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试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下列四个选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思想;

2.“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持这

种观点的学派是: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3 .汉初推行黄老无为思想,汉武帝时则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发生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董仲舒发展了儒学 C .汉武帝的重视 D .其他学派的消失 4 .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

A .理学大儒的传播 B .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C .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D .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 5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实质上反映了:

A .统治者对改造自然的重视 B .古人对天象的好奇 C .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D .古代封建迷信的盛行 6.下列关于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二历史试题 第1页(共11页)

A.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C.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 7.山水画作为画种开始于:

A.魏晋 B.隋唐 C.宋朝 D.元朝 8.“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 ”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A .婉约派 B .豪放派 C .田园派 D .花间派 9.话本和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和商业的发展 B.市民阶层的出现 C.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 D.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10.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1 .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主要是因为: A .他是“热爱智慧的人”

B .他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 C .他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

高二历史试题 第2页(共11页)

D .他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2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A .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 .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 C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的学科 13.以下对文艺复兴实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

C.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 D.预示着新的社会到来的曙光

14 .恩格斯指出:“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出来 „„ 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文中的他指的是:

A .哥白尼 B .布鲁诺 C .开普勒 D .伽利略 15 .加尔文教为以后的资产阶级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主要是因为:

A .宗教改革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 B . 《 教原理 》 是宗教改革时期的经典作品

C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 .否定先定论,就是否定上帝

高二历史试题 第3页(共11页)

16.17 一 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 A .主义、教权主义 B .主义、霸权主义 C .教权主义、重商主义 D .主义、重商主义 17.下列是康德的著作的是:

A.《十日谈》 B.《鲁滨孙漂流记》 C.《论法的精神》 D.《纯粹理性批判》 18.下列表述中与印象派有关的是

①其产生受光学理论和画家实践的影响 ②画家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

③其得名来自于名画《日出·印象》 ④其开创者是法国人凡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关于《人间喜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

B.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 C.是一部描绘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D.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0.既把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是:

A.德彪西 B.海顿 C.莫扎特 D.贝多芬 21、现代电视的发明者是

A、萧伯纳 B、格里菲斯 C、贝尔德 D、卢米埃尔兄弟 22 .电影、电视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高二历史试题 第4页(共11页)

A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 .科学技术的发展 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文学艺术的发展

23、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其本质意义在于: A.使中国人了解了世界的形势

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实力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引起清高度重视,开始重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24.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最初的表现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振兴工商、君主立宪 D .民主、共和、科学、自由 25 .新文化运动中通过白话小说抨击封建礼教的思想家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吴虞 26 .对中国新文化运动起着促进作用的自然科学成就是: A .达尔文进化论 B .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 C .启蒙运动的各种学说 D .马克思主义

27.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指:

A .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B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统治

C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8.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标志是 :

A.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批判 B.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C.《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D.七大的召开

高二历史试题 第5页(共11页)

2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④ “”的构想 A . ① ② ③ B . ② ③ ④ C . ① ② ④ D . ① ② ③ ④

30 .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江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列能体现这一理论的是: ①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② “”的构想 ③“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⑤ 改革开放的决策

A . ① ② ③ ④ B . ① ③ ④ ⑤ C . ② ③ ④ ⑤ D . ① ② ④ ⑤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材料一 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原生儒学中,“修身”与“治平”,“诚心诚意”与“齐家治国”,两者虽有分别,亦间有歧异(如孔子更热衷外在的事功成就,孟子更着意内在的心性修养),但致思路线是圆融一贯的:此即“内圣”目的性地导向“外王”,“外王”经验性的证实“内圣”。

——摘自:葛金芳《宋代儒学的伦理学转向及其对传统社会近代转型

的历史影响》

高二历史试题 第6页(共11页)

材料二 “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

——引自程颐《颜子所好向学论》(《河南程氏文集》卷8)

材料三 “今自家一个身心不知安顿去处,而谈王说霸,将经世事业别作一个伎俩,商量讲求,不亦误乎?” ——引自朱熹《告吕子约》(《朱子大全》卷4)

材料四 “今之为道者,各出内以治外,故常不合。古人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近世以心通性达为学,而见闻几废,狭而不充,为德之病。”

——引自《宋元学案·水心学案》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学什么样的治世思想?(2分)

(2)据材料二、材料三所言,宋明理学家们所倡导的治世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4分)

(3)据材料四所言,结合相关知识,简析此种治世思想变化的原因。(4分)

32 .在古希腊、罗马文明之后,教会对西方世界近于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潮流,带领着人们迈向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 l )除了宗教改革之外还有哪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

高二历史试题 第7页(共11页)

潮流?它们能够兴起有什么相同的根本原因? ( 3 分)

( 2 )这两次思想潮流所包含的思想核心各是什么? ( 3 分) ( 3 )列举第三次思想潮流中法国的三位著名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是什么? ( 4 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 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2:“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回答:①材料1、2两则上书出自谁手?依据材料1、2说明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上书的?反映了什么政治要求?(5分)

②根据材料3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作者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加以认识?(4分)

34 .简要分述建国前和建国后思想的主要内容。( 6 分)建

高二历史试题 第8页(共11页)

国后思想有新发展,这些新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 5 分)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D 2、C 3、A 4、B 5、C 6、A 7、C 8、B 9、A 10、

高二历史试题 第9页(共11页)

C 11、D 12、C 13、A 14、A 15、C 16、A 17、D 18、A 19、C 20、D 21、C 22、B 23、C 24、A 25、C 26、A 27、B 28、C 29、D 30、C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1)以“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外王”治世思想。(2)认为只有诚心诚意,然后才能谈“修齐治平”;只要“诚心诚意”,就可达致“国致民安”;认为讲求“经世事业”是思维误区,只有关注心灵才是惟一的治学之道。此种思想片面地发展了早期儒学中的内省静思倾向。(3)随着主义集权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儒生脱离政治,无法完成事功抱负,遂逐渐转向以“内圣”为主的致思思想,坚守封建的伦理道德。唐宋之际,经济关系、阶级结构、社会面貌都发生了重要变动,思想文化领域也相应变化,以此服务于统治。儒学正统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要求实现人生价值的致思取向,被理学家们片面地导向内在心性的超越和个体道德的完善。

32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 分)。相同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 分)。 ( 2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2 分)。 ( 3 )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 2分)。影响:批判了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2 分)

33、①答: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

高二历史试题 第10页(共11页)

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要求实行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②答: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步性:体现了要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局限性:反对顽固守旧思想,但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借用孔子名义,并企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反映了其阶级本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4 .建国前: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阐明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核心问题,强调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义思想;军事思想中的游击战争与持久战的思想;建立广泛统一战线思想;(任意答 4 点,给 4 分。)建国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 ( 2 分)意义: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 分)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论断,及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有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2 分)

高二历史试题 第11页(共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