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建”赢新生“特色”出效益——北川中学创建“四川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纪实

“重建”赢新生“特色”出效益——北川中学创建“四川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纪实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注重实用性与开放性,建设有 特色的信息资源库 资源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的重点和长期工作。学校领导高度关 注,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使 具有:ll ̄J l l中学特色的信息资源库初具 规模。 (1)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和教师计算 机网址收藏等方式分享优质资源,主动 建立与电教馆、四川基础教育资源 网等资源的链接。 (2)建立学习型、资源型校园网站。 学校网站栏目丰富、功能齐全,在学校 宣传、信息发布、交流互动学习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管理和教育 教学工作的重要平台。另外有部分学科 二级网站、学科资源等页面也都在网站 主页中设有链接,网站还为学生开辟了 计算机作品展示的空间,各种类型资源 都实现了共建共享。 (3)链接数字图书馆系统,丰富了 资源的形式和内容。学校采用链接的方 式分享四川省和绵阳市数字图书馆系 统资源,既节省了开支,也大大加快了 学校资源建设的进程,丰富了学校数字 图书的内容。 (4)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购买了教学应用软件、光盘,订阅 了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信息技术教 育 等现代教育技术刊物,配合数字图 书资源,满足了学校的需要。 建立机构.完善制度,着力提 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1)建立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 由学校教学、科研副校长分管。 (2)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配有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管理办公室,专职教 师6人。 (3)将教育技术工作列入教学工 作计划。建立教育技术发展经费投入 机制和保障措施。 (4)设立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育 技术中心人员与学科教师同等,管 理制度健全。 (5)设备保持完好率达9 以上。 (6)加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管理力度。提供丰富、多层面的教师发 展机会,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学校制定 青年教师培养的“1357”工程,前期实施 个一”项目,包含对青年教师在现代 教育技术方面的要求及如何通过网络 与名师适时交流学习。 多元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 技术,也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先培养教师的现 代教育素质,其中包括了教师思想意识 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策略的现代化,教 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为此,学校开展 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鼓 励教师参加县、市、省、国家和海外的培 训,努力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水平,构建开放而具活力的教师专业成 长环境。 1.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 各级各类培训 近三年来,学校利用多方资源搭 建培训平台,并选派学校领导和教师参 加各级组织的相关培训,其中包括:国 tougao6@chinaitedu.cn I巡礼 培计划—一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绵阳 师范学院“教师专业成长”培训, 圣保禄学校“英语教师专业”培训等 30余个培训项目,累计参训人员达2313 人次。 2.认真组织校本全员培训 学校先后以假期集中培训、学期 计划培训、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培训,岗 前培训、信息技术教师蹲点学科组单 人辅导培训等方式组织培训工作。 (1)美国思科公司对学校教师 进行电子白板运用培训,合格率达 到100%。 (2)“加拿大英语教师专业”培训 班,学校英语教师踊跃参与,结业率达 3 ̄1]100 ̄/o。 (3)全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初级),参与率、达标率均为100%。 3.鼓励教师自我提高 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自身的 努力。学校通过全天开放的网络以及教 育视频等,为教师提供相应的辅导;开 展课堂教学观摩、网络环境下集体备 课、优秀课件评比、优秀导学案评比等 活动;利用“;IkJ l l中学课程改革和素质 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平台,请中心专家 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鼓励教师在各 级网站、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并建 立个人网页和开设教育博客等,让教 师在实践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和素养。 4.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卓有 成效 (1)98%的教师具备教师教育技术 fillJ ̄建设(初级)合格水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4 9 巡礼l tougao6@chinaitedu_cn (2)学校每学期举行全体教师参 加的“感恩杯”课堂教学大赛,教师运 用教育技术手段制作教学课件、导学 案设计,在初赛、半决赛、决赛时100%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在四川教育网绵阳教育“交流 互动”专栏发表专业论文l20余篇。 (4)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得 到较大提升,“高效课堂”的改革意识 越来越明显。 (5)近三年,学校教师参加县、市、 省、全国教学竞技比赛有83人次获奖, 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黪深化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提 升学校教育内涵.品质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带动现代教 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1)学校明确提出以科研促进教 改,以教改强化素质的方针,制定了 四 川省北川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试 行) 和<ClE;II中学教育科研奖励条例 (试行)》,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课题 组认真执行,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有效地开展教学利研。到目前为止,学校 已承担了国家级课题、省市级课题、校 本主题研修课题各1个,初步形成了“人 人有课题,个个搞教研”的良好氛围。 (2)2011年春季,学校申报了省、市 级“十二五”科研课题 高中课堂教学 减负增效的实践探索》,聚焦课堂减量 增效。2011年秋季,电教馆的国家 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教师集 体备课方式及效果的实践探索))在学 校开题,以此为突破口,各备课组每周定 时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两次集体备 1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4 课,时间在6课时以上。通过运用信息技 术手段来快速促进备课方式的改变, 并把集体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课堂教 学,使得学校在教师队伍年轻、生源水 平低的情况下,连续四年获得绵阳市普 通高中教育教学综合员 奖。 (3)以应用为重点,把现代教育技 术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为了让现代教 育技术更好地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课堂运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的研究和运用,借助网络,广泛 下载、整合教学资源,使教育技术设备 发挥最大效益。现在学校有98%的教师 能制作课件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4)为了落实学校打造“特色教 育”的核心工作,推进培养青年教师的 “八个一”项目,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培养一批适 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业务骨干,同时为 国家级课题校本课题、的实践探索提 供平台。学校要求各学科青年教师运 用网络环境,开展“拜一位名师”、“读 一本好书”、“上一堂好课”等活动。以 系列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 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打造 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5)学校98%以上教师能熟练将现 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常规教学及艺 体、特长、活动、实验课中,课堂教学效 果明显增强,取得了较好的力学效益。 2.以运用研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 手段与实践的融合 (1)在20l0年l2月,学校承办的绵阳 市教科所举办的语文、数学、英语上课 高三质量分析会上,学校3位教师和外 校3位教师一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 备进行上课、交流,提升了交流的层次,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010年l1月,绵阳市中学生篮球 比赛在北川中学举行,学校体育运动场 专业的广播音响设备为比赛添彩,通过 实践应用,积累了运用设备的经验,提 高了广播技术运用水平,为今后举办大 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3)2011年11月,学校与北川陈家坝 初中建立“结对”关系,两校广泛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交流和研讨活 动,并且商定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小学、 初中、高中的衔接教育研究,目的是帮助 陈家坝初中实现教学研究质量的提升。 (4)自从2008年以来,学生科技创 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满怀感恩 之心,建设--l{ ̄Jll文明新县城”项目连续 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一等奖。学生在 活动中广泛运用网络查寻资料,收集数 据,运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和答辩, 使6位科技创新指导教师运用网络技术 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开阔了视野,增长了 见识。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现代教育 技术环境、资源建设、管理水平、技术 研究等各项工作有了较大的提升,创建 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我 们将学习和借鉴各方先进经验,把学 校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得更加 扎实、更有成效,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发挥示范性和辐射性作用,为绵阳乃至 四川省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更 大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