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嘧感目密图 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主要释放组胺、蛋白酶、IL一2和TNF—Ot 组中有2/3的患者瘙痒程度有80%的减轻。本研究严格按照随 机对照的原则设计,对瘙痒程度进行量化评估,并且对透析患 者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跟踪。本试验再次证明了沙利度胺在治疗 等炎症因子,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这些物质将在体内蓄积,并 作用于无髓鞘的C型纤维末梢,产生瘙痒感觉。目前治疗尿毒 症相关皮肤瘙痒的方法主要包括血液净化、外用药物、物理治 疗以及系统药物治疗等。国内多个研究分别证明其各自的疗 效,但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部分病情顽固者尚未有令人满意的 治疗方案。 尿毒症性瘙痒症的有效性。在中长期的追访中,我们发现长期 服用沙利度胺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持续的症状缓解。此外,我 们观察到,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有个别极其顽固的瘙痒患者 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而治疗中只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 应,且多数反应轻微,易于控制,停药后即可消失,并无发生严 重脏器损害。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通过多个临床试验 的论证,沙利度胺对治疗尿毒症性瘙痒症切实有效,作用持久, 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沙利度胺又称反应停,作为一种非巴比妥类镇静剂于 1956年上市,1964年以色列皮肤科医生Sheskin发现其对麻风 结节性红斑患者有快速的抗炎作用。目前已证实其对白塞病、 红斑狼疮、结节性痒疹等皮肤疾病有确切的疗效。研究表明 , 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抑制中性粒细胞的 吞噬作用,抑制单核细胞和白细胞的趋化作用;②减少CDa+细 胞的数量,增加CD ̄细胞的数量;③抑制肿瘤坏死 子一d、白 介素一8、白介素一12的产生;④增加自介素一2、白介素一4、白 (1]曹娅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的研究现状【jJ_中国血液净化, 2007,6(11):618-621. 介素一5以及干扰素一 的产生;⑤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前列 腺索E:、F 以及血清胺;⑥减少细胞增殖、髓磷脂吞噬作用和亚 神经周围水肿,减少炎症位点氢氧化物和过氧化物自由基的产 生。 [2】纪超,毕志刚.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J1_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6(2):l0—13. 【3] Silva SR Thalidomide for the lreatmen[of uremic pmritus:a crossover randomizeddouble—blind£rjal『J].Nephron,1994,67(3):270—273. 国外曾有一项随机双盲性试验翻,选取26例尿毒症性瘙痒 症患者分别以沙利度胺或安慰剂治疗1周,结果发现沙利度瞎 (收稿目期:2010—06—04) 鲑鱼降钙素治疗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疗效分析 于续芳 黄占东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北京102400) 【摘要】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治疗血液透析患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冶疗血透患者伴发肾胜骨病的疗效报告如 下。 者肾性骨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O例,使 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开始1次/d,2周后,3次/周,于透析后 肌肉注射。结果 鲑鱼降钙素有效降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 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治疗3个月后血钙及血磷下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7月一2oO9年8月在我科 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伴有肾性骨病症状、高血钙、甲 状旁腺激素(PrH)大于5倍以上患者20例,男10例,年龄 至正常范围,血PTH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2周有 效缓解骨痛,疗程结束后骨痛、皮肤瘙痒、肌无力症状基本消 失;骨质疏松明显改善。结论 鲑鱼降钙素具有降低骨高转换 率,治疗肾性骨病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 推广应用。 5O岁~66岁,平均年龄(58.40±5.5)岁,女10例,年龄45岁一 65岁,平均年龄(52.2O±6.3)岁;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2年一 8年,平均(5.30±2.5)年,均无糖尿病。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13例,梗阻性肾病3例,高血压肾损害2例,多囊肾2例。2O例 患者曾服用骨化三醇0.25~0.5 g,d及碳酸钙1.2 . 1.2透析方案使用贝郎透析机,F6透析器,标准碳酸氢 盐透析液,钙1.5 mmol/L,透析液流速500 mL/min,血流量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 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继发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常见合并症,钙磷代谢紊 250~300 mldmin,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每周透析3次,每次 4 h. 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1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 性骨病最主要的原因。临床表现为骨痛、关节痛、肌无力、皮肤 瘙痒、自发骨折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使用 作者简介:于续芳,女,36岁,硕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肾病学系 (研究生阶段),主治医师。