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文庙简介............................................................................................. 1 1.基本知识............................................................................................ 1 2.礼制 .................................................................................................... 1 3.地方文庙建筑特色 ........................................................................... 3 二、十大文庙............................................................................................. 7 1.曲阜孔庙............................................................................................ 7 2.北京孔庙............................................................................................ 9 3.德阳孔庙.......................................................................................... 11 4.浙江衢州孔庙 ................................................................................. 12 5.四川资中文庙 ................................................................................. 14 6.哈尔滨文庙 ..................................................................................... 16 7.德庆孔庙.......................................................................................... 17 8.河北正定文庙 ................................................................................. 18 9.云南建水文庙 ................................................................................. 19 10.台南孔庙 ....................................................................................... 20
一、文庙简介
1.基本知识
孔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中国各地都有,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文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孔庙便被古代帝王所器重。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礼制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地各级的孔庙逐渐的分为礼制性庙宇和非礼制性庙宇,凡列入国家祭典的孔庙都是礼制庙宇,而孔子后代的家庙、孔子活动过的地方所建的纪念性庙宇、以及书院内的祭祀庙宇等是非礼制庙宇。
礼制庙宇,是由国家的力量予以倡导和推行,它的建筑模式、体量、色调以及祭祀的内容、等级等等,都必须遵循国家认可的规范和准则。
在孔庙系列中,太学国庙和曲阜祖庙处于最高等级,而府之庙学又高于县之庙学。自唐以来,各地孔庙均以曲阜孔庙组群为基本模式,所有建筑格局都不能超过其建筑式样,其礼制必须低于曲阜孔庙。目
1
前,曲阜孔庙作为孔子家庙享有孔庙礼制的最高规格:九进院落、大成殿面阔九间、重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龙柱、角楼、汉白玉栏杆等均为皇家宫殿建筑群式样、北京孔庙作为皇家祭孔庙宇,在一定程度上也享有此规格。二府州文庙一般按照七间的规格,县文庙一般按照五间的规格或七间或三间。府州县文庙大成殿的开间一般不会超过七间。府文庙其盖瓦为琉璃瓦,县文庙为琉璃瓦或者青筒瓦。其建筑式样为重檐歇山式、单檐歇山式。
但同为孔庙,无论级别高低,其精神如一,在建筑构成和祭祀活动上大体都依循一套共同遵守的原则。
从建筑上说,绝大多数孔庙都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敬一亭、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建筑布局大多是中轴分明,左右对称。
从祭祀的角度说,孔庙主祭孔子外,又有四配、十二哲以及历代先贤先儒、各地乡贤名宦等。
(四配,指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人。古时以此四人配祀孔子左右。颜回、孔伋居东,曾参、孟轲居西。其始配之年是:颜回为三国魏齐王正始二年(241年),曾参为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孟轲为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孔伋为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四人的封号是:兖国复圣公颜回;伋国宗圣公曾参;沂国述圣公孔伋;邹中亚圣公孟轲。
2
十二哲人塑像,列于大成殿内“四配”之后,东西各六人,东位西向的是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西位东向的是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
3.地方文庙建筑特色
三进院落,是地方孔庙比较普遍的礼制。一般由万仞宫墙至大成门为第一进,大成门至大成殿为第二进,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三进。
1、万仞宫墙
文庙最前面的主体建筑,起照壁、屏风的作用,正面镌刻万仞宫墙,或宫墙万仞,或宫墙数仞,此语出《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引用词语,意在勉励学习。
由万仞宫墙起始的第一进院落还包括泮池、棂星门、戟门,两侧建筑包括圣域、贤关两坊(有的为礼门、义路或德配天、道冠古今坊等)、乡贤祠、名宦祠、更衣所、陈设所、神厨、祭器库等。
2、圣域、贤关或礼门、义路
位于照墙两侧,是文庙的出入口。建筑没有定式,或作前坊后屋式,或作门庑式,或作随墙拱形门。
3、棂(灵)星门
3
古代重要的祭祀性建筑,棂星即天田星,是天帝座前三星,宋时因“王者居象之,故以名门”。棂星门使用等级规格只限于高等级祭祀性的建筑。
棂星门是文庙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制或石结构的重要建筑,一般石构居多。雕刻装饰较为精美,主见于上下石枋和坊心边框。就内容和题材而言,明间枋上多采用浮雕技法雕刻龙凤题材,次间枋上浮雕卷云,祥禽瑞兽、祥花瑞草等装饰。明间坊顶部不施装饰或施宝顶。
4、泮池
又称泮水,是地方官学标志。由于古代帝王立学名“辟雍”,四周环水,中央建堂,俯瞰如玉璧。诸侯所设学校在等级上低于皇帝,因此只能以半水环之,故称“泮水”。泮池一般为半圆形,壁为石砌。或位于棂星门前面,或位于棂星门后面。池边及桥上均施望柱、栏板,栏板一般为整石,不施雕刻。
除一庙一池外,还有一庙两池的,即有内外两个泮池,但严格意义上的泮池仍旧是内泮池外泮池或以湖为池,或以溪为池。
5、大成门(戟门)
