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日本天皇制神国思想形成历程简论

日本天皇制神国思想形成历程简论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mal of University 0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Social Science) V .23 No.1 F曲.2006 日本天皇制神国思想形成历程简论 罗时光 (苏州科技学院外语系,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天皇制经历了古代天皇制、幕府傀儡天皇制、近代军国主义天皇制、战后象征天皇制四个发展阶 段,其形成乃是受其灵魂载体神道神国思想所支配与支撑。天皇制神国思想也经历了古神话神道阶段、复古 神道之国学、江户水户国体论、国家神道等诸形成历程,天皇制亦随之勃兴起伏而“万世一系”“天壤无穷”。 天皇制所谓“神道即皇道”的“神皇一统”之“国体的精华”的本质又决定其无不充满军事侵略性。 关键词:天皇制;军国主义;国体;神性神威:万世一系;军国主义 中围分类号:K.31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95(2006}01—0120—05 一、古神话神道之古代天皇制 天皇制之根本其实乃在于对天皇“神性”的信仰与崇拜,远在大化改新时期确立的古代天皇制就 已确立了“日本系神国,天皇是神的子孙”的神国思想。古代天皇制的神国思想乃来源于古代大和政 权统一日本的政治需要及其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即古神道的信仰。随着5世纪兴起的大和政权对日 本的逐步统一,大和政权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于是就不断神话天皇以加强天皇的统治权威。正如日 本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称谓一样,并非一开始就被称为“天皇”;直到6世纪末仍称为“大王”而非“天 皇”。据《日本书纪》推古16年的有关记载,遣隋使小野妹子所携带的国书中已有“东天皇敬白西皇 帝”之句,这是迄今所知日本君主以“天皇”代替“大王”称号的正式开始。天皇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 三皇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古有天皇,有地皇,有秦皇”之句,《史记・补史记・三皇本 纪》亦记有“三皇,谓天皇人皇地皇为三皇”、“天地初立,有天皇氏”等句。汉魏时道教兴起,“天皇”成 为道教称天帝时的用语,主要指天上神仙们的主宰者,是宗教信仰的对象。《后汉书》亦记有“观天皇 于琼宫”之语。中国道教及其经典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展开传人日本,于是日本最高统治者便借用这 “天皇”二字来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含有很强的宗教观念。日本统治者就这样逐渐将天皇神话为 神,亦为所谓“现人神”。将天皇逐渐神话以后,天武天皇为巩固大化改新后建立的以天皇为中心的中 央集权制,遂敕令太安万侣等人,将远古流传于日本的神话传说加工改造,编写成描述日本是神国,天 皇是神的后代,及天皇家族形成史的《古事记》(712年成书)和《日本书纪)(720年成书)两部官撰史 书。[1】(瞅) 不仅如此,日本古代的统治者们同时还结合并利用日本自古以来便蕴含着的“万物有灵”及由此 发展而来的“祖先崇拜”的原始信仰来神话天皇之神圣权威。于是将传人日本的中国道教的教理和仪 式与日本固有的宗教信仰及“记纪”(即《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神话中有关天皇的神话等结合起来, 加以加工、创造,制造出了为神话天皇服务的、以尊奉天皇为神主的神道教oil](船 神道便由此而生。 天皇于是便因神道而名正言顺、稳固地登上神坛,成为“神子”;日本国亦便堂而遑之成为“神国”。记 纪神话便成为神道之深刻的理论来源,且因神道而变得“永恒”,其使神国之“光芒”“万世一系”,“经久 不衰”。