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136166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2.11
(21)申请号 202020936162.7(22)申请日 2020.05.28
(73)专利权人 大庆华谊电气工程自动化有限公
司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
晓东街(72)发明人 于江 刁颖 王利国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23206
代理人 高媛(51)Int.Cl.
H01F 27/08(2006.01)H01F 27/16(2006.01)H01F 27/2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2136166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降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固定连接有降温板,所述降温板的下端两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固定螺栓孔,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电线,所述第二连接电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电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降温板和安装板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安装固定,从而通过降温板对变压器进行循环降温,从而使得变压器工作产生的热量降低,更好的保护了变压器的工作安全,提高了使用寿命。
CN 21213616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端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中固定连接有降温板(2),所述降温板(2)的下端两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3),所述输水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4),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出线孔(7),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固定螺栓孔(5),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电线(10),所述第二连接电线(10)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电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电线(6)贯穿出线孔(7)与外部电源进行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板(2)设置有多个且都是均匀分布的,所述降温板(2)之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所述每个降温板(2)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15),所述储水室(15)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制冷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板(9)的上端贯穿降温板(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电线(1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热层(11),所述第一导热层(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热层(12),所述吸热层(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层(13),所述第二导热层(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冷层(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板(2)的宽度小于安装板(1)宽度的一半。
2
CN 212136166 U
说 明 书
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背景技术
[000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
[0003]变压器在工作的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变压器损坏,而现有的变压器降温装置大多采用外壳降温,这样的降温效果不佳而且安装较为繁琐,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通过设有的降温板和安装板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安装固定,从而通过降温板对变压器进行循环降温,从而使得变压器工作产生的热量降低,更好的保护了变压器的工作安全,提高了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固定连接有降温板,所述降温板的下端两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出线孔,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固定螺栓孔,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电线,所述第二连接电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电线。[0006]为了能够通过外部电源使制冷板进行工作,本实施例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电线贯穿出线孔与外部电源进行接通。[0007]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装置进行安装和起到降温效果,本实施例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优选的:所述降温板设置有多个且都是均匀分布的,所述降温板之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所述每个降温板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所述储水室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制冷板。[0008]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制冷板与第二连接电线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优选的:所述制冷板的上端贯穿降温板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电线固定连接。[0009]为了能够更好的使降温板对变压器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本实施例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优选的:所述降温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冷层。
[0010]为了能够更好的将装置与变压器进行安装,本实施例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优选的:所述降温板的宽度小于安装板宽度的一半。[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2]1.该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通过设有的安装板能够更好的将降温板与变压
3
CN 212136166 U
说 明 书
2/3页
器进行安装,然后通过设有的第一连接电线和第二连接电线对降温板内部的制冷板进行电源接通,从而使其进行工作,从而将降温板内部的制冷液进行降温,从而对变压器进行降温,从而使得降温效果更佳。
[0013]2.该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通过降温板内部设有的第一导热层、吸热层、第二导热层和吸冷层能够更好的将变压器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降温板内部的制冷板进行降温,使得吸收的热量冷却。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整体结构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剖面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侧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降温板剖面图;[0019]图中,1、安装板;2、降温板;3、输水管;4、储水箱;5、固定螺栓孔;6、第一连接电线;7、出线孔;8、安装槽;9、制冷板;10、第二连接电线;11、第一导热层;12、吸热层;13、第二导热层;14、吸冷层;15、储水室。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下端开设有安装槽8,安装槽8中固定连接有降温板2,降温板2的下端两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3,输水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4,安装板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出线孔7,安装板1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固定螺栓孔5,安装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电线10,第二连接电线10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电线6。[0022]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通过两侧设有的固定螺栓孔5与变压器进行连接,然后将安装板1下端的降温板2与变压器上的散热管卡接,从而将装置固定在变压器上,然后通过安装板1上的第一连接电线6与变压器上的电源进行连接,然后使得降温板2内部的制冷板9进行工作,从而将内部的制冷液进行制冷,从而通过降温板2将变压器上的散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层11导入降温板2中,然后通过制冷液对其制冷然后散出,从而对变压器进行降温。
[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连接电线6贯穿出线孔7与外部电源进行接通。
[00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电线6贯穿出线孔7与外部电源进行接通是为了能够通过外部电源使制冷板9进行工作。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降温板2设置有多个且都是均匀分布的,降温板2之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每个降温板2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15,储水室15的中间位置
4
CN 212136166 U
说 明 书
3/3页
固定连接有制冷板9。[0026]在本实施例中,降温板2设置有多个且都是均匀分布的,降温板2之间的间隔都是相同的,每个降温板2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15,储水室15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制冷板9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装置进行安装和起到降温效果。[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制冷板9的上端贯穿降温板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电线10固定连接。[0028]在本实施例中,制冷板9的上端贯穿降温板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电线10固定连接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制冷板9与第二连接电线10进行连接。[00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降温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热层11,第一导热层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热层12,吸热层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层13,第二导热层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冷层14。[0030]在本实施例中,降温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热层11,第一导热层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热层12,吸热层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层13,第二导热层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冷层14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使降温板2对变压器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00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降温板2的宽度小于安装板1宽度的一半。[0032]在本实施例中,降温板2的宽度小于安装板1宽度的一半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将装置与变压器进行安装。
[00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降温板2与变压器的散热管进行卡接,然后通过安装板1上的固定螺栓孔5将安装板1与变压器进行安装,然后通过安装板1上的第一连接电线6与变压器上的电源进行连接,然后使得降温板2内部的制冷板9进行工作,从而将内部的制冷液进行制冷,从而通过降温板2将变压器上的散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层11导入降温板2中,然后通过制冷液对其制冷然后散出,从而对变压器进行降温。[00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1213616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6
CN 21213616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7
CN 212136166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