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l XueXi GuanChe SanZhong QuanHui JingShen 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金元浦 f_-一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具有 本文化权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工作 — 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八届三中 内容。它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依据和最终 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建立健全现代公 目的,是满足广大公民对公共文化权益的普遍需求, 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了清晰而具体的部署。这是中国 提高民生文化福利水平,加强全民人文精神培育;其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重要特征是非营利、公益性。所以,建设公共文化服 的重要举措,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 务体系的首要原则是要坚持公益公利,公平公正,公 *同志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 众参与,普惠于民。公平公正是现代文明社会基于 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人权的确认而坚持的 的特色;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 重要价值理念。它强调公民获得公共文化服务的 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 “平等权”。 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 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 基于我国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建设公共文化服 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 务体系要尊重、维护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 同地域、不同族别的公民的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坚 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 持普遍参与,多样发展的原则;并特别关注妇女、儿 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 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保护他们的文化权益不受侵 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 害。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规 煌。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 划,合理安排,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 网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如现 现代民族国家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化发展的 阶段的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文艺精品创作服务、文化 必然要求;它不仅是现代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 知识传授服务、文化传播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文化 公民基本文化权力,吸引社会广泛参与的重要形式; 传承服务、农村文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先进文化理 同时,也是保护国家民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论研究服务体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基础性 根本保证。 和引导性作用,而其余部分则具有更多的实践性和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包括完善公共文化服 功能性。 务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 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 养公民良好的文化修养,塑造文明开放的崭新国民 8 l 2014/3前线 XueXi GuanChe SanZhong QuanHui JingShen l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形象,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安定团结、文化认同 济国家,我国当前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创意产业 和各民族团结和谐具有重大作用。 的发展,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获得了长足的发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可谓成 展,并Et益走向全球市场;另一方面,它又从我党的 效显著,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获得了长足的 根本宗旨出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根 进展。各级政府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 本的利益,以公共投入和规划建设的方式,满足公民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 进入小康时代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这 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 一对位性创举,是不同于美国、欧洲各国的具有中国 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 特色的发展模式。它还处在探索完善阶段,但已显 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 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 定位,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实施以人为本、以均等化的方式保障每一公民的基 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 本文化权利,提升公民文化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 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 要形式;是适应当代世界潮流,建设现代民主国家的 管理。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必由之路;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 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 荣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重建文化 实现社会化发展。 中国国家形象的根本措施。总之,建立公共文化服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调整发展模式和向内生性 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 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现。其实质,是从GDP唯 文化竞争力的强大推动力量。 一模式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转变。需要强调的 发展市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为我国公民提 是: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主要负责提供 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不同档次的文化产品,以适应不 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而不是所有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层次公民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产业在市场化 需求;对于超出基本文化需求的服务(特殊的、高档 的发展中不断壮大,全面提升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 的、流行的需求),公民可以通过文化市场获得。 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累资金,培育文明,开拓道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 路。 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以及社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 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协同 展的关节点,在发展产业经济与普惠人民大众、速度 和配套是文化全面发展的必要构成,缺一不可。文 和效率、发展与公平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创造民族文 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间不是截然区隔 化的新辉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的,而是相互支撑,交融互补,相需为用,共同发展 《决定》为我们指出了新的方向。《决定》针对新 的。二者不仅相反相成,又相辅相成。文化创意产 形势、新变化和新需求作出了重要决策:要在全球市 业要为文化繁荣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公共文 场的环境下大力发展市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同 化服务要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和环境;文化 时要关注民生,利民惠民,以民为本,发展公共文化 创意产业要为消费者的更高、更特殊的需求创造更 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二者辩证的对位 多更好的精神产品。 性发展。一方面,它体现了我党审时度势,能够面对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态势作出战略选择;作为市场经 责任编辑:谭丁 前线2014/3 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