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立项号 负责人 田贞 课题名称 负责人 所在单位 《美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环城西路小学 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2015年9月—2016年1月 理论学习与开题论证阶段 主要内容是: ①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填写申报表; ②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相关教育理论,对合作学习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③制订实验计划和方案。 (二)2015年9月—2015年11月 第一阶段实验 主要内容是: ①采用教育调查法,对教师成功和失败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设计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课 ②对学生进行关于合作学习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态度、题 看法,调查学生喜欢和能够接受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比较和研究; 研 ③制订第二阶段实验方案,为下阶段实验做准备。 究 (三)2015年9月—2016年1月 第二阶段实验 进 主要内容是: 展 ①按计划在继续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情 ②学生撰写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况 ③总结第二阶段的实验成果。 现已进展到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 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存在 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可回避的新问的困题: 难及 (1)、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不明确。导致小组学习易流于形式、学生参解决与不主动。好学生不能很好的与后进生交流,个别学生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思路 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教师难于把握恰当的合作时机,很多时候是按模式操作有些力不从心,失得其反。 (3)、小组合作期间,组与组合作能力与敏捷度差异较大,导致一些小组早早地完成了任务不知再做什么,一些组很长时间还没完成研究任务。 (4)、有些中下水平的学生虽然对合作很感兴趣,但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很多时候无法也无力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优生占领了组内空间。 (5)、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只注重讨论结果,不注重讨论过程及对个体的关注,使得讨论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分组,合理安排座位。小组成员搭配要合理,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要搭配开。 2、责任到人,分工合理。如《大树的故事》一课中,讨论小组画什么内容时,有一个同学记录小组成员说的话,统一想法,由小组长监督,组员轮流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 3、合作学习的程序要清晰,合作学习的次数和时间要合理。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次数要得当,分组讨论(练习)不宜过多,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集中、深入并获得较高的质量。 4、评价得当,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全面而适时的评价,也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5、和谐互动,培养合作精神。 能否按期结题 能 专家(此栏请课题负责人填写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意见) 的指 导和 建议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