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军事理论课结业论文

军事理论课结业论文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谈现代战争条件下如何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高技术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形式,已经渗透到现代战争的各个方面,并日益成为决定战争进程乃至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然而现代战争中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仍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半机械化、机械化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战争思想,在我军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军事领域的生动体现,是具有实践性、先进性、系统性和群众性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现代战争;毛泽东;人民战争

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内容

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具有群众性、正义性、组织性。(摘自《军事技能与军事理论教程》,作者肖占中,军事谊文出版社,2007)而人民战争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结合起来,并总结中国近百年革命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形成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一)、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它斗争形式紧密配合

毛泽东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发动人民群众武装夺取政权,这是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但不排除其他形式的斗争,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外交的等。要把武装斗争形式同其他形式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

(二)、坚决依靠人民,充分动员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者任务: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石云霞,刘建军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实质就是在革命战争中实现彻底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坚决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把人民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人民战争。同时,革命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一切进步的正义战争,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依靠和动员人民群众,才能进行斗争,才能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战争中要着眼于人民群众长远的利益和眼前利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调动人民群众长期支持和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一支以农民为主的人民军队 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旧中国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广大农村中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并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形成广大的人民战争依托。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军队就有备战和训练的场地,提供良好的休养生息环境,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长期支持抗战斗争,才是战争胜利的基础条件。同时,在人口分布密集的农村,也是统一人民群众,发动群众,发展生产的重要战略地区。1926年,毛泽东曾提出了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的思想。经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毛泽东基本上建立了一支以农民为主的武装军队,这只军队实行正规军与地方军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并肩作战,使敌我力量发生逆转。这只军队与人民紧密团结,为中国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做出

了重大贡献。

(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这种战略战术就是在人民群众战争的基础上,承认武器装备和总兵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攻破敌人的弱点,发挥人民群众的优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方法,把劣势转化为优势,能动的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五)、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面对强大顽固的敌人,毛泽东指出,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包括工人、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等,使革命获得最广泛的得到国内社会基础和国际援助,最大限度的打击和孤立敌人。

二、人民战争思想对现代战争的现实指导作用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团的结晶,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我党我军取得革命胜利的基础。当今,中国正处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战争形势与空间已经有了重大变革与拓展。时代的变化赋予了人民战争思想新的内涵,但不能改变的是人民战争思想的精髓和本质依然是人民抵抗侵略、保卫祖国战争的重要指导作用。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仍旧在现在乃至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的战争形态中的人民战争

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教授孟宪生曾提出,在世界全球化时代中,国家间的角逐方式,是采取暴力的方式制胜,还是和平的方式制胜,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逐中面临的两大选择。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战争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各种因素的互相交叉和影响,使得战争形态更加复杂化,有时这种战争涉及的不止为军事,更发展出跨领域的战争角逐。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新型的

战争形态,由党政组成的最高领导人需要将人民战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科学的预测战争爆发的时间与规模,适时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结合广大群众的力量,配合各地政府及各个兵种形成抵御外国各种不同形式的战争侵略的坚定依托。

(二)、人民战争思想对作战空间扩展后战争的指导

对战争来说,传统的作战空间是陆地,而未来新的作战空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海洋、外空和信息空间。传统陆地空间作战,我们依托人民群众开展地道战、游击战,这是在社会水品和历史条件限制下和武器装备水平基础上的人民战争。但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中,空中作战首次发挥了重大作用。日军在对美国珍珠港偷袭时完全采用了空军作战的方式,将传统的作战空间扩展更新。在此条件下,如果一旦发生战争必将是大规模的,单纯的依靠军队是不能制胜的,我们必须继续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在海洋、外空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未来海上作战,由于我们执行积极防御的海军战略,所以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海上力量,进行海上侦察监视,协同作战,海上后勤支援,商船动员和民船改造,民用港口码头和洞库的征用等等,将群众和军队紧密结合起来。但人民战争不是人海战争,不是让人民群众全都上前线,未来战争没有前线后方,所以不存在上不上前线的问题;未来战争很难分清军人和民众,所以不存在直接参战和间接参战的问题。当然,这是一般战略意义上的划分,就直接作战部队而言,未来战争讲究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作战,所以未来的人民战争是指导联合作战的。但即便是未来作战空间变化了,人民战争的基础和本质还是依靠人民、动员人民,寓军于民。

