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数据的实证研究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28卷第2期 2013年3月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YUE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v01.28 No.2 Mar.201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数据的实证研究 余 畅 (武汉市鑫鹿服饰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034) 摘 要:该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得到了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 额.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度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因此我国仍然有必要鼓励技术创新,在加强 资本投入利用率的同时,注重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贡献度 中图分类号:F 0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38X(2013)02—01 13—04 一、研究现状 果差异较大,其成果也无太大的政策性效果[51。崔鑫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重点研究的对 生综述了国内外以专利来表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 长影响的研究,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积极的影n1 ̄[61。李怀建、沈坤 象之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首次系统的阐述了 经济增长的内涵,以他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 经济增长代表国民财富的增长,是一个宏观问题, 而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仅仅将 技术进步理解为劳动技术的进步。新古典经济增长 理论创始者索罗提出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指出经济 荣通过对OECD国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 存量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政府可 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与加强技术进步促进本 国经济持续增长[71。 综上所述,关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 方面定性分析更多,定量分析由于数据处理方面的 问题,结论不一,缺乏比较可靠的分析结果。本文利 用我国1978年到2011年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 回归分析.利用索罗经济增长速度方程获得技术进 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模型建立与数据处理 增长的路径是稳定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是实现 经济增长的主要外生因素[1]。Lucas将人力资本观念 引入内生增长模型。指出经济增长取决于人力资本 的积累及劳动增长率[21。我国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 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相对较晚,但是众多学者对这 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于璐认为,技术进步是经 济增长中的关键因素,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经济继 续保持稳定、持续、快速的增长的主要原因[31。赵放 认为,在技术进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制 度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技术和制度的相 (一)模型的建立 根据索罗提出的外生经济增长理论与后人的 研究,本文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 析: Y =Aoe K (1) 互作用和相互决定,才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性的 保证[41。魏和清、刘建峰认为,由于对技术进步范畴 认识的不足,致使很多关于技术进步贡献测算的结 其中 和13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 收稿日期:20l3-02-03 作者简介:余畅(1987一),女,湖北武汉人。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 114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28卷 性。将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之后,模型变为 Ln Y。=Ln Ao+rt+ot Ln Kl+B Ln Ll (2) 当o ̄+13=1,即规模报酬不变时,模型变为 Ln(Y/L)=Ln Ao+rt+仅Ln(K/L) (3) (二)数据的选取 在建立了上述经济模型之后,本文通过中国统 计局网站以及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数据的采集。主要 经济指标涉及经济增长指标、资本投入与劳动力 投入。经济增长指标本文选择1978—201 1年间国 内生产总值(GDP)进行衡量.劳动力投入由于统 计数据的缺乏与不足,本文选择按城乡分就业人 员数(按年底数)作为衡量我国劳动力要素投入指 标。关于我国资本投入,缺乏官方统计数据,众多 学者提出了计算资本存量的不同计算方法。为了与 前人研究保持一致性,本文采用贺菊煌的相关研究 数据1 1以及张军的推进研究l 9l,通过对全社会固定资 产的推算获得了1978年到2011年的我国资本投 入数据。最后测算得出的各项数据如表1所示。 三、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确定的模型:Ln(Y几)= Ln A0+rt+ Ln(KJL)将数据代入,记Y/L=W ,Kt,LJl: X 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Wt=一2.2435+0.795 1 X。+0.0862t (一13.256)(2.9458)(5.4621) 由回归结果发现,R =0.993528.调整后的判定 系数R =0.9931 l1,说明模型整体拟合较好。 然后对各项系数进行t检验.通过回归.得到技 术进步率r的t值为5.4621,P值近似为零,t值显 著。说明随着时间的发展,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 的贡献比较显著,同时表明从1978到2011年34 年间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资本投入系数t值为2.9458,在10%的显著性 水平下显著,说明资本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明显。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一)产出弹性分析 由上述回归结果可以得到o【=O.7951.则根据规 模报酬不变假设。即由0【+B=l,可以得出13=1— 0.7951=0.2049。即当资本投入增加1%,我同国内生 产总值增加0.7951%;当劳动力要素投入增加1%,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2049%。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 表1 我国1978—201 1年经济发展相关数据 (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张军和施少华(2002)1 ) 值的增长主要是由资本要素投入拉动的,劳动要素 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同时说明了我国劳动力 素质仍然偏低,制约了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二)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 对于模型 Ln Yt=Ln Ao+rt+o ̄LnKt+B LnL (4) 第2期 余畅: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1 15 对等式两边微分得到 =r△t+仅 +13 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仍然需要提高研发投入,充分 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删问增且_1, 、 、 分别表示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Y、K、L的相对增长量,记为Y,k,l,则得到索罗的增 长速度方程:y=r+ak+131。