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给予劳动技术教育以同等的重视,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中教育;劳动技术;创造热情
劳动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育人的教育,它在整个素质教 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以操作性、实践性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技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行为。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充分发挥出其学科意义。 一、劳动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偏差,在高中教育中劳动技术教 育并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劳动技术课仍比较薄弱,学生缺乏动手习惯,实践能力较为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 方面。
1.在劳动技术教育认识上存在不足
困扰劳动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人们对课程思想认识上的偏颇性,人们不能充分认识到劳动技
术教育的意义。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虽然我们积极进行素质教育,但是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尤其是高中阶段。虽然学校在理论上都认识到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一旦涉及实际利益,如,来自社会、家长的压力,他们就会无形中弱化劳动技术教育的地位。这些偏颇的认识使得劳动技术教育的地位不断降低,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以“说的重要,做的不要”的情形存在于学校教育中。 2.灌输式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劳动操作方法、技能的训练是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然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等同于灌 输操作程序,更重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往往是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复杂的心理体验,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和创新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只是照做,不能创新。
二、高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几点策略 1.提高认识,把教学理念切实贯彻到实处
我们要把教学理念切实落到实处,以正确的认识指导 行动,才能让劳动技术教育真正地顺利开展下去。虽然要转变很难,但是我们必须努力去做,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有远见卓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劳动技术教育的教育意义。
2.选择适当的教学教学方法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课程紧张,劳动技术课常常被忽略,即时上课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果教师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门课就更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学生才能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2)走进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
劳动技术学习是为了应用到生活中。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一本教科书”“行是知的开始,知是行之成”。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角度地去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特征,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相关资料引入到课堂中,将丰富的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3)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与其他课程一样,劳动技术课也离不开评价。劳动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兴趣以及潜能特长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肯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
总之,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技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是高中教
育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切实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刘朝霞.新中国高中“技术课”课程目标比较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02). (作者单位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 编辑 韩 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