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给“镜月湖”——第 期校刊刊首语
“镜月湖”的孩子,一定是快乐的!
“镜月湖”告诉孩子们:作文就应当象山涧的小溪,一边流淌一边吟唱,无拘无束。生硬的、形式的、虚假的,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享受的是轻松的、随意的、纯真的、自然的美好状态!
“镜月湖”告诉孩子们:作文就应当象清澈的溪水,通透、晶亮,拥有最自然的审美标准。不追求堆砌词藻,不崇尚华丽美艳。写鸡写狗写桑麻写炊烟,我们做个“素心人”,享受最朴素的欣悦!
“镜月湖”告诉孩子们:作文就应当象蜿蜒的溪岸,每一步都是独特的景致。好文章可以是原野吹来的一阵清风,风过无痕;好文章可以是不经意间让人沉迷的乐音,余音绕梁。没有“大文章”“小文章”之分,只要是你的心在写作,哪怕只是一句句子也足够玩味!
“镜月湖”告诉孩子们:作文就应当象永不止步的溪水,奔流向大海。不要满足于小小校园、小小的家,不要幸福的昏睡,尽可能的到更广阔的天地中,打量精彩世界,获得心灵慰藉!
......
我们的生活忙碌充实,我们的生活趣味盎然! “镜月湖”和孩子们一起幸福的成长,快乐的收获!
二
最是一年春好处,在一个万物峥嵘、百鸟花香的美好季节里,《高新二实验校刊》第二期又与大家见面了。没有绚丽的色彩,也没有精美的插图,更没有精致的装饰,有的只是浓浓的油墨香味。然而,那黑白分明的色调,却描绘了绚丽多姿的青春世界;那单薄的纸张,却记载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本期刊
出了中小学部三十多老师关于读书感悟的文章,供大家欣赏。文章虽然短小,但其中不缺隽永、鲜活清闲
之文。她是教师的心语,是与书共舞的心得,虽稚嫩,我们却倍加珍爱。透过这一期刊,让教师通过读书,引情感共鸣,唤童心回归,寻教育真缔,探教学妙法。通过读书,使教师接受爱的沐浴,美的陶冶,达到
智的提升。从书中,读出境界,读出气质,读出风度与修养,读懂世事与人生。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使教师真正成为“文化人”。
年华似水,光阴似箭,总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短暂的人生中,书能让人心清气定,去浮避躁,
改变人生宽度,书能包容万千气象。善读书吧,与书为伴吧, 书能让你活出人生精彩!
三、追 梦
盐场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军
昔日枯黄的大地,现已是草木葱茏,大自然中到底蕴藏着多少奥秘,我们仍然茫然无知。踏着泥泞的小路,我们一起去大自然中寻找着生命的真谛,在寻找中探索着生命的奥秘。虽然一路艰难坎坷,但为了梦想,我们即便跌跌撞撞,也要奋勇前行!
远古的“飞天梦”现已成了现实,昔日渴望能够拥有的“千里眼、顺风耳”,如今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当今,人们渴望与外星人交流的梦想,也终将成为现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着许许多多超乎寻常的梦想,这些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共同付出不懈的努力。
而今,我们盐小人怀揣着几代人的梦想在实践中验证着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今天,我们开始学步了,可喜!今天,我们已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了,可贺!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心目中的好老师、好班主任的教育引导
下,在我们向往的学校生活里过着我们丰富多彩的班队生活,放飞我们的理想,实现我们的追求,在追梦中成为心身健康的一代。
尊敬的老师们:我们在教坛里耕耘,在随笔里畅想;我们在工作回顾中寻不足,在新闻资讯里分享着成功;我们在探究中前行,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里成长。
我们是梦想者,我们是解梦人,更是追梦的苦行僧。我们愿为美梦化缘,我们甘愿苦行。有梦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就一定有收获,只要我们不放弃梦想,不放弃追求,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美梦定能成真!
