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一、准备工作 1、路基整型:在铺筑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之前,将垫层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垫层上的车辙、松软以及任何不符合要求的部分翻挖、清除,并以同类型材料填补,重新整型、碾压等,并符合规范碾压密实度要求. 2、施工方样:在已合格的垫层上,放出中心线,然后根据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宽度,用尺量放出内边外边线。 3、培标高台:按照放出的基层内外边缘线及按水泥稳定砂砾的厚度,用人工培出两侧标高台,雨季施工时,在路肩两侧每隔50m留一泄水沟,所培的标高台要顺直、平整。 4、钉高程控制桩、挂钢绞线:在每条路幅的内外边缘适当位置,距中心线同一位置处放出高程控制桩并挂钢绞线,控制桩采用钢钎,10m一根,钢钎要牢固,位置要准确,基准线用3mm左右的钢绞线,并用张紧器张紧,在钢钎处用绳对钢绞线加以绑扎。 二、混合料的拌合 1、拌合站的调试:在正式开工前,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各种材料的拌合比分别对各种料仓电机的转速及料仓出口高度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剂量准确的要求。 拌合站调试好,混合料拌合时,要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水泥采用散装水泥贮存在水泥仓内,使用时通过螺旋输送器直接送入拌缸,碎石由配料机直接进入拌缸。砂砾通过振动筛后进入各料仓,若材料发生变化将及时调整配合比,水以重量比加入,含水量要大于最佳含水量0。5—1%,以补给运输、摊铺时水分的蒸发;在拌合过程中要经常抽检其含水量、水泥剂量,水泥的加入采用方式能始终均匀分布于土或集料之中,以保证拌合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2、拌合机中的“死区”,即材料不产生运动或得不到充分拌合的地方,要及时予以排除。混合料自加水拌和开始至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 三、混合料的摊铺 1、水泥稳定砂砾施工分两层摊铺,按上层厚度10cm控制.(压实系数1。25) 2、在摊铺前,垫层表面先进行洒水湿润,但不能过湿。 3、采用一台摊铺机每幅全宽摊铺,摊铺机两侧均挂钢绞线,两侧的传感器搭在钢绞线上,调整好横坡,调灭传感器的指示灯,按照试验段所确定的松铺系数进行摊铺,摊铺机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并设专人清理落到地上的料,在摊铺机后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的离析,局部粗集料窝进行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四、混合料的压实 1、混合料在摊铺30~50m以上后,压路机即可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先用14T单钢轮压路机稳压1遍,行驶速度1。5~2km/h,再用18T单钢轮压路机振动2~3遍,速度为1。5~2。5Km/h,后静压1~2遍,速度为2~3Km/h,最后用16T胶轮压路机收光2~3遍,碾压速度3~4Km/h。(实际碾压方式按试验段确定为准,确保全宽、全厚范围内均匀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2、碾压时,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遍碾压与上一道碾压重叠30-50cm;碾压结束后达到表面平整,无轮迹,且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3、碾压过程中,如表面干燥,洒少量水,碾压时间掌握在从拌合开始至碾压终了控制在水泥终凝时间以内。 4、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5、在碾压的过程中,派专人进行小修,对“软弹”、“起皮”等地段,及时进行翻开晾晒,或换料等其他方法处理,对碾压段相接处的不平整进行找平。 6、凡压实机构不能作业的部位,要采用机夯,并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五、接缝的处理 碾压结束后,在末端作一斜坡,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混合料前,将末端斜坡挖除,并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 由于采用一台12m摊铺机可满足每路幅基层全幅摊铺,无纵缝。 六、养生 A、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养生采取洒水方式,使路面始终保持潮湿状态,时间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封闭交通;不能封闭时,将车速限制在15KM/h以下,并禁止急刹车,车辆行驶要在该层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B、养生期间如果出现病害,要及时挖补,修整到标准要求,挖补压实厚度不小于8cm,严禁采用薄层“粘贴”。 七、质量检查 1、 取样与试验 水泥稳定砂砾在摊铺未压实前每天取一次或没拌和250t取样一次,并按照JTJ057—94及JTJ058-2000规范的标准方法在工程师确认合格的试验室检验含水量、水泥含量、混合料干容重和颗粒组成范围。对已完成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或拌和料及时按下表的要求进行检查.所有取样与试验的技术指标及频率均按监理工程师批示进行检查,认真据实填写检验报告单,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鉴证的工段,才能铺筑其上路面结构层,否则,需返修直到合格。 2、实测项目 实测项目按下表规定项目进行,质量符合表中各项要求.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5 6 7 8 检查项目 压实度代表值 极值 (%) 平整度(mm) 纵断高程(mm) 代表值 厚度(mm) 极值 宽度(mm) 横坡(%) 抗压强度(MPa) 3。0~4。0 2。5~3.0 (7天) 水泥含量(%) +1。0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城市主干道 辅 道 地面快速路 非机动车道 98 97 94 93 8 12 +5,-10 +5,-15 -8 -10 -15 -20 不小于设计值 +0。3 +0.5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JTJ071—98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 3m直尺,每200m 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 4点 按JTJ071-98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尺量:每200m 4处 水准仪:每200m 4断面 按JTJ071-98附录G检查,每200m取样2组 每天取样1次或每250t取样1次 3、外观鉴定: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无明显轮迹。表面不得有软弹或松散脱皮现象。施工接茬平整、稳定。 4、路面弯沉值检验标准:砂砾垫层完工后用轴重100KN的标准车进行弯沉值检查,频率为200m测4点。检查路段的代表弯沉值Lu(1/100mm)应小于按JTJ034—2000标准方法计算的允许弯沉值Lo。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弯沉值符合要求,才能进行基层施工。 5、质量要求 砂砾级配应符合要求,水泥用量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碾压检查合格后立即覆盖养生;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稳定。 6、施工控制要点:压实度、平整度、高程、宽度、厚度、材料强度。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施 工 准 备 粒 料采集取样检验分析 配合比设计试验 厂拌机安装调试 清扫垫层合格 测设控制网、放线 摊铺机摊铺 取样检验 工程师检验、审批 人工平整 工程师检验 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料 碾压 取样检验 压实取样检验 自卸车运输 覆盖养护 自检各项技术指标 八、资源供应计划
申报工程师检验进入下道工序 主要设备一览表 第1页 共1页 设备名称 振动压路机 振动压路机 胶轮压路机 型号或能力 18t 14t 16t 数量 1台 1台 1台 进场时间 2002年7月10日 2002年7月1日 2002年7月10日 自卸车 洒水车 稳定土摊铺机 稳定土拌合站 15t 5t 12m 300t/h 6辆 1辆 1台 1台 2002年7月10日 2002年7月1日 2002年7月10日 2002年7月5日 主要人员一览表 第1页 共1页 编号 3 5 6 9 11 18 19 21 22 26 28 姓 名 陈为峰 程松 汤江平 马文兵 甫劲松 郭勇军 吕韵舫 冷妍蒙 金发柱 刘 波 庞淑梅 职 务 项目副经理 总工程师 预算员 路基工程师 路基工程师 路面技术员 质检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资料员 职 称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技术员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进场时间 2002年6月19日 2002年6月19日 2002年6月19日 2002年6月19日 2002年7月1日 2002年7月10日 2002年6月19日 2002年6月19日 2002年6月19日 2002年6月19日 2002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