古代天皇制便如此这般地获得了其天皇之绝对的神圣权威与“神威”,并“永恒”地赋予了后代 天皇制之天皇“绝对不可动摇、不可否认”的“神性”与“神威”;且因此而获得了其核心灵魂从而真正地 ★收稿日期:2005一o7一l7 作者简介:罗时光0973一),男,江西丰城人,苏州科技学院外语系日语教研室讲师。 12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得以确立,并确保了后代天皇制能虽曾一度遭压抑被迫变形而仍旧“万世一系”,“绵延至今”。天皇对 日本的统治与天皇之“神性”就这样有效地成为一体,这便是所谓“神皇一统”,亦唤作“神统皇统”。 古代天皇制其后经历了平安与幕府时代而变为傀儡式的天皇制,天皇权力虽一度旁落,但其“神 性”却随着神道的发展及其历代辈出的所谓“国学者”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神圣,其“神威”不仅依旧“威 风不减当年”且更加稳固。幕府的将军们无不尊天皇为其统一日本及确保、增加自身统治权威的象征 与旗帜即是绝好的明证。至明治维新时期,“幕府傀儡天皇制”一跃为军国主义之绝对天皇制,乃是其 “神性”极端爆发的结果。经过了古代天皇制、幕府天皇制时期近千年的“日本乃神国,天皇系神的后 裔”的神国观念的洗礼积淀,“神性”之能量自然一点一点地变得充足无比,最终便由量变积累至质变 而化为帝国军国主义。这一过程,日本历代辈出的所谓“国学者”们发挥了“巨大无比”的历史作用,他 们高举着“万邦无比”、“万世一系”之国体之精华的旗帜,大肆倡扬了其所谓“神皇一统”之“天祖皇祖 肇国”的“神国光荣历史传统”。 二、复古神道之国学 所谓的“国学”乃是兴盛于德JiI时代后期的一种学术思想流派,发源于镰仓时代,发达于室町时 代,是继承德川初期儒学者的倭学之精神传统,并受元禄时代以后儒学界流行的古学复兴之风潮及其 文献学式的研究方法影响而成立的。先驱者为大阪僧人契冲,他几乎与伊藤仁斋树立儒学之纯正古 风的“古义”学同时期,发起了根据对《万叶集》的训诂、注释而力图恢复倭学的复古国学运动。其后, 京都稻荷神社的祠官荷田春满,力倡接受倭学及儒学新学风来创立国学及国学校,并痛斥阴阳五行家 之说及唐宋诸儒乃是玷污神道之糟粕,以恢复国学之古风,这是国学之创立。 继承春满国学的是贺茂真渊,他主张使国学彻底成为放置其文化理想及规范于古代的道学,并斥 责儒教乃人为的歪理诡辩应予于排斥。晚年他致力于《万叶集》以前的神代的研究,斥责以往根据宋 儒学对神道经典的附会解释;他说神道乃自然无为之道,抛开空假之心,只一味地对神崇敬礼拜才为 古真之道。他同时也极力地排斥佛教以正纯正之神道古风。 真渊的复古国学至其继承者本居宣长时得以集大成。宣长不仅排佛儒,就连老庄思想也一并排 斥,力求“神之道的原本之道”。因此,他坚信在文献学里阐明的《古事记》的内容即为神道之本质,且 将此直接作为自己的信仰。神道者乃为始于产灵神之御灵而生的神祖诺册二尊,被天照大神所传承, 神孙之历代天皇未加任何私意,本着神代之原始精神而对天下实行统治的大道。因而,一般人应将古 典所传说的内容信奉为神之大业,任凭神意,不立人为之意,绝对服从作为天照大神之子孙的天皇,这 样才是人之道。且须祭神以除污秽,令神心情愉悦。生乃为产灵神之恩惠,死乃为祸神之祸。他就如 此地将《古事记》传说内容直接、原封不动地奉为其国学。他的这种思想及信仰可见于其《玉牟百首》 的诗歌里。 宣长死后,其国学为其门人平田笃胤所继承,这是国学的完成及发展阶段。他在《本教外编》中主 张,首先天之御中主神作为大元高祖神无始无终地存在于天上,含生化天地万物之德,主宰寂然之万 有。分承此神德的高皇产灵神及神皇产灵神为创造、主宰万物的天地万有之真主。作为天神之子孙 的天皇掌管着显世、统治着现民,大国主神根据国让之际的神约而掌管幽事,成为幽冥界之统治者。 人死后将被产土神领至幽界大神跟前,根据生前的伦理行为接受审判后,被送人天界或冥界,获得永 不尽的福或祸。现世乃暂时之世,来世才是本来之世。他就这样排斥了佛教的轮回及儒教的劝善惩 恶的思想。【2】( 卜丑)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得知所谓“国学”其实乃为复古的国学,而复古之国学的实质乃为“复古 神道”。而复古神道亦为复古之学也即国学之生命。【3】( ’所以,国学即是复古神道。如上所叙,其由 本居宣长集大成,由平田笃胤加以发展。经过历代国学大师们也即复古神道者们的努力,古来之神道 在日本思想及精神领域里的核心、灵魂、中流砥柱的统帅地位不仅丝毫不减,且以复古神道之新面貌 重放光彩,使其地位更加稳固;并发展至极致,对后世及近代予与了巨大无比的影响。本居宣长将对 12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古事记》神代卷的内容所进行的研究成果的一切,直接信奉为原始神道之内容,且将此神话传说信奉 为日本之真国学;其结果使古来之神道成为了可被用于建立类似古代统一国家之理念的神道思想。 