对等式两边同时除以Y, 则有1= + Y (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 由上述实证计算可以得出,我国资本要素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86%,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很 +B ,记 =EA,仪 =EK,B =El, Y Y Y Y Y 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投入。而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只有4.17%,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没有充 分发挥劳动要素的价值。因此我国经济增长还有发 则得到技术进步、资本要素投入与劳动力要素投入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Y,k,l按照平滑价格指数 方法进行计算,得到Y=( ̄/v2ol1/Y1978—1)× 展空间.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在 100%=9.38%.k=(VK2011/K1978一1)×100%= 投入要素中,应该注意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1.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7.534%,l:( __ 丽一1) ̄100%=1.91%。 = Y 首先要完善人才激励制度,一是要落实高层次 EA=31.97%,C ̄=EK=63.86%,p 一=EI=4.17%。 人才的各项待遇.二是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科技人 Y y 才创新激励机制。如可以通过技能工作制考核技术 由以上计算可以得到我国1978年到2011年 工人,以能力定工资,以贡献定报酬,提高员工特别 间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38%,其中生产要素对经济 是技术工人参与培训和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更多地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03%,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 将收入与技术工人的能力、岗位所在价值、创造的 有更为显著的刺激作用,我国劳动力要素投入对经 业绩等因素联系起来,设置“关键岗位”、“专项技 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则相对不明显,表明我国劳动力 能”等津贴,以体现高级技工的价值。设立专项奖 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增长尚没有充分发挥劳 金,奖励革新技能、研发新技术的技术工人,激励其 动要素投入的作用。 主动学习和钻研技能,从而形成技能导向型的学习 通过一系列计算,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 氛围。 长的贡献程度达到31.97%,表明从改革开放以后, 其次是依托高校科研项目,充分利用高校人才 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加强技术创新, 的研发能力,充分发挥产学研的正外部性。企业可 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以依托高校,建立一批高等工科教育培训实习基 虽然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技术进步对经济 地,鼓励高校学子到基地实习,并且建立高级访问 增长贡献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技术创 学者制度,选聘大学教师作为企业发展顾问。 新一块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研发投入不足导 最后,通过“家乡情”吸引大学生回到家乡发 致技术进步缓慢.对关键技术的掌握和整个技术体 展,为家乡谋福利。以“家乡情”为饵.呼吁大学生们 系能力都和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和 返乡造福家乡父老,同时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吸 装备主要依赖进1:3,很多产业发展受到限制。表2 引在外本地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回乡人才专项基 反映了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R&D强度的对比, 金和引才条例,在创业支持、待遇、住房、配偶子女 R&D强度是按照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 安置、职称、职务等方面给予优惠,让人才自愿留在 比计算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投入和创 本地工作和生活 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表2显示我国R&D强度远远 2.汇聚资源培养人才 表2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R&D强度r ̄(2010年1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培育自身发展所需要 的储备人才,提高劳动力的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向 产品转换的步伐。具体来说,可以采取“走出去”的 形式选送中级人才带职到国内外高校进行专业技 (数据来源:高技术产业数据2012) 术深造,同时组织一批高层次人才、企业家赴国内 l16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28卷 外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著名公司考察、培训、学 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跟上世界科技发展最新水 平。通过政府拨款、企业集资、社会捐款等渠道,建 立非学历类的职业技术院校。并与省内外高等院 校、培训机构、著名公司等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协 作关系,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发挥研发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提供资 本利用效率 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本投入拉 动的,我国正处于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轨 阶段,资本利用率有待进~步提高。因此首先要完 善市场环境,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通过建立完善 的市场机制提高研发资本投入对技术创新的贡献 程度,积极将研发资本转化为科技产品,实现市场 价值。具体说来要完善资本投入项目的评审监督机 制,健全资金申请、审批、使用以及验收监督管理体 制,做到监督评审不断链不脱节.确保项目资金的 有效利用,促进资本投入向技术转化。 (三)完善专利保护制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 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为 31.97%.说明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 进作用.同时表明我国逐渐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充 分发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另外也应该看 到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仅仅 依靠高额资本要素投入不能很好的维持经济持续 稳定的发展。应努力将资本投入转化为技术与创新 型人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表明,当经济增长 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技术进步的方向也随之 变化以适应经济增长的变化『1j1,我国目前经济发展 正处于转轨阶段,资本、技术与人才三要素协同发 展.可共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政府要完善专利法规政策,各级政府及科技管 理部门应深人贯彻落实《科技规戈0纲要》和《国家知 识产权战略纲要》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与科技创 新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措施,制定并完善相关配套 政策及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法 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的政策及机制环境,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知 识产权政策和制度保障,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政 策环境,为企业竞争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政府要积极引导鼓励院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专利意识。