( ) A.t2时刻,A木块速度大于B木块速度 B.t2时刻,A木块速度小于B木块速度 C.t1时刻,A木块速度大于B木块速度 D.t1时刻,A木块速度小于B木块速度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µ,物

体右侧与一轻弹簧相连,初始时弹簧为原长,现用水平力缓慢向右拉弹簧,使物体向右通过一段位移s,该过程中手的拉力做功一定

F A.等于µmgs B.大于µmgs C.小于µmgs D.大于2µmgs

12.如图电路中,电阻R随温度升高均匀增大,用这个电阻做探头测温,把电流表的刻度改

为相应的温度刻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温对应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刻度均匀 R A B.低温对应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刻度不均匀 C.高温对应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刻度均匀 S E D.高温对应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刻度不均匀

高三物理 第2页 共4页

二、填空题(共20分)

13.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牛顿第二定律的推论(选填“是”或“不是”);___________用牛顿第

二定律来解释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选填“能”或“不能”)。 A 14.如图所示,一块蹄形磁铁放在水平台秤上,金属金属棒 台秤 棒AB固定在两个磁极之间。当AB中通入电流

蹄形 时,台秤示数减小。则AB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磁铁 B 为__________,电流的方向为__________。

15.如图,固定密闭容器内储有一定量的水,若拔掉容器底部的软木塞,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

16.如图,当开关K断开时,电源内电路功率为P1;K闭合时,

R1 电源内电路功率为P 2。若两种情况下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

R2 E,r 则P1____ P2;R2 ______r。(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K

17.竖直向上拋出的物体,从抛出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h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物体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J,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

三、综合题(共40分)

18.(10分)如图a为“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

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

系图线(如图b),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在原装置中的P处加装一力传感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a-F

图线与图b中的图线相比会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3)中,若小车的质量为M,不断增加钩码的数量,则力传感

器示数的极限值为________。

高三物理 第3页 共4页

19.(14分)如图所示,用绝缘丝线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A的带

负电小球A系在O点。在距O点的正下方H处用绝缘柄固定一带电小球B(两球均可看成点电荷)。当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𝜃=300时,球A静止,此时A、B两球连线与丝线AO垂直。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 (1)画出A球受力示意图,判断B球的电性; (2)求A球所在处的电场强度E; (3)求B球的电荷量qB; (4)若支持B球的绝缘柄漏电,A球在竖直平面内缓慢运动至

𝜃=00处,B的电荷尚未漏完。在整个漏电过程中,丝线的拉力大小如何变化?请说明原因。

20.(16分)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AB为粗糙的长直轨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𝜃=53o,

BCD、DEG均为半径为𝑟=2𝑚的光滑圆弧形轨道,AB与BCD相切于B点,O1、O2为圆心,连线水平,C为圆弧形轨道的最低点,E为最高点。一质量为m=1kg的小环套在轨道AB上,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自P点由静止下滑,运动到B点时撤掉水平恒力F,小环滑入光滑圆弧形轨道,恰能通过最高点E。已知小环与AB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𝜇=0.8,P、B之间的距离为s=160m,sin53°=0.8,cos53°=0.6,求: 47(1)小环过B点的速度;

(2)小环在PB间运动的加速度; (3)水平恒力F的大小;

(4)若改变水平恒力F的大小,小环能否到达E点?请分析说明。

𝐴

𝐹

P 𝑜1

𝑟 𝜃

B C

E D o2 ∙∙ G

高三物理 第4页 共4页

高三质量监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D 2 A 3 D 4 B 5 C 6 D 7 B 8 A 9 C 10 D 11 B 12 B 二、填空题(共20分) 13、不是;能 14、向下;B指向A

15、水流出部分、水全部流出、水柱不动、水柱向上动 16、小于;小于 17、-1;12.5

三、综合题(共40分)

18、(1)小车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合力 (2)钩码质量过大或未满足M >>m (3)图线为直线,没有弯曲部分 (4)Mg 19、解:

(1)A球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2分)B带负电 (1分) (2)由A球静止可得:mgsinθ=F mgcosθ=T

E=F=mg/2qA (3分) qqAqB=mgsin (2分) 2(Hsin)O T F A B T mg

θ 方向垂直OA向右下方 (1分)

(3)根据库仑定律:F=k得qB=(mgH2)/8kqA (1分)

(4)先不变后变大 (2分)

根据相似三角形:

mgTOA 则T=mg =OBOAOB因为mg,OA,OB都不变,所以T不变 (1分) OA竖直时有 T+F =mg

F减小 T变大 (1分)

20、解:

(1) 小环由B→E,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12mvB=mg(r+rcos) (22分)

vB=2gr(1+cos)=2102(1+0.6)=8m/s (2分)

2vB82==9.4m/s2 (3分) v=2as a=(2) 小环由P→𝐵,由运动学公式有:

2s2160472B高三物理 第5页 共4页

(3)当Fsinmgcos,F7.5N时,小环受力如图1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N1+F1sin=mgcos

𝐴 𝑓1 𝑃 𝑁1 𝐹1 F1cos+mg sin−f1=ma (2分)

f1=N1

𝑚𝑔 ma+mgcos−mg sin

cos+ sinF1=解得: 𝜃 图

𝐵 𝐹2

19.4+1100.80.6−1100.8 =N=5N (1分)

0.6+?0.80.8

当Fsinmgcos,即F7.5N时,小环受力如图2所示,则有:

𝐴 𝑓2 𝑃 𝑁2 𝑚𝑔 图

𝜃 N2+mgcos=F2sin

F2cos+mg sin−f2=ma (2分) f2=N2

𝐵

F2=解得: mgcos+mg sin−ma1100.80.6+1100.8−19.4=N=85N

sin−cos 0.80.8−0.6(1分)

F7.5N时,由(3)有:a=(4)当 而增大。

当F7.5N时,由(3)有:a=mg sin−mgcos+F(cos+ sin),𝑎随F增大

mmg sin+mgcos−F( sin−cos),𝑎随F增大而

m减小。 因𝒗𝟐(1分) 𝑩=𝟐𝒂𝒔,𝒂越大,则𝒗𝑩越大,小环由B→𝑬机械能守恒,𝒗𝑩越大,𝒗𝑬也越大。故:𝑭<𝟓𝑵或𝑭>𝟖𝟓𝑵时,小环不能到达E点

𝟓𝑵≤𝑭≤𝟖𝟓𝑵时,小环能到达E点 (2分)

高三物理 第6页 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