因而其复古神道之国学思想也就成为了日本近代推翻幕藩体制,建立近代统一国家之思想的源泉及 原动力。【2 瞄’宣长复古神道之国学的核心或本质思想,乃在于将《古事记》等古来之神话传说奉为正 统,坚信且强调日本系神之国,天皇是神的子孙,日本国乃是普照四海万国的天照大神之御出生的神 国,因而日本国才是世界万国之本原的神之国。其核心为平田复古神道所继承且被他进一步发扬光 大,平田将其推进至极致,提出了所谓“帝道唯一”之根本原理。[3 )‘‘帝道唯一”乃为平田复古神道 之本质,亦是贯穿复古神道全体之原理。“帝道”原本为中国对最高之道的称呼,用日本式的念法即为 “天神”之意。这道出了天皇之本质,也即中国的“帝道”到了日本则成为“天皇之道”亦即“皇道”。因 为“皇道”乃为渊源于天之神的古道,是惟神之道,也即“神道”。[3】(哪’换言之,皇道即是神道,也换作 “皇统神统”或“神皇一统”,这正是本居宣长复古国学之灵魂的表现。因而,“帝道唯一”乃意味着神之 道的皇道是唯一的,也即天皇系神的子孙,其统治是宇内唯一的。平田就这样根据以皇祖神为中心的 古传说,将国民的祖先崇拜统一于以皇祖神为中心的崇拜,将神道化为国家式的祖神教并制定其礼 仪。这种思想及精神被明治维新时期的神道政策所继承。他还宣称,应将日本之神道作为诸宗教之 根源,日本国之神乃为世界之神,神道乃为诸宗教之本教o C21( 因此,立足于日本国之惟神之神道乃 是日本国国体之根本原理,彻底地循此前进乃为日本国之本然的大使命,这也是日本国之历史的根本 精神o ES]( ̄s9)宣长及平田的复古国学思想可以说简直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军国主义的根本罪恶温床。 如上所考察,复古神道即是复古国学,其实为日本国万世一系之神统皇统的古典论,国学者们的 理想乃是使日本存活于神皇之道之中。b 蹦)也即,日本国系神之国,天皇乃天照大神之子孙,天皇对 日本的统治就是天神对日本的统治亦即神皇一统或神统皇统。且此神道之皇道神圣无比,在全世界 乃至整个宇宙都是唯一的,全世界皆应归于其统治之下。复古神道及复古国学的思想对近世乃至近 代的巨大影响集中表现为:其核心思想成为了日本以水户学为核心的日本“国体论”的灵魂,且与其一 道对明治维新时期倒幕运动的“尊王攘夷”、“王政复古”的政治主张及国家神道的形成予与了巨大无 比的影响。神皇一统之国体论的精华又成为了国家神道的核心,国家神道一经形成则标志着近代军 国主义天皇制在制度上形式上的彻底确立。 三、江户水户国体论 深受复古神道影响而兴起的“水户学”是江户时代后期发达于水户藩的一个思想体系,从德川光 国编撰《大日本史》开始,以前期德川光国所设漳考馆及后期德川齐昭所设弘道馆为中心发展而 来。【4】(瞰一 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藤田幽谷、会泽正志斋、藤田东湖等,主要代表作有《正名论》、《新论》、 《弘道馆记述义》等。幽谷的《正名论》构成了水户学之出发点及原型,会泽正志斋的《新论》和藤田东 湖的《弘道馆记述义》两书则构成标志着水户学的完成形态,而且就其广为流传,在政治上造成很大影 响这点来看,足可以被视为水户学的代表作。《新论》系主张对陷于面临国家危机的幕府体制进行再 编强化的纯政治论,《述义》则是阐述藩校弘道馆的教育精神、及与校名“弘道”相适应的“道”即武士个 人的生存方式应如何的一种道德论。从《新论》中我们可以找出明治以后国家主义政策,特别是国民 教化政策的原形;从《述义》中则可以看出所谓国民道德的原形,也即可看出作为近代国家日本发展支 柱的大多数国民生活的理念乃至生死观的基本骨架。【4 唧’《正名论》云:“天朝开辟以来,皇统一姓, 传之无穷。拥神器握宝图,礼乐旧章,率由不改。天皇之尊,宇内无二,则崇奉而事之。……使天下为 君臣者则莫近焉,是故幕府尊皇室则诸侯崇幕府;诸侯崇幕府则卿大夫敬诸侯。夫然后上下相保,万 邦协和。甚矣名分之不可不正且严也。今夫幕府治天下国家者也,上戴天子,下扶诸侯,霸王之业 也。”HJ(踟’这是典型的尊皇论,强调天皇“宇内无二”之尊,立论幕府执政仍是以尊皇为根本前提,仍 然是实施“皇道”之王道。又举丰臣秀吉及东照宫(即德川家康)虽夺取天下仍“犹执臣礼以事皇室,不 敢自称王”【4】(唧 来证明“天皇之尊自若也”[4】(哪)。如此,天皇之绝对统治地位的君臣名分论也即尊 12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皇论便得以确立,是名“正名论”。天皇又为何能如此地“宇内无二”之尊呢?