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七台河日报社,七台河154600)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事件通讯采写的采写对象、语言特征、写作要求;风貌通讯采写的采写对象、语言特征、写作 要求等问题。
[关键词]事件通讯;风貌通讯;采写
―、事件通讯的采写
1. 事件通讯的采写对象
(1) 受众普遍关心的事件。通讯整体
篇幅较长,如果不是关乎受众切身利益. 受众很难阅读下去:因此,记者应抓住社
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采写,帮
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 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有些事 件在历史进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 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记者不应该忘记历 史.应该详细去记录这些事件,为读者及 时提供必需的信息,为历史留下可靠的 材料。
(3)
偶发事件。与消息相比,通讯在 时效性上较差,但是,突发事件一发生就 会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诸如地 震、矿难、交通事故等事件,很多受众也
需要了解一些细节、了解一些深度的信 息。因此,记者也可采写这类事件通讯,
但应注意加快自己报道的速度。
2. 事件通讯的语言特征(1) 语言准确。事件通讯是要描述一 个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所以在写作的
过程中,要求叙述清晰,语言准确。真实 准确的语言可以还原事件发生的完整过 程,使报道真实可信。在事件通讯中,还 往往会涉及年份、时间、地点、人数等数 据,需要记者细心观察和记录,以便在文 中准确地展示。(2) 生动。有的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 戏剧性,记者可以通过生动地描述故事 情节,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动具体可 以表现为对人物的形象的描述、对现场 情景的直观描写.有的通讯在开头故意设 置悬念,也是生动性的体现。
3. 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
(1)
叙事清晰,层次分明:事件通讯 主要写新闻事件,叙事清晰是其写作的 首要要求。无论什么事件,都有其发生的
原因、发展、转折、高潮、结尾,清楚地交
代这些关系事件过程的因素,读者阅读
起来才不至于摸不着头脑。(2) 细节描写,再现场景。与消息相 比,事件通讯更讲究形象具体、可感可 触,令读者如经其事.如临其境。这全靠记 者在采访过程中,在注意主题需要、注意
52 活力 2017-10
清晰地把握事件脉络的前提下,通过仔 细地观察和询问,将一个个材料及细节
展现得具体、实在。(3) 交代事件中的人物。事件的发生 离不开人物。事件因为对人产生的影响,
才具有报道的意义。事件通讯正因为有 了人物的加入,才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
有人情味。事件通讯无论大小,都会写到 人。事件通讯以事件为主,人物描写只起 辅助作用。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一般 是通过对事件发生、发展、结束过程的描
述,将人物带叙出来,实现人物和事件的 有机结合。(4) 展示事件背后的意义。事件通讯 的价值,在于事件背后蕴含的意义。因
此,事件通讯中,叙事不只就事论事,而 要把事件放在时代背景中去观察、审视、 评判,深入挖掘并表现事件中所蕴含的 先进思想、积极意义或警示作用。
二、风貌通讯的采写1. 风貌通讯的采写对象
⑴建设成就。侧重于国家建设的成就。
(2) 社会状况,从社会角度综合地写 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的生活 状况。
(3) 民情风俗:一个地方民间的生 活、文化传统,反映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观 念和情趣。(4) 名胜古迹。有些地方以其历史文 化遗迹或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类 文化的标志,成为人们旅游的胜地,这些 都可成为风貌通讯描写的重要内容。
2. 风貌通讯的语言特征
风貌通讯的语言要求明快流畅、生 动活泼、挥洒白如,体现出一定的抒情意 味。风貌通讯是记者在行走的过程中采
集到的信息的合成。记者一边行走一边
记录,记录下自己对于新闻事件的见解, 更有真情实感,行文也较流畅。
3. 风貌通讯的写作要求
(1)整体构想。写作风貌通讯,在写 作之前要有一个采访的整体构想,比如
采访的基本线路如何安排,从哪里开始, 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结束;采访的基本 目的怎么样:采访的中心指导思想是什
么;采访的大体规模如何,等等。如果没
有一个整体的构想,没有这些前期细致
的准备,往往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花 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达不到很 好的效果。写作前有一个整体构想,往往 会事半功倍。
(2) 抓住重点,突出地方特色。读者 读一篇风貌通讯.就是因为记者去的地方 一般人到不了。记者通过自己手中的笔, 让受众看到了他们平时没有看到过的风 景。但是这种看,并不是每一个地方的东 西都看,记者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搜集
更多的材料,读者也记不住那么多介绍 性的东西,所以,写作风貌通讯,必须抓
住当地的特点来写,这个特点必须是具
有代表性的。
(3) 适当穿插背景,描写当地风土人 情、经济情况或建设动向。单单描写当地 的特色是不够的,还必须抓住当地的风 土人情、经济情况等特色,这样可以充实
整篇风貌通讯的内容,让读者从多个角 度去了解当地的风貌特征。(4) 要善于抓典型,把地方情况和全 局情况联系起来。写一个地方的通讯,要 善于抓典型,通过典型的辐射作用,建立 地方与地方、地方与全国的联系,提升报 道的高度,这样获得的读者群也就越多。 如果所报道的这个地方的某些情况与其 他人的利益和想法密切相关,人们就会
更加关心。其结果就是,受众知道了某些
情况后会有一些行动或者启发。(5)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在采访的
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有自己的见解,记者
都是按照事先的采访计划在实施采访 的,是一个点接一个点的采访,每到一个 地方都会获得一些有效的信息。但是这 些信息都是零散的,不够系统,记者就需 要把这一个个的点串起来加以思考,并 从自己的思考中,提出新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张晋升.实用新闻写作.广州:中山大学 出版社,2006.3.
[2] 金凤.谈谈人物通讯的写作.广州:新闻 记者,1986.3.
[3]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上海:复 旦大学出版社,2011.8.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