同时 激励企业与高校展开长期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向成 品转化。政府要与企业、研究机构协同合作,加强技 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J索罗.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胡汝,译.上海:三联书店, 1989. [2 ̄Lucas.Robert.E.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1ournal of Monetary Econ0mies,l988’22(1):3-4 2. 【315-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新探析[J1.商业研究,2002 (1 1):58-59. [4】赵放.论技术和制度关系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当 代经济研究,2003(1),35-39. 【5】魏和清,刘建峰.有关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范畴几个问题 的认识IJ1.软科学,2003,17(2):2-10. 【6】崔鑫生.专利表征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综述 【J1.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124—128. [7]李怀建,沈坤荣.FDI、内生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基于 OECD国家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3(2): 54—60. 【8】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 (8):24-27. [9】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j.经 济研究.2002(6):3—13. 【lOlgK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1. 世界经济文汇,2003:17—24. 【11]N-N玫,周丽梅.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供给与需 求【J1.当代经济研究,2012(10):85-88. (责任编校:马余平) (下转第120页) l20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28卷 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O人,资产总额不 超过30o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 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除缴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 单位外),都应当缴纳教育费附加:并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 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教育费 附加率为3%。 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 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 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为3%至45%;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 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至35%的超额 累选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参考文献: f1】黄博深.论电子商务中的税收问题【J].商业会计,2012(1o): 57—59. 【2】陈月秀.电子商务模式下增值税的立法完善[J1.财会月刊, 201 3(2):37-40. 【3]a惠琴.电子商务征税问题探讨fJ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④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在境内提供本务例规定的劳务、 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 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其中.服务业适用的 营业税税率为5%、 201 3(¥1):88-89. (责任编校:马余平) ⑥根据《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凡缴纳消费税、增值 Analysis and Prospects for Tax-free Policy of Small E-commerce WA NG Chun-ying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Fujian Chuanzheng Transportation College,Fuzhou,Fujian 350007) Abstract:Recently,the revenue act for e-commerce had been ena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which created a hot topic about e-commerce tax police.In the paper,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ndition of e-commerce tax police at present,as well as discussed the validity of tax-free police for small e-commerce.In the first plac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ax-free qualiicatifon for small e-commerce,SO as to carry out tax-flee-planning.On the other hand,it declared that the tax police blindly insist on collecting taxes form all e-commerce shall be avoided,and there shall be explicit flee-tax police for small e-commerc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e—commerce. Key words:small e—commerce;tax condition;flee-tax;plan;prospect (上接第l16页)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conomic Growth 一 n Empirical Study on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Data yU Chang (Wuhan City Xin Lu Clothing Co.Ltd.Wuhan,Hubei 430034) Abstract:Economic growth i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among the economic researches and it is well—known that technology progress has great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This essay focused on China S economic growth.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this essay share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apital input on economic growth.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y progress on economic growth is still low in China.As a consequence,it is urgent for China to encourag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trength the utilization of capital investments,at the same time,focusing 0n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technological progress;economic growth;contribution shar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