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川剧的变脸 多彩的面具》教学案例徐月琴

《川剧的变脸 多彩的面具》教学案例徐月琴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教学案例

《川剧的变脸 多彩的面具》

灵武市二小 徐月琴

设计意图:我国的川剧变脸,以其惟妙惟肖、瞬间变化的脸谱成为中国的绝技绝活,让我们联想到与京剧脸谱有异有同的美妙美感。世界各民族的面具用鲜明的特点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情感体验,体现出美妙创造的无穷魅力。为使学生对中国的地方戏剧艺术有所了解和认识,引发学生对川剧艺术的喜爱,学会尊重地方艺术加强民族情感。了解变脸艺术的有关知识和面具的由来以及设计、制作方法.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 宁夏地方戏曲秦腔艺术引出本课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运用多种方法了解有关川剧的知识。

1、对比听赏川剧《江雪》和古诗朗诵的《江雪》,体验戏剧语言表现的美感,感受川剧高腔的韵味。

2、欣赏影视资料“川剧变脸”片段,让学生谈一谈有什么感受?还想知道什么?

3、学生展示、交流资料。了解变脸的由来、次数、以及变脸的手法等。

4、游戏:让我们也尝试用变脸的方法做一做变表情游戏比一比谁变化的多而有趣。

三、 川剧与面具。

1、 面具的由来。欣赏傩舞面具的影视资料,初步了解面具是怎样来的。

2、 面具的演变 ,进一步了解面具与戏剧艺术发展的联系。

3、 交流现代面具的作用。

4、 点。

欣赏中外不同风格的面具图片,了解面具的制作材料、色彩、装饰手法及造型特

四、 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设计制作一个面具。(播放背景音乐《粱祝》。)

要求:

(1) 面具的外形新颖、造型奇特,可设计成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的。

(2) 面具的五官要夸张。眉、眼、鼻、嘴的不同表现方法,加上一些花纹图案突出五官。

(3) 面具的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

五、播放音乐让学生戴上或拿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唱起歌,跳起舞,尽情享受面具带来得乐趣。

小结: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灵动的双手,聪颖的大脑,制作出最美、最有个性的面具,使面具这一古老的艺术品发扬光大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快乐。

教后反思:

本课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了解有关地方戏剧以及相关面具的知识。通过欣赏图片,影视资料感知川剧,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制作一副面具,教学结构安排较为合理。现将教学后的感悟表述如下:

一、新课程要求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我一直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次也不例外。我事先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查找有关“川剧”和“面具”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学生准备资料十分充分,特别是有关面具的资料,有的查到了面具由来的故事、传说;有的查到了有关面具的演变过程;有的查到了国外有关面具的盛大节日,如: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威尼斯的“狂欢节”等,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训练我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艺术课程主张开展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艺术的魅力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学生欣赏了川剧变脸片段,了解了川剧变脸的相关知识后,我安排了一个简单的变脸游戏,先让同桌互相尝试表演后,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表演。一些同学大胆夸张的表情变化惹的大家哈哈大笑。既愉悦了课堂气氛,又使大家体验到了艺术家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与不易。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为了使学生能够一睹“变脸”的绝妙,我从网上下载了川剧变脸的片段,用我校的多媒体播放供学生欣赏,使学生有幸在课堂上近距离地领略了中国戏剧文化中的绝技绝活;“品尝”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为了避免枯燥的讲解,我从自己的绘画碟中截取了一段傩舞表演,让学生既轻松地了解了最早的面具是巫师戴在头上,用来驱鬼辟邪的,又欣赏到了极具特色的傩舞面具和舞蹈,这是以往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也无法比拟的。

四、新课程要求艺术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

动。在面具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准备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具。学生们兴致勃勃,有的用彩纸、毛线进行粘贴、有的用胶泥刻、盘、拼贴出表情夸张,艺术性强的泥面具、有的用硬纸板先剪出外形,再用彩纸毛线等进行装饰、有的借助气球,用报纸糊在上面做成立体面具……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出,比如:面具的演变这一环节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有些过大,尽管学生查到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但大多较为灰色、难懂学生理解能力、整合能力还达不到相应水平,所以可降低难度或取消该环节。另外要加强各年级段的联系,如:在进行变脸游戏时可使用三年级学过的“锣鼓经”进行伴奏,加强知识的衔接和连贯性。教师尚需在语言组织能力,调动学生兴趣方面多下功夫等。

艺术教材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发展空间,一切智慧和能力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这几年的艺术教学,我和学生“共学习”“共体验”“共成长”,有风和日丽,也有阴云密布,但我们会以开拓者应有的坚定和勇气,去寻找艺术教学的另一个春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