《正名论》继续有云:“赫 赫日本,自皇祖开辟,天地父母,圣子神孙,世继明德,以照临四海。四海之内,尊之日天皇。八州之 广,兆民之众,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自古至今,未尝一日有庶姓奸天位者也。君臣之名,上下之 分,正且严,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是以皇统之悠远,国祚之长久,舟车所至,人力所通,殊庭绝域,未有 若我邦也,岂不伟哉。”l4j(咖 也即是说,天皇之“宇内无二”之尊乃在于“赫赫日本”系“皇祖开辟”,天 皇乃“圣子神孙”,其“世继”之“明德”“照临四海”,因而被“四海之内尊之日天皇”。于是,天皇之统治 的“皇统”就“悠远”,“国祚”就“长久”,“若我邦”者也就“未有”也。天皇“宇内无二”之尊来源于“皇祖 开辟”、“圣子神孙”,这分明是“神皇一统”也即“皇统即神统”之论调,“皇统之悠远,国祚之长久”而“未 有若我邦也”亦分明就是“神统皇统之万世一系”论。从这儿,我们可以清楚地获知《正名论》之尊皇论 其实就是复古神道也即复古国学灵魂的传续,也是日本中心主义、军国主义之罪恶的根源。这便是所 谓“日本国国体之精华”,只是《正名论》里还未明确出现“国体”二字,但其精髓已高度浓缩于其中,奠 定了水户学国体论的根本基调。 《弘道馆记述意》则比《正名论》更加入骨地、大张旗鼓地详述了“万世一系”之“神统皇统”的古神 道的神话传说,且明确指出了这便是“国体之尊严”。其云:“天祖上同于天日,下留于宝镜。然则赫赫 太阳,巍巍势庙,实天祖精灵之所在。”[4】(呦 及至“天孙之降临下土,天祖赐予三种神器,日玉,日镜, 日剑。因敕日:韦原干五百秋之瑞穗国,是吾子孙可王之地,宜汝皇孙就而至焉。行矣,宝祚之隆,当 与天壤无穷矣。”[4j(蹦 这里“赫赫太阳”之“天祖”授予了“天孙”三种神圣无比的“神器”,“历代天皇尊 之奉之”[4]( ),因而“天皇之尊”就“万世自若,犹太阳自悬于天”,“宝祚之隆”亦“当与天壤无穷”;“是 以国体尊严,国体尊严,是以蛮夷戎狄率服”。【4】(M 这是彻头彻尾的“天祖皇祖肇基”、“天孙降临”、 “三种神器”之“万世一系,天壤无穷”的“神皇之道”的经典教义,所谓“国体之精华”的精髓亦正是于幕 末维新之际及其以后的帝国主义历史,通过此类“经典的教义与语言”而得以充分的表述与大肆的宣 扬;作为神国日本诸“天孙”之子孙的日本人的“赫赫巍巍”之帝国军国主义熊熊侵略野心及其“绝对神 圣雄威、坚不可摧”的神国民族自信亦无不渊源于此。其根本亦仍是继承了自《古事记》、《日本书纪》 以来的古神道神话传说也即复古国学之灵魂。 至《新论》则更深入一步了,其“国体论”云:“昔者天祖肇建鸿基,位即天位,德即天德,以经纶天 业,细大之事,无一非天者。比德于玉,比明于镜,比威于剑,体天之仁,则天之明,奋天之威,以照临万 邦。迨以天下传之于皇孙,而手授三器,以为天位之信,以象天德,而代天工治天职,然后传之于万世。 天胤之尊,严乎其不可犯,君臣之分定,而大义以明矣。”【4】(眦 这是以“神圣天祖肇建鸿基”之说立论 “皇统”乃“天神”之“天意”,也就是以“神统即皇统”来阐明皇室中心主义也即尊皇论,日本中心主义便 也由类似此类的论调蕴育而生。又云:“天祖在天,照临下土,天孙尽诚敬于下,以抱天祖。祭政维一, 所治之天职,所代之天工,无~非所以事天者,尊祖临民,既与天一矣。”【4 眦 于是,神道之“神人合 ”一、古代天皇制之“祭政合一”便堂堂登场。且“念乃祖乃父所以敬事皇祖天神者,岂忍忘其祖背其君 哉。于是乎孝敬之心,父以传子,子以传孙,继志述事,虽于百事犹如一日。孝以移忠于君,忠以奉其 先志,忠孝出于一。……祭以为政。政以为教,教之与政,未尝分为二,故民唯知敬天祖奉天胤。所乡 定,不见异物,是以民志一而天人合矣。此帝王所恃以保四海,而祖宗所以建国开基之大体 也。”[4】(吣 这里“敬事皇祖天神”之“忠孝一本”及“天人合一”、“祭政合一”乃是“祖宗所以建国开基之 一大体也”,也即是所谓“日本国体之精华”。这也就是《新论》开篇所云“一日国体,以论神圣以忠孝建 国”,也即是“神圣以神道设教”论。因而,“神州者太阳之所出、元气之所在、天日之嗣、世御宸极、终古 不易。故大地之元首,而万国之纲纪也,诚宜照临宇内。”[4 嗍)也即是说,日本乃太阳升起之处,是元 气之始、天日之神,世御宸极,永恒不变;是大地之元首、万国之纲纪,因而可以也应该照临统治宇内。 这无非是要达到一个结论,即日本国乃是“万世一系”、“天壤无穷”之“神之国”,是宇宙的中心,全世界 皆应归于其统治之下。军国主义思想已昭然现于其中。 以上便构成了幕末以水户学为中心的日本“国体论”之大概。