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 时间: 班级:大班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已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老师,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较小、中班幼儿进行思考的探究特点来说,大班幼儿已经可以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什么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规则意识、坚持性也不断增强,思维积极、活跃,幼儿之间也相互分工、合作、协作,还能主动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 活动名称:科学《土豆宝宝历险记》 活动目标:
1.在实验中发现土豆能在一定浓度的盐水中浮起来的现象。 2.幼儿能和同伴合作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积极参与活动,乐于探索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糖、盐、味精、土豆、贴有红黄绿线的一次性透明杯子、塑料杯子、记录纸、笔、《土豆宝宝历险记》(课件)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土豆在盐水中浮起来的现象。
难点:幼儿能和同伴合作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候及手指游戏。 二、引出问题。
(一)出示土豆:这是什么?(土豆) (二)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三)提问并验证:猜猜土豆掉到水里会怎样?
(四)讲述故事第二部分。讨论:土豆宝宝掉到水里去以后,是谁救了它?你认为白哥哥可能是什么? 三、合作探索。
(一)出示介绍实验材料。(糖、盐、味精)
(二)交代实验规则:三个人一组合作进行实验,先把杯子里的白哥哥全部倒进和它们标记相同的水杯中,再用筷子搅拌到它们完全溶解,然后往每个杯子里放一块土豆,最后请你仔细观察会有什么有趣的现象?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上。
(三)幼儿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四)交流: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五)实验总结:从刚才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中放了糖、味精和盐,但糖和味精都没能使土豆块浮起来;只有盐溶解在水中才能让土豆块浮起来。 四、经验拓展。
出示“死海”的图片并提问:为什么人能这么悠闲的浮在海面上看书呢?有
谁知道这个海的名字呢? 五、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两盆大小不一的土豆并提问:如果把它们放在同样的盐水中,小的土豆块会有什么现象?大的土豆块呢?到底结果怎样,现在不告诉你们。老师把材料放在我们班级的实验室,你们自己去试一试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以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引出问题,通过利用多媒体技进行动态、逼真的模拟,并将抽象概念形象化,用清晰、动感的画面来帮助幼儿发现秘密,理解关系,建立表象,化解难点,使幼儿获得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特别是让孩子观看关于死海的视频,向孩子展示了一个看似深奥的科学道理,使得活动内容浅显有趣味,幼儿兴趣很高。幼儿在实验前对“什么东西可能是白哥哥”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设想,例如面粉、沙子、味精等。如果在实验中也能适当提供相应的材料,可以让充分感知有些白哥哥是能溶解的,有些是不能溶解的,这样能拓展孩子的经验。孩子在整个活动中思维活跃,表达大胆,教师在某些环节还缺少较好的互动,例如孩子提出的含盐量的多少问题、关于如何引出实验中的疑问等都还比较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改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