为了实现梦想,我们积极学习、主动探究、不断交流、认真分析、研究总结... ...像前人一样一代又一代的为之努力着、奋斗着... ...奋斗伊始,我们对如何走向梦想茫然无知,即便如此,我们并不悲观失望,我们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前进着... ...在奋斗中,我们坚信:在山穷水尽处,就是柳暗花明时!
嘿!亲爱的朋友,别等啦!拿起你的笔,迈开你的脚,放飞你的心,快快行动吧!
处,那一叶白帆„„
李 豹
大海,令你心旷神怡的,也许是汹涌的浪涛,也许是宽广的胸怀„„可是,你是否注意到浪尖上的那叶孤帆,她就像那挑战黑暗高傲飞翔的海燕,像那碧波上盏盏闪烁的航灯,像那校园里无数个莘莘学子的梦想„„四年前,我们的一群校园文学青年,就是带着对着\\\\\\\\\\\"知识海洋\\\\\\\\\\\"的这样一种美好感觉,伴着对走向文学殿堂的美好向往,创办了我校校刊《扬帆》。 《扬帆》逐渐成为了我校学生文学社定期刊印的文学刊物,她备受师生的青睐,迸发出巨大的生命活力和青春激情。《扬帆》是一面镜子,它能反射出我们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全面的素质教育、扎实的能力培养、不懈的教研改革、有趣的第二课堂,这里都有反映;《扬帆》又是一部浓缩的校史,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老师的每一步探索、学校的每一点成就,这里都有所记载。今天,这份以反映学生生活、提高人文素养为主旨的《扬帆》将顺利出版了四期。
以胡燕媚、吴春陪、郑凌锋等为代表的编委,为《扬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从稿子的选编、杂志的排版、封面的设计等多方面着手,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使《扬帆》的质量越来越高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来\\\\\\\\\\\",\\\\\\\\\\\"扬帆\\\\\\\\\\\"在发展,正向着更远更广阔的方向行驶着。每位热爱文学的\\\\\\\\\\\"扬帆\\\\\\\\\\\"人,都为她新的发展无私地贮满动力:全面到位的宣传,定期举办的各种活动,丰富、多样的校外交流,真材实料的专刊、专集创作„„\\\\\\\\\\\"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我们的文学社越过浩瀚的长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手捧《春行》,正是三阳开泰、万象更新之时,静静品读一篇篇或淡雅或浓香的练笔,轻轻聆听一声声或甜美或酸涩的成长足音,恍若韶
华依旧,纯真还在,不由得让人怦然心动:年少真好! 作为坪坝中学校园文学期刊,《春行》承接了千年古镇的文化滋养,浸透了前身校刊《漳水》的精华润泽,在老师们的精心调养和学子们的
倾力呵护下,迈着靓丽的青春步伐,向我们一路款款走来。 刊名《春行》,本指春天的行踪,寓意为追寻青春的足迹,记录成长的印痕。这里是学子们展现才思的平台、沟通心灵的桥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园地。稚嫩和纯真正是她独有的风景,置身于浮躁喧闹的繁华世界里,偷片刻闲暇,让你的心灵徜徉在《春行》园地,赏一路春色,
盈一袖暗香,流淌在心底的不正是一眼澄澈的清泉吗? 作文的动机不在于为老师所压、为考试所逼;作文的目的也不在于成名成家,而在于我们感动于鲜活的生命,感恩于身边的一切,整理过往的累积,留住生活的美丽。把山水写在纸上,山水便有了性灵;把四季写在纸上,四季便有了诗意;把岁月写在纸上,岁月便有了激情;把人生写在纸上,人生便有了感悟。同学们,拿起笔来,生活有多广阔,
文笔的触觉就有多广阔!把你生活中愉悦的一时、烦忧的一刻、感动的
一瞬、顿悟的一霎都凝聚成墨香一缕,沁入你我的心脾…… 小作者,大人生;低起点,高目标,一切都在《春行》中显山露水。
春天来了,收获的季节还会远吗?