(三)、高科技武器下的人民战争

无论是2003年开打的伊拉克战争,还是被美国击毙的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都可以看出高科技发展下精准打击武器在各个国家军事上的运用程度。但是,

高科技带来的不仅仅是打击性武器的发展。据国家测绘局通报,2010年1月31日至2月18日,某日本公民以旅游为名,使用手持测量型GPS接收器采集我国境内地理信息坐标598个,其中588个位于新疆。由此可见,高科技发展的领域足以对我国国防安全达到严重威胁。高科技凭借迅速,精确,使用便利迅速在军事上进行着快速的更新。但并不是开始否认人在战争中的指导地位。现代战争中,人仍然是战争取胜的第一因素。对此,我国在不遗余力的发展军事科技力量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对人才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其掌握先进技术和军事科技的能力。面对强大的高科技军事力量的威胁,还要将人民战争思想彻底贯彻,使全民形成高度的国家安全意识。毛泽东曾强调,为了应付帝国主义突然发动战争,要贯彻群众的国防安全形势与国防安全教育,增强全国各民族的在反侵略战争中的团结一致。在军事武器发展到规模与速度都高度优越的现代,必须建立正规军为骨干,结合全民后备力量,形成一种反应迅速,抵抗力强的武装力量体制。于此同时,还应加强后方建设,形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力量依托。加强后防建设,是毛泽东根据地思想在抵抗外界侵略的重要条件。

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现代战争中面临挑战

(一)现代战争节奏加快、战争时间缩短,持久胜敌思想面临挑战 过去的战争由于战争进行的时间比较久,所以在进行人民战争时,能够号召广大民众参与战争,更有效的施展数量多的优势,补充军力、物力方面的匮乏,采用持久作战的战法逐渐的改变敌我悬殊力量的对比,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它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战争发生的突发性增加、战争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发起战争的一方,为了尽快地形成对自己有力的态势,常常以闪电攻击的形式给对手防不胜防的打击,而且努力追求在很短时间里取得明

显战果。所以,在现代战争中持久胜敌的可能性很小。

(二)现代战争目的和规模有限,举国上下全体参战的形式面临挑战 我们现在面对的现代化战争,大多是局部战争,所以全民参战的形式受到制约。现代战争受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制约更加明显,战争的目的和规模有限,全民参战的可能性明显减少。现代战争直观地呈现为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的精锐军队之间的较量,所以,全民参战没有必要。

(三)现代战场空间多维化、科技含量高,参战支援的形式面临挑战 以往战争,因为战场规模大而且武器装备差,并且战争大部分在陆地开展,广大人民群众稍加训练就可以直接参加到战斗中去。而现代战争,作战部队常常采用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战争高科技含量明显增加,战争空间也从陆地扩展为陆、海、空、天、电、网的多维空间。另外,现代战争在单位时间内的作战强度明显增强,战斗更猛烈,对参战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更高。

(四)现代战争作战方式发生变革,人民战争传统的作战方式面临挑战 在漫长的人民战争开展中,我军逐步总结出了一系列灵活有效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产生了许多的战史奇迹。可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以前的军事力量与现代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前的战略战术很难灵活运用于现代高科技作战中。

四、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虽然面临着现代战争中的残酷挑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创新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带来了机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要坚持和创造性的发展人民战争思想。

(一)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为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提供思想基础。

开展国防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是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前提。它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爱国热情,增强军政军民团结,具有重大意义,是未来进行人民战争的政治思想基础。

(二)必须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为现代人民战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另一方面要立足自身特色,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做到经济建设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三)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坚持和创造性发展人民战争思想的必然要求。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立足实践,发展创新,研究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战法,以实现人民战争威力的新增长。结合新的战争实践,寻找新的切入点,如广泛而科学地组织发动人民群众,以智力、人力、物力全面支援战争;组织人民参加到信息战、网络战等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来;组织拥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群众进行高技术游击战,如实施技术隐真示假,担负电子佯动、掩护任务等等。

(四)强调\"平战结合\"、\"军民结合\"是人民战争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必须把人民战争思想积极贯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战争思想。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战争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不管技术条件如何变化,也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都是我们进行军事斗争准备和打赢反侵略战争的光辉掼。结合高技术战争的客观实际,在坚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