E—mail:yuxufang2@163.com 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5卷1月上旬刊 1.3观察项目 1.3.1血生化指标的测定在透析间隔2 d后采集患者 透析前血液,提取血清统一送检,应用Olympus Chemistry Analvzer AU5400型大生化仪测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 尿毒症透析患者由于肾内活性的I,25(OH)2D3生成障碍 1.3.2应用放射免疫法测PTH,试剂盒购自德国拜耳公司 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是慢性肾衰竭 (Intact PTH),使用德国拜耳公司ACS:18O全自动化学发光免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最主要的原因,60%以上为高转运型。 疫分析仪进行检测。 许多患者导致严重骨质疏松、骨痛、顽固性皮肤瘙痒、肌无力, 1.3.3骨密度检测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美国Hologic 骨质疏松是造成尿毒症患者骨折发生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 公司)检测患者腰椎及股骨骨密度,按照WHO诊断标准[2p.56 259, 外,由于普通透析器对磷及甲状旁腺激素不能有效清除从而加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一1为正 重骨代谢紊乱以及骨质疏松的发生。尽管目前对肾性骨病的认 常,一1>T>一2为骨量减少,T值≤一2为骨质疏松,T值≤一2伴一 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但仍未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常规的补 处或多处骨折或T值<-3无骨折者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钙及应用活性维生素D,出现高血钙日益增多,导致软组织及 1.4鲑鱼降钙素应用方法在既往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 血管迁移性钙化,如果钙磷水平增高,可以增加长期血液透析 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开始1次/d,肌肉注射,2周后,3次/ 患者的病死率。降钙素可促使破骨细胞转变为骨细胞,使钙离 周,于透析后肌肉注射,疗程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血清钙、 子沉积于骨组织,拮抗PrH对骨的作用121 ̄4-558,使骨基质增加, 磷、ALP和PTH,治疗后询问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所有患者 骨量增加。本组临床观察疗效明显,治疗3个月后血钙和血磷 未出现恶心、呕吐及头痛等不良反应。 有显著下降,3个月后骨量减少转为骨量正常8例(8/8),骨质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I 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疏松转为骨量减少1例(1/8),骨质疏松转为骨量正常7例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Ge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7/8),严重骨质疏松转为骨量减少2例(2/4),严重骨质疏松转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为骨质疏松1例(1/4)。可能与鲑鱼降钙素抑制过高的甲状旁 2结果 腺激素对骨质的动员有关。 2.1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检查治疗后3个月后血钙、磷 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在国内已有较多报道,且均证 和PTH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ALP无明显变化,见 实其镇痛效果稳定、迅速、可靠131。本研究给予降钙素制剂后2周 表1. 内骨痛症状得到改善。降钙素的镇痛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 表1鲑鱼降钙素治疗前后Ca P ALP和PTH比较 楚,有多种假说,一种认为它通过作用于破骨细胞受体抑制破 骨细胞的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而 抑制骨的吸收,同时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镁等多种离子重吸 收。也有学者认为降钙素可改变神经元的钙离子流,作用于特 异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受体,抑制疼痛递质,刺激垂体对 B内啡肽的释放,阻断痛觉的传导和对下丘脑的影响,直接调 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感受作用;降钙素还可增加促肾上腺激 2.2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2周有效缓解骨痛,疗 素分泌,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降钙素也调节前列腺素代谢,具 程结束后骨痛、皮肤瘙痒、肌无力、关节痛症状基本消失, 有外周镇痛作用H。另外,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积极控制 表2. 钙磷代谢紊乱。防止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保证充足的透析时 表2 鲑鱼降钙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间及有效溶质清除率,以及早期应用肾性骨病的药物是至关重 要的。 总之,降钙素具有降低骨高转换率,缓解透析患者骨质疏 松症、骨痛、高血钙等作用,使用方便,副作用小,起效迅速,维 持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2.3骨质疏松改善情况鲑鱼降钙素治疗3个月后骨质 f1]李荣山,甄国华,程丽娟,等.血液灌流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疏松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的影aN[J].中国血液净化,2005,4(5):277~278. 表3 鲑鱼降钙素治疗后骨质疏松改善情况 [2]刘忠厚.骨矿与j临床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f3]蒋宏卫,王军.降钙素及其受体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1.国外医学・老 年病学分册,2002,23(2):91. f4.郭世绂.骨质疏松治疗新进展册.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5): 258. (收稿日期:201O—O7—17) 3讨论 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l5卷1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