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九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九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岁岁年年题相似,年年岁岁卷不同,若想今年登金科,仍需埋头把卷析。”做为一名教师不分析试卷是不行的,不能把试卷分析透是万万不行的。对学生来说,考卷是对他们综合能力的考查;对教师来说,它将成为他们开展下一学期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进入初三第二学期以来的期中考已经结束,现在针对这次考试成绩作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是去年平凉、白银、临夏等地的中考题。包括六个大题:A卷分为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及作文三大部分。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这个试卷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失分相对较低。纵观试卷,难度适中。B卷分为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三大部分。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次的语文试卷体现了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考出真实而满意的成绩,更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指针,也给我们敲响了中考的警钟。 二、学生成绩分析: 九一班: 卷面考 试 分 时 间 150150分 分 九二班: 卷面考 试 分 时 间 150150分 分 参 考 总 分 均 分 及 格 及格优 秀 优秀最高人 数 人 数 率 人 数 率 分 96.3% 5 18.52% 13127人 2838 105.11 26 分 参 考 总 分 均 分 及 格 及格优 秀 优秀最高人 数 人 数 率 人 数 率 分 96.3% 6 23.08% 12526人 2610 100.38 25 分 最低分 62分 最低分 20分 三、试卷评析: 这次语文试卷秉承去年中考的宗旨和原则,重视语文积累、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综合水平发展的评价,强调语文在生活中的积累、运用与消化。

1.基础、积累及运用,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

2.综合性学习,出题的涵盖面广,题型兼顾主客观题。

3.现代文阅读题目设计突出文体特征,也不乏一个“活”字。如:第19题“想象城里一家人和乡下一家人晚饭后的生活场景”此题无固定的答案,既考查学生理解运用、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4.作文以人为本,注重考查学生的叙事能力及对生活体验与感悟。 四、质检分析:

(一)得分情况分析:

1. 学生基础知识较以前有进步。这是师生“勤奋,务实”的结晶。

2.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成绩显著。不少同学满分的取得,并非易事,也非偶然。 3.阅读分析能力初步形成。散文阅读得分率较高,可见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阅读中虽然有些题得分情况还不尽人意,但较以前仍有不小进步。

(二)失分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得分情况较好,90%的同学能够得到24分的成绩,也有几个同学得了满分,默写绝大多数全补正确。

2.综合性学习:可以说,这类题属于送分题,对能力考查要求不高,所答内容在题干中,但有5个同学竟然未作答第一题,留了空白,至于第二题,做正确的也有10个左右,另外对于部分同学书写潦草也是一个失分的原因。

3.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议论文和小说阅读失分严重。一是阅读答题点极细,而在学生这方面,即使和他们强调了,在没有吃眼前亏之前,他们总是信誓旦旦的。另外,阅读问答题中,比如:第9、10、14、15题,答题点有三四个,但是他们认为写出其中一两个就行了。二是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也差,答题中主题理解偏颇,问题分析更是漏洞百出。

(1)对知识点积累不够。

(2)审题不清。对“谈句子作用、含义”、 “对句子的理解”等概念分不清。

(3)没有分点作答的意识。很多同学写的理解或者含义,寥寥几字,失分较多。

(4)不能回归文本。好多同学喜欢脱离文本自己发挥,架空分析,不会结合文本慢慢研习。

(5)交给的方法用不上或干脆不用,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较差。 4.作文:50分作文,我们的最高分是42分。

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语言表达欠缺。有部分学生句子不够通顺,语言罗嗦,错别字较多。二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三是做到选材新颖,作文、认识独到、思想深刻的优秀作文寥若晨星。四是有些同学背作文,导致一个班出现了三四篇雷同作文,也许会造成抄袭的嫌疑,我觉得为文是语文素养自然而然的流露,所以我不提倡背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我确实不喜,给人一种该背的不背,却背了不该背的感觉。

总之,学生对语文重视不够。在很多初三学生的眼里,语文就是一门鸡肋学科,学之无味,弃之不舍。在学生看来,语文考试可能很容易,因为怎么写都能得分;也可能很艰难,因为得高分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次考试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在剩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的复习必须提高效率。

五、今后复习措施:

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短时间、多内容、大难度的复习过程中,如何切实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复习质量呢?现在来说说今后我们的教学措施:

1.抓纲务本,科学规划。

这里所说的“纲”是《考试说明》,“本”是教材。教师在复习时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目标,复习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复习质量。

2.三轮复习,讲究策略。

第一轮:夯实基础,落实语基。这一轮有五个复习专题,第一篇为“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其实就是文言文阅读,这个已经详细的完成,在第二轮进行专项训练时加以巩固。第二篇是“积累与运用”,这一项一直在做穿插复习,遗留的问题还需4节课时间。第三篇就是“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三大部分,至今天完成了记叙文阅读,至本周结束,能完成议论文阅读。说明文放在下周前半周。第四篇是“古诗文阅读”,计划地12周结束时完成。第五篇是作文,因为之前上作文课教了一些方法,所以,作文花四节课时间,给学生讲授下作文类型,主题,写法,形式。这个过程

计划在13周星期三完成,后半周解决剩余的一些基础知识。

第二轮:专题训练,提升能力。组织复习时,以《决胜新中考》作为学生训练的蓝本。针对本次考试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分项突破,把好“提高关”。 这个过程计划14、15周。

第三轮:查漏补缺,考前辅导。其中包括学生作文的训练、考前的模拟冲刺、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等。针对学生情况,分项训练。有必要,也可作个别辅导。 最后,我们相信:通过本次交流活动,必将促进我们的友谊。必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共同祝愿:七中与我校携手并肩,与时俱进,在今年的中考中创造辉煌。让五月的槐花更香,六月的航帆高扬! 六、分层推进情况

A类:范明科、董俊成、叶俊英、张晶晶、练欢、练文华、周俊凯、杨丽。对这些学生注重能力的提升,以求在以后的考试中提高优秀率。

B类:105-119分的同学,这类学生一班6个,二班4个,对这类学生不仅要夯实基础,还要提高语文应用能力,以期提高班级的平均分。

C类:98-104,这类学生占大多数,一班9个,二班9个,对于这部分同学,多加关注,多加提点,稳住及格率,提高人均分。

D类:97分以下,一班5个,二班9个,这部分同学基础很薄弱,有8名同学可能不会合格,能及格的成绩也相对低下,对这类学生,主要要求抓基础,加强对基础的巩固。争取在保住合格率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