《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大成门由正门与侧门构成,平时侧门开启,正门只有在祭祀孔子的时候才开启。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诏庙门立戟十六,用正一品礼。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又增加到二十四戟。这种戟是一种礼仪器,木制,
4
无刃,在门庭设专架二列,列戟的多少与官职的高低相关,因此大成门又称戟门。大成门左右设更衣所,陈列所或斋宿所或祭器库、礼器库等附属建筑,建筑体量要低于大成门。
第二进院落是文庙的主题部分,大成殿位于中轴线上,前有拜台,台周设栏板;两侧为两庑。也有在此院落附属其它建筑的,如德阳文庙在第二进院落内还有礼乐亭、钟鼓楼和御碑亭。
6、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子的享殿,也是文庙建筑群最重要的建筑。殿前有月台,与大成殿形成“凸”子形布局。拜台是举行祭孔仪式的主要场所。大成殿之名始于宋,明嘉靖以来殿内正中供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十二哲的塑像。
大成殿与拜台相连,但台基要高于拜台。台基一般为青石砌筑,有的作须弥座式。屋顶很少用建筑等级最好的庑殿式,以单檐或者重檐歇山式最常见,屋面不拘一格,或铺黄色琉璃瓦,或铺青筒瓦,或铺青板瓦(蝴蝶瓦),地方特色较为浓厚。
大成殿装饰题材内容多位等级最高的龙凤装饰,装饰部位包括御路、柱础石、柱、撑栱、雀替、脊部等,方法除了雕刻外,还有灰塑和嵌瓷。
7、东、西庑
位于大成殿与大成门之间的两侧,是附祭孔子的弟子及历代名贤大儒之所。在位置的设置上,南端为名贤大儒,北端为孔子弟子。关
5
于两庑祭祀的先贤先儒的人数和位次,历代多有变化,清初从祀先贤先儒人数为97人,到了清末人数达到156人。
第三进院落以崇圣祠为主,东西两侧为配殿。 8、崇圣祠
又称启圣宫、启圣殿、启圣祠,是文庙建筑群最后一进院落中的主体建筑。崇圣祠是传道同时注重孝道的产物,为祭祀孔子先祖五世的场所。现存文庙崇圣祠多位于大成殿后,这也是官定的位置。
崇圣祠多为带前廊或回廊建筑。减柱柱网结构,彻上露明造。梁架结构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两架结构。一般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屋面或覆盖琉璃瓦,或覆盖青筒瓦、板瓦。
此外,有的文庙在崇圣祠后还有尊经阁或敬一亭。但两者均为单体建筑,不形成院落。尊经阁与敬一亭因其功能一般附于学中,但也有附于庙者,较少。
6
二、十大文庙
1.曲阜孔庙
曲阜市是孔子的诞生地,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
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7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8
2.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建成(1306年)。历代都曾经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
庙坐北朝南,仍保持元代风格。是当时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建筑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体现着帝王对传统儒学的尊崇。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
9
北京孔庙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因为它有碑林,其实就是一部石刻的功名簿。元、明、清三代的读书人,凡中了举人的就在此立一块石碑,“一举成名天下闻”。
10
3.德阳孔庙
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后存建筑为清代道光年间的格局,仅次于山东曲阜、北京的文庙。德阳文庙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庙,素有“德阳文庙甲西川”之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4.浙江衢州孔庙
浙江衢州此建筑位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全国仅存的两个孔氏家庙之一,素称南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整个古建筑群肃穆凝重,洋溢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据史料记载,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友,负着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楷木像,离开山东曲阜,南迁至此,后敕建孔氏家庙,为宗庙。
13
5.四川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是成都至重庆迤俪千里的巴蜀道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四川“四大文庙”中,资中文庙建造时间最古老,建筑工艺最精致,系巴山蜀水一处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资中文庙大成殿气势恢宏,台阶栏杆雕花和琉璃做丹陛龙雕刻虽然历经风霜早已破败不堪,但仍可见其精湛的雕工和当年的气派。
14
资中文庙大成殿以“三绝”名闻遐迩,即孔子站像、孔子牌位和殿堂上的10块匾额。
15
6.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始建于1926年,建成于1929年,是全国最后建造的一处规制完备的孔庙。因建于民国时期,采用大祀规格,其主体建筑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包括东西牌楼、掖门,均采用了我国最尊贵的黄琉璃瓦,即“皇顶”;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的彩画使用了最高一等的“金龙和玺”形式,这些都是帝王御用的建筑规格,因而,观之自然是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16
7.德庆孔庙
广东肇庆市德庆孔庙是我国南方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孔庙,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庆孔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重建于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整个庙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建筑群,可以说是集殿、坛、阁、祠、庑(也就是廊)以及池、桥等各式建筑于一身,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将近五千平方米。
德庆孔庙被称为国之瑰宝,以古、奇、雄、厚四大特点而为世人称道。
17
8.河北正定文庙
正定县文庙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6架椽(3间),建于五代时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五代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庙建筑。斗拱用材硕大、偷心造,柱头不施普柏枋,出檐深远等,都体现了早期古建筑的特征。
18
9.云南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
19
10.台南孔庙
有 “全台首学”之称的台南孔庙落成于明永历二十年(1666年),是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孔庙,也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因为在此之前,台湾没有任何比较正规的中国文化教
20
育设施(比如私塾、学校之类的),因此,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