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2、渔夫的故事

32、渔夫的故事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课 题 授课日期 32* 渔夫的故事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夜》。 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教学内 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容分析 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时数 教学方法对于四年级学生,对记叙一个人的写作方法可能有初步的了解但不深入。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习人物描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才能把人物写得丰满。 1、认识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法。 与学法 课型 教学设 略读课文。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二是进一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 计理念 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渔夫的故事》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 三、交流讨论 1、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呢? 读第十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使学生明白:魔鬼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它净做坏事,是不会懂得报答别人的。另外,杀人是魔鬼的本性,它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理解“无恶不作”。 2、面对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 读第十六至第二十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渔夫的心理活动中体会到:镇定下来的渔夫知道了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只有用智慧,才能战胜魔鬼。理解“恩将仇报”。 3、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至第二十五自然段,读出魔鬼的凶残和渔夫的智慧。 四、理清脉络,复述课文 1、理清脉络,借鉴提纲。 2、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情境之一: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情境之二: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听的人又会说什么? 3、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五、布置作业 1、将《渔夫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读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他故事。 1、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 近义词:规矩—— 耸立—— 凶恶—— 违背—— 反义词:凶恶—— 恩将仇报—— 简短—— 庞大——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笑( )颜( ) 自( )自( ) 无( )不( ) ( )将( )报 下( )无( ) 荣( )富( ) ( )头散发 气急( )坏 3、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中魔鬼的________和渔夫的________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 1、这一回非叫你在海底住一辈子不可。 2、魔鬼非要整死渔夫不可。 3、谁也不能否认渔夫在海上打鱼。 4、人们不得不承认渔夫是聪明的。 练习与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32、 渔夫的故事 渔夫 捕鱼捞到黄铜胆瓶 放出魔鬼 魔鬼 要杀渔夫 恩将仇报 渔夫 引诱魔鬼入瓶 用智慧战胜魔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