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信息可视化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 考核方式:项目汇报
先修课程:设计基础、社会调研、设计思维 二、课程简介
《信息可视化》的教学对象为文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两个专业,以数据可视化方案与原理、艺术实现为主要内容,着重讲授信息可视化的重要组成要素与制作原则,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该课程后掌握一定的挖掘数据、分析数据、设计数据以及展示数据的能力。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对信息可视化制作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穿插一些当前优秀的信息可视化在政务服务方面的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们将所学技能融会贯通,同时让学生通过信息可视化了解当前中国的国际局势和经济状况以及中国科技的崛起带来的社会福利。最终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对相关实际案例形成具体的信息可视化展示方案作为最终的学习成果。
The teaching objects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are students of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Creation majoring in digital media art and advertising in Grade 18. Taking data visualization scheme and principle and art realization as main contents, it focuses on teaching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and production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some skills in data excavation, data analysis, data design, and data display after this course. The involved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besides, by means of inserting some excellent case analysis about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government affairs service, it can help students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and meanwhile, students can know more about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economic status of China, and the social welfare brought by the rising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lly, we hope students can form into specific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display scheme on the related real cases as their final study achievement.
1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信息可视化》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二维图形设计、动态图形设计以及交互互动设计,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图形设计解释数据的能力、发展信息可视化思维、激发探索数据可视化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挖掘数据从“可视”到“可用”的契机,并利用数据创造符合用户需求的作品、提升信息可视化在项目实践中的价值以及对社会的价值。通过案例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入,实现核心价值的正向输出,让学生通过信息可视化了解当前中国的国际局势和经济状况以及中国科技的崛起带来的社会福利。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信息可视化历史
(1)目的与要求
掌握信息可视化相关历史作品;掌握信息可视化发展趋势;了解信息可视化的应用领域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可视化历史经典作品 第二节
基于新媒介的信息可视化 第三节
信息可视化从“可视”到“可用”
(3)思考与实践
1.伦敦地铁图给世界地铁图带来的改变
2.从教学楼出发到自己家乡和到宿舍的地图设计比较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分组讨论、绘图实践
第二章 信息可视化流程
(1)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流程;分析信息可视化分类,掌握信息可视化实践步骤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收集信息 第二节
2
信息筛选
第三节
信息可视化设计 第四节
信息可视化应用与传播
(3)思考与实践
1.不同媒介的信息可视化的区别是什么?
2.思政实践:让学生寻找智慧政务数据可视化平台案例,分析信息可视化
是如何让政务服务变得如此便捷的,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方式分别发挥出什么样的价值?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分组讨论 第三章 信息可视化原则
(1) 目的与要求
了解信息可视化原则,学会用服务设计思维进行实践。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形式与功能 第二节 艺术与交流 第三节 表达与挖掘 第四节
眼睛与视觉和大脑 第五节 思维可视化 第六节 脑海中的图像
(3)思考与实践
1.不同信息图表的形式体现哪些功能?
2.思政.实践:阅读《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2020)》, 尝试用
信息可视化的手段解释其报告中呈现的数据。
(4)教学方法与手段
3
授课、分组讨论、手绘实践
第四章 信息可视化项目实训
(1)目的与要求
了解可信息视化项目创新的方法与流程;掌握信息可视化创新的技巧;理解信息可视化与设计思维的意义。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选定主题 第二节 案例分析 第三节
信息可视化主题项目创新
(3)思考与实践
思政实践: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2020)》中的指示,
从佛山本土文化的视角,利用信息可视化的手段以“佛山文旅智能化”为主题,进行项目创新。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授课、分组讨论、项目实践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其他教学环节 小 计 实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 2 4 15 1 1 2 15 3 3 3 3 9 33 4
合计
23
19 6 48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阿尔伯托·开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2
2.《服务设计思维》,雅各布·施耐德,马克·斯迪克多恩 著,郑军荣 译,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
3.《信息可视化设计》,陈冉、李方舟,中国美术学院,2019 4.《跟着我找设计想法》,埃伦·勒普顿,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5.《瞬间之美》, Jr·Robert Hoekman,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信息之美》,David Mccandless,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 修订时间:2020年12月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时间:2020年12月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