从《正名论》至《新论》为主的水户国 l2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体论的主张对于当时面临西方列强外凌的严峻形势下的日本,无疑具有反帝强国(即尊王攘夷)的积 极意义。但其主张及号召则正如前所叙,乃是继承了以神道为核心、灵魂的复古神道之国学的精髓, 不仅如此,还对其发扬光大,其规模与声势乃至影响堪称空前。其精髓成为了明治维新时期及其以后 日本国体政体之精华,也即深受复古神道之国学影响而兴起的水户国体论,与复古神道及深受复古神 道之精髓支配影响的各种神道和朱子学、佛教之反动势力一道,促成了“国家神道”及军国主义体制在 制度上的确立。 四、国家神道之近代天皇制及其军国主义之本质 以上近千年的“惟神之道”的“神国思想的历史洪流”积淀发展,终于导致了明治22年(即l889 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其开首即云:“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立足于这一大前提下的帝国宪法 以宪法形式确认了天皇祭祀大权的宗教权威及“国家神道”公开的法律地位。【5】(嘣)‘‘古神道”于是便 由“复古神道”发展至以国家政权及其根本大法宪法形式确保、由国家规模来强制进行的国教,“国家 神道”遂在形式上宣告成立。翌年,《教育敕语》亦被颁布,被作为学校教育之根本,同时也成为了国家 神道事实上的经典。【5 J(n 于是,近代日本天皇制便得以确立。《敕语》开篇云:“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 宏远,树德深厚也。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此美德,此我国体之精华,教育之渊源亦实在 于此……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L6 J( 这即是把以皇祖也即神话传说上的天皇的祖先与 皇宗也即以历代天皇为中心的“国体”作为教育的基本理念。 】(唧 其对国民之绝大的强制力渊源于 天皇作为“现人神”的宗教权威。这国体之教义与实践伦理的规范,以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批判、集三 权于一身的天皇的名义被教化于国民。教育敕语乃是将主张国体神圣不可动摇的教义变成文化的教 育法典,其承担大日本帝国国教国家神道的教典之功能便是理所当然。L5 J(呻 因而,国家神道之教义 也就是国体论即大日本帝国所高举宣扬的国体观念。其要义云:“大日本帝国乃皇祖天照大神肇建之 国。其神裔之万世一系的天皇,依皇祖之神敕,自悠远之古昔而统治无穷。此即万邦无比之吾国之国 体。……吾国历代之天皇恒常与皇祖为一体,作为现御神统治御代,垂给宏大无边的圣德。国民受此 仁爱之皇恩沐浴,亿兆一心,体奉圣旨,继承祖志,敬奉代代天皇,发挥忠孝之美德,从而形成无以类比 之君民一致的一大家族。无穷无尽之国家的生命就如此生生发展持续着。此即为我国国体之精华。 根基于此万世不易,尊严无比之国体,始于太古传之无穷,施于中外而不悖之道,才是惟神之大道。且 作为此唯神之大道的最庄严最尊贵的体现乃是神社。以伊势神官为主。镇护于各地的神社是我国尊 严无比之国体的显现,永久镇护皇国。”(神祗院编《神社本义》) 】(兀4"也就是说,日本国乃为皇祖天照 大神所创造的的神国,天皇乃是“皇孙”亦即天祖皇祖之子孙,始终与皇祖神为一体,持奉皇祖赐予的 三种神器,以“现人神”(即现身为人的神)的身份来统治I;I本,且代代遵奉皇祖“宝祚天壤无穷”之“神 敕”(即神的敕命),因而其“皇统”也就“万世一系”,连绵不绝。也唤做“万世一系”之“神统皇统”或“神 皇一统”。这“万世一系”之“神皇一统”的“神国皇国”之路就是“施于中外而不悖”、“照临四海”的“惟 神之大道”亦即神道。“皇统”即是“神统”,“皇道”就是“神道”,其“天壤无穷”、“万世一系”,这即是日 本国国体“万邦无比”之根本原因。也正因为此,世界万国均会被其照临,应归于“神皇一统”之“皇国” 的统治之下,而统一世界万邦使之归于皇国就是“神国”日本及其“天孙”们的“神圣”的使命。这就是 近代日本天皇制之本质,它以古神道思想及其神话传说为其思想与精神的源流,以国家神道及水户国 体论为其核心,以复古神道及复古国学等神国思想为其本质精髓,因而近代天皇制亦可唤作“国家神 道之天皇制”。近代天皇制正是依照其复古神道及复古国学等神国思想为其本质精髓,从而述必然走 向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亦即日本近代国体实为“国家神道之军国主义绝对天皇制”。