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警学院学报
JournalofChinaMaritimePoliceAcademy
Vol.15,No.2Summer,2016
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路径探析
穆静
(海警学院训练部,浙江宁波315801)
摘要: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纸质出版正逐步向数字化出版转型。高校学报作为对外
宣传的科研窗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期间,高校学报编辑应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学报数字化出版的新型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完善自身的能力结构、提升数字化技术、利用网络平台营销等方法提高学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关键词:数字化;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素质结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384(2016)02-0077-04G237.5A21世纪,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出版业快速地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传统纸质出版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高校学报作为传播方式之一,其数字化出版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1数字化出版的背景分析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数字出版做出了一个工作定义,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1]。”当然,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在光、磁等物质中,信息处理及传递则借助于电脑、手机、iPad等设备中。
数字期刊是通过网络发布、有固定名称的连续出版物,作为数字化出版的一种类型,它们既可以是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形式,也可以完全是原创型数字出版产品,即一种是以单本期刊为单位发布、传播;二是以数据库方式存储,以单篇文章为单位发布。近年来,数字期刊开始注重加入多媒体元素,获得了更加优良的阅读体验。
2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现状及存在的困境当前,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迅速
发展,数字化更广泛的运用于各行各业。学报作为高校科研学术的传播窗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孵化器,以及对外交流提升高校影响力的重要基地,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当前,期刊打破了传统采用纸质出版、传播信息的单一方式,从投稿、组稿、审稿、编辑到发行、读者反馈等无一不体现数字化的操作进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困扰,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困难。2.1数字化出版的观念相对滞后
首先,学报作为高校对内对外科研宣传的窗口,由于、科研考评机制等原因主要满足本校教师的科研发表需求,销售业绩没有硬性指标,相对其他期刊远离市场经济,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更没有自负盈亏的压力,这就造成编辑部出版观念相对落后;其次,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办刊模式、出版程序、出版形式相对封闭,对学报数字化出版带来的影响力和经济上的效益也没有深入的思考,持观望和保守的态度;最后,有些编辑部认为数字化的出版就是简单的系统采编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一个官方的学报网站,这个也是观念上的误差,其实这仅仅只是数字化出版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收稿日期:2016-04-27
作者简介:穆静(1981-),女,江苏连云港人,海警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工作与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
·77·
海警学院学报E-mail:gahjbjb@126.com
2.2缺乏数字化出版的硬件支持
数字化期刊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体现在不管从传播方式、传播主客体,还是从传播效率及成效等方面都了传统期刊的运转模式。这样就决定了数字出版需要硬件上严谨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操作平台的支撑,通过运用灵活的数字操作系统才能为学报的数字出版提供技术支持。当前,有一些学报只是简单复制了期刊的纸质版,采用PDF等电子格式上传到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或者有些学报投入了采编管理系统软件,这只是数字化发展的第一步。下一步如何加快数字化的硬件升级改造,将文字、声音、图像等数据融合起来进行编辑制作,形成动态的立体效果,更深层次地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导航检索和超链体系进行传播和报道[2],给读者更立体更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是学报编辑部门应该思考的重中之重。2.3缺乏复合型的人才支持
除了必备的数字化操作系统等硬件的改进外,软件的提升同样重要,即编辑部的人员素质结构也是必须改进和完善。试想,如果没有可以操纵数字化技术的编辑人员,那么硬件条件再好,也不能充分的发挥其价值。当然,相对硬件的更新和发展,学报软件的改进更有困难。因为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专业业务素质,还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数字化操作技术。当然,编辑部门也可适当引进相关的IT人才,使学报真正实现整个出版过程的数字化。
2.4缺乏宣传和网络营销
从主观上看,学报的定位是学术性期刊,面向的对象基本上是各类学科的专家、学者,有相对固定的作者和读者群。特别是一些行业学报,面向的群体较窄且固定,如院校的学报、农业学院的学报等有着明显的行业特征,他们在特色办刊上能够彰显优势,但是面向的却是某个专门行业的人群,因而对所谓的营销也失去了激情和动力;从客观条件上看,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学报在公众平台需要日常的维护和更新,相应地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导致学报没有利用好网络资源对其进行营销和推广。
3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应对策略
3.1转变观念,树立数字化出版与传统办刊相结合的理念
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期间,出版的理念、技术的革新、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学报的发展
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学报编辑应该开阔视野,及时转变观念来顺应数字化出版潮流,在传统办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报数字化出版的新型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
第一,要正视现实、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数字化出版是未来出版业的必然趋势,调整工作重心,紧跟数字化出版步伐;第二,树立传统纸质化与数字化出版相结合的观点。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目前由于上交上级有关部门存档、教师的科研成果展示等方面的原因还需要以传统出版为主、数字出版为辅。在完成传统纸质出版的同时努力探索、切实实践数字化出版;第三要树立全新的立体集成理念。传统的编辑方式是按组稿、审稿、编辑、发行等先后次序进行的直线性方式,而数字化出版过程完全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状编辑方式,作者可以通过采编系统跟踪文章的进度,防止一稿多投,学报的出版周期和发行效率也能得到保证。读者也可以找到所需要的文章,时间、空间上也相对自由;最后要树立新的编辑理念、传播理念与营销理念。根据学报的性质、特点准确定位,探索新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主动出击,特色立刊,打造精品[3]。3.2应对挑战,完善编辑的复合型与实践型的能力结构
