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猫?片断赏析
一位优秀老师在教学?猫?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因为这句话写出了猫很得意,特别是“蹭〞字我觉得很好。
师:能说说“蹭〞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把“摩擦〞放入句中读一读,再与课文中的句子比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朗读比拟〕
生:用“摩擦〞,句子中就没有猫那种得意的感觉了。 生:用“摩擦〞,猫就没有温顺可亲的味道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再联络上下文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自由品读〕
生:我觉得是轻轻摩擦。因为很重的话,老舍爷爷肯定不快乐了。
生:我觉得这里“蹭〞应该是一种温顺的“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快乐的时候,能比谁都温顺可亲。〞它用身子擦老舍爷爷的腿,其实是在打招呼呢!
生:我觉得这个“蹭〞很亲昵,因为老舍爷爷很喜欢猫,所
第 1 页
以猫对他也很友好,他们两个就像好朋友一样,见了面很亲近。
师:理解得真深入!猫这样轻轻、温顺、亲近地蹭老舍爷爷的腿,你觉得还蹭出了什么? 生:蹭出了友谊! 生:蹭出了感情。
生:蹭出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场面。
师:同学们,一个“蹭〞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场面,老舍爷爷不愧是语言大师。 点评:
汉语真的是极具灵性,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一个“蹭〞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在研读活动中,由于老师巧妙调动学生已有经历和头脑中贮存的信息,使“蹭〞成为了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打火石〞,从而使文本进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敲击出了妙悟的火花。
每一个学生详细的阅读,都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程度、认识才能、生活经历和阅读习惯等有关。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往往是带有个人经历色彩和想像性的,但这些理解却往往充满灵性、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和智慧的火花。上述学生对“蹭〞的多元解读就表达了这一点。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
第 2 页
不一样。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论活动,就是将丰富多彩的语言、崇尚个性的思维在不同的学生中沉淀下来,这样的阅读方式无疑具有很强的活性,犹如一个磁场,能不断摄取、交融新的语言信息,培育思维品质,从而改造学生自身的语言和思维。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学生语文才能的根底,成为文化底蕴的养料成为人格形成的萌芽。
第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