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金融财务贸易词库: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

经济金融财务贸易词库: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经济金融财务贸易词库系列文库——

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

分析法

经济金融是人类活动重要组成,在社会生产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

了解。

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

分析法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国际收支调整理论。

代表人物是哈里·约翰逊(H.G.Johnson)等。

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大卫·休谟的“价格-硬币-流动机制”。

它把国际收支作为整体来分析,侧重于国际收支长期均衡,强调货币均衡对国际收支均衡的重要性。

它的基本假设是:①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

②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

③货币需求是收入的稳定函数。

④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真实变量。

⑤分析对象为小国开放经济。

从长期看,各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钉住在世界水平上,由世界市场的相应变量决定。

⑥由外汇储备水平变动导致的货币供给的变化,不由货币当局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封存。

货币供给与外汇储备水平同方向变化。

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货币分析说认为:①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暂时现象,反映货币市场的存量不均衡,最终会自我纠正。

所得赤字和盈余只是货币市场存量调整的阶段。

对货币的过度需求,与国际收支顺差相联,通过累积国际储备,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则对货币的过度需求消失,国际收支盈余变为零。

相反,过度的货币供给与逆差相联,通过国际储备减少而降低了货币供给,则国际收支逆差趋向于零。

②如果不允许自然调节过程解决国际收支不均衡,那么就一定要考虑货币紧缩等政策。

传统的调节手段,只有当它们消除了货币供求存量不平衡时才成功。

③在增长的世界经济中,一国的储备增长和国际收支状况,与国内经济增长和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正相关,而与国内信贷膨胀负相关。

所以,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长期之法,只能是降低国内信贷膨胀率。

④贬值只是国内信贷紧缩的替代,目的是降低一国货币供给的世界价值。

升值只是国内信贷膨胀的替代,目的是提高一国货币供给的世界价值。

因为贬值是一次事件,它只能是改善国际收支的暂时要素。

⑤从整个世界经济范围看,如果国际储备的增长率大于世界产量增长率,则国际性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

货币说的产生,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中资本流动日益加强的要求,但过分强调货币的作用,则为其局限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