《清涟》文学社刊首语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你也可投稿。 风生水起,花开花谢,清风徐徐。我们播种希望,我们收获辉煌。
时如波涛,逝如东水。任千古英雄也挽不住大江东去。人生的辉煌注定要经历生命的搏击。 方宇广宙,皓月繁星,火一样的六月激情鼓荡。
作为文学爱好者芸集的清涟文学社,在这热情高涨的夏季就像一只飞鸟努力地在天空中留下飞 翔的痕迹。回首和展望清涟文学社的成长历程,我们无比欣慰。逝者已逝,来者可待,过去 的成绩将更激励我们向前。因为:月亮已圆于今晚,世界已美于昨天,明天在向我们微笑。
风已吹起,帆已涨满,飘洒心头的落英,唤起大雁的唳鸣,任海浪奔涌,礁石峥狞,执著的 信念将心的璞石磨砺成美玉,剔透晶莹。迎来朝阳,送走黄昏,我们把结实的大网撒进无垠的海 水中,纵然错过皎洁的美月,也能网住闪烁的繁星。
有人愿在成就的舞台,追求一种气魄如虹的人生;有人愿在岁月的幕后,追求一种灵魂如月的心境;有人愿恪守淡泊,以书为伴,谈笑功利……而忠实生命的人,总是将五颜六色折射到自己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血汗被风儿柔成一种清纯的文字,如清清的涟漪打印在绿色的扉页上,拾乡间野语,点燃人间祥和;揣江涛海浪,注入人生壮丽。让汹涌的波涛为水手掀起精彩的画卷。 我们拥有七彩的霞光,我们感谢峥嵘的岁月和辉煌的时代,我们脚踏沃土汪 洋,我们是血气方刚的求索者,我们是自强不息的弄潮儿。生命如水一般纯美充实,我们就要迎着风口浪尖赶超。
不奢求温馨的风、多情的月、艳丽的霞,只愿扬起铺天盖地的透明水滴,化作一 片遮天蔽日的蓬勃绿荫。
我们历经着年年月月、花开花落,心灵有太多的负累,我们渴望有明灯照亮心壁。 让《清涟》的每一段文字能给大家洗涤心灵的尘埃。 让《清涟》的每一段文字带给大家点点滴滴的感动。 (此文为清涟文学社负责老师杨卫撰写)
春风 希望 戈壁 红柳
春风拂面,阳光和煦,万木吐绿的阳春三月,戈壁雄关的大地从沉睡中苏醒。举目眺望,蓝蓝的天空,皑皑的祁连,
大自然一片生机,令人陶醉,使人神往。在这杏花红、梨花白的迷人季节。文殊中学的校刊《戈壁红柳》正像戈壁滩上的芨芨草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破土而出,终于与老师和同学们见面了。尽管她像刚出土的幼芽显得有些稚嫩,像刚破蛋壳而出的天鹅还有些丑陋,像娘胎里只有六、七个月的娃娃发育还不完全。但是,我们毕竟拥有了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刊物。稚嫩也罢,丑陋也罢。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像一位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呵护她,关爱她,扶持她。为她而泼墨挥毫,为她而激扬文字,为她而绞尽脑汁,为她而煞费苦心。
当“探究—交流—合作”已经成为今天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的时候,我们创办《 戈壁红柳》这本校刊,旨在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究的一个平台,通过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激发我们的热情,闪现我们的灵感,折射我们的灵魂,升华我们的情感,创造我们的未来。
她没有名刊的质地和雄厚的基础,也没有名记和名编。但是,任何一本优秀的刊物均有相同的开始,那就是简单、稚嫩、没有名气的。我们不求这本简单朴实的校刊使你成为名人、名家、名师。但我们希望她能为你的成功点燃一线希
望,为你的成名播下一粒种子,为你的成才开启一点点智慧,为你成人提供一点点帮助,为你成长供给一点点营养。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老师们,同学们,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海纳百川故能成其深,泰山不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我们共同携手把我们自家的这份“田地”耕耘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