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聋哑学生语文教学技巧

浅谈聋哑学生语文教学技巧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曩教学园地 浅谈聋哑学生语文教学技巧 谢缀飞 (舟山市聋哑学校浙江・舟山316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聋校的语文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要做的工作 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也很多。本文从创新意识、情感、创造情境等 方面对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常规思维创新情境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提到: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聋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 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11聋哑学生跟其他正常学生一样。也要走上社 会,为社会服务。所以,作为一名聋校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 养聋哑学生的创造力。 1打破常规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 思维,而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 力。据调查:国外大学生虽然平时看上去不大用功,但是却时常能 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也 不错,遇到问题时却墨守陈规,缺乏创新和突破。这是为什么呢?究 其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 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 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而聋哑学生 由于缺失听力、缺少交流,所以,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 更谈不上创造力可言。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在评 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 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如 我在教学十五册《落花生》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谈谈自己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说一 说,写一写,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多说多练, 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的句子包含着深刻的含义,也谈到了自己对生 活的梦想。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以情传情。共鸣情感 情感和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相伴随,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 志、道德行为都是在一定程度伴随情感活动。教学中的情感不是孤 立的纯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感情感染学生,把 学生的感情吸引到课文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他们 受感染,受教育。使课文情、教师情、学生情合一,以达到情感共鸣。 如教学l3册第2课《飞机遇险的时候》,讲授时用图片、大字课文, 一边看图一边讲解,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了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 了在表达情感上程度不同,避免了单一的讲释教法。调动了学生的 情感,紧紧抓住课文中的“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杨 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 强,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此时,学生为之动情,整个身心沉畏 在周总理在生命危对青少年关怀之中,深深地为周总理在紧急关头 首先想到别人以及对革命后代深切关怀的伟大精神而感动。在他 们眼前,仿佛周总理就在他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更加敬爱周总理 的情感。聋校高年级的传统课文中,有着深厚感情(类似)的课文是 非常多的。如《古井》、《背影》、《邱少云》、《再见了,亲人》、《詹天佑》、 《灯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情 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尊重聋生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让学 生的情感和文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 文素养的目的。 3创造各种情境。鼓励学生的想象发展 创设情境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手段的作用下,为聋 哑学生刨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和气氛。在特定的环境 中,我们以自身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直观教学。如实物挂图、大字课文、投影等方 式创设情境,导人新课,学生边看边想,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了感性认 识,很快进入课文和画境之中,明确了学习任务rJ]。他们在直观形象 的演示中,耳闻目睹、心思口述。学生们对课文描写的人物、抒发的 感情、阐明的道理产生一种亲切感,在活跃的思维中完成教学任务。 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聋生感知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听觉发生障碍。这使聋生反映 112|If殷毛fc 文章编号:1 672—7894(2009)22—1 1 2—01 外部世界的渠道减少,缩小了直接认识客观事物的范围和质量。限 制了通过语言获得间接知识的可能性,导致其注意力易分散,而运 用网络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 来,能充分调动聋生的视觉器官。不仅有利于聋生的视觉感知。更 能丰富其想象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拓展聋生对新知识理解的 空间。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除用画面再现情境,还可 以用生活实例展示情境,用表演体现情境 。情境教学调动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通过情境的创设,可发 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同时还可 能使学生受到感情的陶冶。 4演示叙述及情景叙述教学 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观察,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事 物,并指导学生把观察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再让他们用自己的 话去写所要表达的事物,往往能收到预期效果。看演示叙述,对于 培养聋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更有现实意义,它在叙述教学中占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图面上的情景,是经过作者删选的,主题突出, 内容明确,是不变的静态,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综合场面,是变化 着的动态。看演示说话、写话,把事情的动态。直接展现在学生跟 前,通过练习.使他们能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达眼前所见的动作演 示。例:让学生叙述“商场购物”整个过程时,教师先到商场里拍录 像,先拍一些货架上的商品,然后找一位同学把购物的过程演示一 遍:推着推车,先来到食品货架前,挑选自己喜欢的吃的东西,然 后看看商品的标价,再把食品放进推车;接着到别的货架前,最后 到收银台付钱。根据这一连串的动作,让全班同学细心观察并体 会,货架上有些什么东西,购物时用了哪些动作。先说重点动词, 然后根据这些动词让学生按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由于聋生抽象思 维的局限性,很难一下子把整个过程叙述出来,这时可采取让学 生看一个演示动作,叙述一句话,逐步发展到看几个连贯动作,叙 述几句意思连贯话的方法,直到学生能很好地把整套动作通顺地 叙述出来为止。 观察一个简单的情景进行叙述,是演示叙述的发展和提高,是 培养聋生较完整地表达一件简单的事的能力,为以后的作文打下良 好的基础。生活中每个学生都处在情景中,如升国旗、课堂学习、班 会、六一文艺汇演、打扫卫生、吃饭、开学典礼、休学典礼等,这些都 是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也是叙述的好内容。另外,针对聋生生活 范围狭窄,生活内容单调的弱点可以把他们带出教室,参与社会,或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叙述,进行直接观察能力的培养。如一位同 学的书掉在地上,另一位同学帮他捡了起来,掉书的同学说:谢谢。 另一位同学说:不用谢。又如,一位学生在教室里拾到一块橡皮,他 把橡皮交给X老师,x老师问同学们:橡皮是谁掉的?xxx站起来说: 橡皮是我的,X老师把橡皮给xxx。XXX说:谢谢。X老师说:不用谢。还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今天食堂里有什么菜,我最喜欢哪一个,味道怎 么样等。通过这样反复让学生把生活的情景叙述出来,不仅提高了 聋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叙述 的兴趣。 5结论 聋生不但要尝试叙述,发展语言,而且更要多读课外书,拓宽知 识面,丰富语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为今后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 基础。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 振兴的希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 他们的智力资源,就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 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能为祖国现代化建 设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世纪英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2007.2. 【21 L凡成.语文教学观再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 【3】孔繁奇,杨菊慧.加强语境审美提高教学成效.语文教学研究,2005.3. [4]孔凡成.语境教学观的理论基础研究墩育评论,2004{4). 【5】巩子坤'李森_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课堂隋境课程教材教法2005,8,25(81. 责任编辑葛子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