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版必修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2、我国的早期政治起源于:夏朝

3、分封制的目的: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诸侯国的义务:服从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诸侯国的权利:可以在自己的侯国内进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的性。

楚王问鼎的用意:向王权挑战,企图夺取王位,反映了诸侯国对分封制的挑战。

4、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长子与庶子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最终以保正王权的稳定。(目的)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形成森严的等级。

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分封制。

第二课 秦朝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的称号起源于:秦始皇 皇帝制度的确立:秦始皇

秦始皇确立“皇帝”称号的主要原因:神化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巩固统治。 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秦朝最职:

(1)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折,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3)太尉:负责全务。

3、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商鞅变法时建立县制;秦朝时在全国推广。

4、秦朝从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6、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湘水和离水。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起用布衣为相、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汉武帝: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

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2、 三省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3、 三省的分工与影响:

(1)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2)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 (3)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4)三省的影响: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三省六部这种制度。 ★★三省的运行机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4、 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

为制约相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宋朝时派文臣做地方官。

目的:加强集权,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利,防止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5、 元朝: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和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设宣政院负责统领宗

教事务和管辖地区。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地方设行省;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秦朝——郡县制

西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行省制

8、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御史大夫(秦朝)、刺史(西汉)、观察使(唐朝)、按察使(明朝) 9、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总的来说,不断发展主义集权,在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与地方的关系中,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最后听命于君主。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理解记忆)

第四课 明清君主的加强

1、 明太祖加强集权措施:废行省,设三司(隶属各部)——布政司(分管军政)、

都指挥司(军政)、按察司(监察)

加强君主的措施: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权与相权矛盾的结束),君主达到新的高度。 2、内阁制的确立:

(1)目的:作为侍从顾问,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2)过程: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入值文渊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取得票拟权;明英宗,票拟制度化。

(3)性质:不是法定的一极的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的内侍机构。 注意:内阁是君主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康熙帝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康熙帝之前皇权主要是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

4.君主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亲信组成,设置内宫,传达皇帝谕旨,其它机构形同虚设)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