当前,既精于编辑业务又能熟练操作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学报数字化出版的主要动力。但是,现实情况是懂数字技术的人员欠缺编辑业务和学术理论知识,而学报编辑人员又缺乏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因而,学报编辑部要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意识加强责任编辑的培训和研发能力,不定时地选派编辑参加各种编辑业务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培训班学习充电,使编辑可以熟练掌握各种编辑软件,运用更多的数字技术去表达期刊的主旨,如增加栏目的导航检索、相关文章
·78·
穆静: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路径探析
专家点评的录音链接、网络照片、编辑的编者按、
flash动画、数字音乐及读者的反馈留言等。这样的数字展现方式形成动态的立体传播效果,是传统期刊不能比拟的视觉听觉感受,这既有利于期刊内容主旨的表达,又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好地阅读感受。同时,鼓励编辑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数字出版重要会议,如: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国数字出版年会、深圳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给他们提供交流平台,推动数字出版新技术、新经验、新模式的深度交流,学习数字出版新产品和新技术。当然,编辑部也可采用帮、传、带的方法帮助编辑成长。此外,不少学报编辑部还与高校的网络技术部门合作或者建立了专门从事数字开发的部门负责期刊数字化排版、发行问题等相关的事务,以迎接变化多端的数字化挑战。
3.3提升技术,依托学报官网完善编辑全过程的数字化
目前,很多高校的学报数字化出版程度明显落后其他期刊,仅局限于对印刷版的数字化改造,在出版载体、传播方式、出版流程、营销方式等方面,没有根本性改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3]。依托学报官网,很多期刊都设立了采编管理系统。完善的采编系统平台能够集投稿、审稿、查询、修改、发行等于一体。达到了方便作者投稿、跟踪稿件进度、查看专家审稿意见、运转迅速和节约成本的目的。其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方便的
在数字人际交流通道、专家联系能更为便捷[2]。如:化技术的支撑下,我们可以将一篇专家稿件通过
数字技术进行处理:首先读者进入官网可以通过导航检索到这篇文章,通过编者按和前沿导读等视频、文字帮助读者了解文章主旨,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可以通过穿插的图片、flash动画、背景音乐等来帮助其理解充实文章的内容,最后如果读者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还提供其他专家对文章的解读及相似文章的链接等。数字化技术给读者以全新的视觉听觉体验,能更深入把握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可以增加读者的反馈和意见的链接平台,通过他们的反馈改进工作思路和完善学报官网的建设。当然,出了学报内容编辑的数字
3.4紧跟形势,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带动学报的网络营销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通过数字化的编辑、网络化的传播方式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智能手机、IPAD等高科技产品的广泛使用不仅成为了网络营销的工具,还加快了数字出版市场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各种软件的推广,交流平台的推出,不仅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提升了传播的速度。面对如此便捷的传播方式,国内的一些出版媒体反映迅速,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建立了面向社会大众的公众号。通过定时不定时的发布期刊动态、名家访谈、优秀作品展示、读者来信、新期刊的推广等网络营销方法,加大与读者的互动以此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和公众的关注度。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一种,也可以尝试此种网络营销的方法,即通过网络平台,主动出击,紧跟社会热点难点、密切联系作者与读者群,提高服务意识,促进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进程。比如《浙江传媒学院学报》自2014年3月推送微信公众号以来,创设了学术类、观点与评论类、社会热点话题类、经验与分享类等内容,得到了社会人士的广泛认可,扩大了学报的影响力,对兄弟院校的学报具有借鉴价值。3.5找准方法,借助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平台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数字化的出版对扩大高校学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出版的数字化来吸引更广大的作者和读者圈,增加了其营销效应。同时,通过扩展作者及读者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还能进一步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通过数字化出版平台可以迅速扩大高校学报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如目前部分期刊加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这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平台扩大了期刊的国内影响力和知名度。但是,对于一些数字化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学报,可以尝试与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借助
国外先进的网络技术平台来迅速提高学报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比如华西口腔医学院及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全英文杂志化,网络营销和数字发行也是数字化出版的重要
《InternationalJournalofOralScience》(IJOS)与环节,下面将详细阐述。
·79·
海警学院学报E-mail:gahjbjb@126.com
正式成为Nature系列合NPG集团签订合作协议,
租期刊,通过Nature平台进行国际化的编辑、出版、发型与宣传。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
若干意见[Z],2010(1).
[2]姜红贵,王全金等.高校学报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1):113-116.
[3]木星.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现状、内忧、外患与对策[J].山西广播大学学报,2003(1):91-96.
AnalysisonDigitalPublicationforCollegesJournalsagainstDigitalization
Background
MUJing
(ChinaMaritimePoliceAcademy,Ningbo315801,China)
Abstract:Asdigitalizationpicksupitsspeed,traditionalpublicationistransformingintodigitalone.Asaresult,collegejournals,regardedaspublicitywindowforscientificreach,arefacedwithunprecedented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Inthissense,collegejournalcompilationshouldchangeitsperceptionandseeknewmodeofmanagementandoperationfordigitaleditionofjournals.Meanwhile,promotetheinfluenceandprestigeofthejournalsbyimprovingitscapacityframeworkanddigitalizingtechniques.
Keywords:Digitalization;Collegejournal;Digitalpublication;Qualityframework
(责任编辑
储欢)
·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