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2017高一物理期末考试

2016-2017高一物理期末考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A.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3>F2 D.F3>F1>F2

4.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质量m=2kg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45°角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g取10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

2

B.当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向左

2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向右

2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为10 m/s,方向向右

第1页(共5页)

5.关于两个共点力F1,F2的夹角为θ,它们的合力为F,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变大,合力就越小

B.若F1,F2大小分别为4N,7N,它们合力可以为12N

C.若把F进行分解可以有多组分力,但每组只能有两个分力 D.质点除了受F1,F2作用,还受到F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各题共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漏选得3分,多选或选错不得分,共30分。)

6.如图所示,2011年2月20日,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和时速400公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京沪高铁上海段“试跑”,于2011年6月正式通车.高速动车组1min内,时速由“0”瞬间飙升至“130公里”,驶出1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in末的速度约为36.1m/s B.1min末的速度约为72.2m/s

C.1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16.67m/s D.1min内的平均速度约为63.1m/s

7.物体所受重力为G,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倾角为θ,将重力G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进行分解,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

A.G1=Gcosθ B.G2=Gcosθ

C.重力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G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8.如图甲所示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一定质量的滑块从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作用下运动,经10s的时间撤走外力,利用速度传感器在计算机上描绘了滑块在0~30s内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10~20 s内的平均速度 B.滑块在0~30 s内的位移最大

C.滑块在10~20 s内的与20~30s内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第2页(共5页)

D.滑块在10~20 s内的与20~30 s内的位移等大反向

9.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 细绳悬挂于墙上的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 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

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

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

10.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x﹣v(位置速度)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 )

A.在x﹣v图象中,图线a表示质点甲的运动,质点乙的初速度v0=6m/s

2

B.质点乙的加速度大小a2=2m/s

2

C.质点甲的加速度大小a1=2m/s

D.图线a、b的交点表示两质点同时到达同一位置

11.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2

及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中的信息可知(取g=10m/s)( )

A.物体的质量m=

kg

B.物体的质量m=kg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第3页(共5页)

三.填空题(没空2分,共20分)

12.如图所示,每个钩码重1.0N,弹簧测力计自身重量、绳子质量和摩擦不计,弹簧伸长了5cm(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13.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 (1)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

(2)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3)实验中,用力F拉动金属板时, (填“要求”或“不要求”)匀速拉动,因为 .

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 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

①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

②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 的图象.

③如图B所示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 ④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象如图C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字母表示).

四.计算题(共35分) 15.(8分)某地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只有200m,即看不到200m以外的情况,A、B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同向行驶,A车在前,速度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B车

2

在距A车200m处才发现前方的A车,这时B车立即以最大加速度a=0.8m/s刹车.问: (1)如果B车以最大加速度减速,能见度至少达到多少米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第4页(共5页)

(2)如果B车以最大加速度减速,同时开始按喇叭,10s后,A车发现后,立即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时才能避免与B车相撞? 16.(12分)如图所示,小球在轻弹簧和水平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弹簧的拉力F=10N,伸长量为x=0.01m,sin37°=0.6. (1)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3)求绳上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大小.

17.(15分)质量m=5k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F=60N的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经过

2

t=2s时速度达到v=4m/s,已知斜面倾角θ=37°,取重力加速度g=10m/s,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3)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