至此,神道 发展至其极致形态即“国家神道”阶段,与此相应,天皇制亦达其顶峰极致形态即 军国主义绝对天皇 制”之形态。 综上所述,天皇制经历了古代天皇制、幕府傀儡天皇制、近代军国主义天皇制、战后象征天皇制四 个发展阶段,其形成与发展乃是以其灵魂精神的载体神道及其神国思想为依托。 (下转第130页) l2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亨利・皮郎.中世纪经济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参考资料[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4]M.M.波斯坦,H.J.哈巴库克.剑桥欧洲经济史: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山口正太郎.意大利社会经济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 [6]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003. [7]M.M.波斯坦,D.c.科尔曼,彼得・马赛厄斯.剑桥欧洲经济史:第5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O02. [8]汤酱逊.中世纪晚期经济社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9]汤酱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R0befI S. ,hiIIgw.Raymond.Medieval TradeintheMediterraneanWodd[Z].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55. [12]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13]罗翠芳.论16、l7世纪之交西北欧商人商船南下地中海[J].史学月刊,2005,(4). [14]P.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五至十五世纪)[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5]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6]马克壶.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7]M.M,波斯坦。H.J.哈巴库克.剑桥欧洲经济史:第3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8]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9]吴焕宁.海商法学[M].法律出版社。1989. [20]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1]道格拉斯・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王本立) (上接第124页)而各阶段又均以“万世一系”之“神皇一统”的“惟神之道”的“复古神道”式的“神国”思 想为共通本质精髓,天皇制之根本亦在于天皇的宗教“神性”与“神威”亦即“神统皇统”或“神皇一统”。 天皇制的这样一种所谓“国体之精华”与“神之国”的思想精髓,决定其无不且必然会充满“天祖皇祖肇 国”的宗教式的过分的民族自信,并定然发展成民族优越论;走向军国主义的神国侵略扩张之路,正是 其不可避免的本质及灵魂的必然。关于战后象征天皇制的本质及其与前三种形态的异同与现代意 义,限于篇幅将在下篇论文再做详论。 参考文献: [1]叶渭槊.世界文明大系:日本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t999, [2]石田一良.神道思想集:日本的思想14[M].日本:筑摩书房,1970. [3]宫地直一.神道史[M].日本:四海书房,昭和l8. [4]水户学・日本思想大系53[M].日本:岩波书店,1973. [5]村上重良.国家神道[M].日本:岩波新书,1970. (责任编辑:辑夫) 13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