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页例3,第11 页例4。
【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教学中我改变以往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为了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措施:1、实践操作,《新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画、涂,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2、自学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把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把算理的分析思路设计成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制作成学习稿,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来一步一步思考,给学生提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去领悟算理。3、说算理。通过“小老师”说算理,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等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分析思路,完成思维的内化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
力。
【教材分析】
《分数乘分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是学生在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且计算算理较难理解,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第10页例3从实际问题引入,用工作粉刷墙壁的图创设问题情境,给出条件,提出问题。从解决“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相乘”到“两
1
个一般分数相乘”,力图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为突破重难点,教材用操作(涂色)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操作的过程与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经历算理的推导过程。教材第11页例4从蜂鸟飞行的实际问题引入。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并掌握怎样先约分。教材接着提出“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问题,这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前面已经学过,这里一方面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另一方面提出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的问题,使学生知道分数的分母与整数可以直接约分。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整数、整数乘分数,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比较抽象了。根据教者所任教的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习惯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因此能适应本课时的“根据自学稿自学”的教学活动。利用画图的直观性理解和分析问题,也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活动已有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的三个地方是:(1)学生自学时,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2)“小老师”归纳算理时,教师的引导作用;(3)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时,怎样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期中,让活动取得最大的效果。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分数意义和算理。 (3)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会用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观察、交流、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1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2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工人粉刷墙壁的画面
学校的会议室要装修,重新粉刷墙壁,请同学们看,工人师傅正在粉刷墙壁,他每小
1时粉刷墙壁这面墙的
5二、以旧带新,启发迁移
1、谁能根据给出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挑选用“用分数乘整数的问题”展开教学,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提问: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13、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讨论汇报:(1)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4小时可以粉
511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是×4。(2)根据工作
55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114、把“4小时”改为“小时”,提问:那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怎样
44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15、你是怎么想的?(根据第一个问题的提示,引导学生说出:求小时粉刷这面墙
411的几分之几就是求的是多少。
5411 6、揭题:×如何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分数乘分数。
54三、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自学算理:学生根据参考书本的提示,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完成学习稿的问题。
3
《分数乘整数》学习稿 (一) 1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4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把它看做这面墙。 第一步: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 )份,涂出其中的( )份,如图: () 一面墙的 ()11第二步:涂出的:把涂出的这1份再平均分成( ),涂出其中的( )份,54涂出的这1份表示( )小时粉刷的面积,如图: ()() 的 ()()1所以求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 。 411第三步:根据两次涂色结果可以看出求这张纸的的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54()11()()1( )份,取其中的1份,这1份是这张纸的,从而得出×= = ()54()()20 2、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
组员之间互相帮助,特别是好学生帮助学困生,把操作过程和分析思路完整地用自已的话表述出来。
3、“小老师”说算理
请一学生上台投影涂色过程,这位“小老师”可以自己说出涂色过程,也可以通过提问其它学生,一起来归纳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这张纸111的,又把这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4=20(份),一份是这张纸的,5520由此可以得出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学生完成学习稿第二部分内容。 解决问题: 4
2、教师一边用多媒体演示涂色过程,学生一边表述操作过程和分析思路。 3、小组讨论,归纳法则:根据板书的两个计算算式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二) 3解决问题: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431、思考:求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 。4列式: 。 2、涂色表示: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 )份,涂其中的( )份,再把涂色的这1份平均分成( )份,涂其中的( )份。也就是说:把整张纸平均分成( )×( )=( )份,取其中的( )份,如图: ()()()13可以得到× = = ()()()54 ()()的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五、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1、多媒体课件出示:介绍蜂鸟的有关知识 2、出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3、提问:你是怎么想的?请学生说列式的依据。
4、通过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算和投影学生的演算过程,向学生展示两个不同的做法:一种做法是先约分再相乘,另一种做法是先相乘最后才约分。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种算法,你认为哪种更简便?为什么?
5、小结:分数乘分数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更简便。 6、出示问题:5分钟分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 7、提问:分数和整数相乘,你是怎么约分的?
8、让学生明确:是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直接约分,不能把整数与分子相约分。 9、让学生观察教材的约分过程,想一想与例2的约分形式有什么不同? 六、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小小计算家:书本第11页做一做
2、小小裁判家:下面的算式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书本第13页第9题)
5
3、小小说理家:结合图意说说算理(书本第13页第5题)
4、小小思考家:结合图意说说你的思考过程(书本第13页第6题)
5、小小分析家:分析题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
81一块长方形包装纸,长米,宽是长的,这块包装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2
6
学习稿
(一)
解决问题:
1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4准备一张长方形纸,把它看做这面墙。
第一步: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 )份,涂出其中的( )份,如图:
() 一面墙的
()11第二步:涂出的:把涂出的这1份再平均分成( ),涂出其中的( )份,
54涂出的这1份表示( )小时粉刷的面积,如图:
()() 的 ()()1所以求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 。
411第三步:根据两次涂色结果可以看出求这张纸的的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54()11()()1( )份,取其中的1份,这1份是这张纸的,从而得出×= =
()54()()20
7
(二) 3解决问题: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431、思考:求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 。4列式: 。 2、涂色表示: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 )份,涂其中的( )份,再把涂色的这1份平均分成( )份,涂其中的( )份。也就是说:把整张纸平均分成( )×( )=( )份,取其中的( )份,如图: ()()()13可以得到× = = ()()()54 ()()的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