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影视改编辩证看》

《影视改编辩证看》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影视改编辩证看

昌邑潍水学校 7年级8班 王一淳 指导老师:赵浩机

中国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悠久国度,滋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伟人的事迹,天下的改革,王朝的兴衰,武林的英雄豪杰,都在华夏文明中散发着灿烂的光芒。人们把这些历史编成名著小说,写进史书传记,放进口口相传的野史故事里,引来大家的争相品读。进入新世纪,我国影坛更是百花齐放,涌现出一部有一部精彩的影视作品,前有《卧虎藏龙》、《霸王别姬》远征海外,斩获奖项无数,后有《琅琊榜》、《甄嬛传》等后起之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由此引发的“传统文化热”的讨论更是热度不减。 对于“将史实改编为影视作品”这一问题,很多网友都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随意改编是对历史的不尊重。《陆贞传奇》中,诛杀功臣、崇信奸佞的高湛被改编成明君情圣;李世民时期不受宠爱的武媚在《武媚娘传奇》里竟然被唐高宗处处维护;就连封神的《甄嬛传》里的甄嬛,也被演义成毒死雍正的“元凶”。这些对于史实“创造性”的改编,无疑会荼毒诱导如今的青少年,不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播。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网友则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历史就是历史,改编只是它的传播方式,它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相反,适当的改编甚至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走进这段传统文化。比如我国穿越剧的鼻祖《穿越时空的爱恋》和《寻秦记》,就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戏说,反而赋予了历史新的可能性。

对于这种争论,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历史的翻演是有利也有弊的。诚然,在如今的社会,为了博眼球,拉收视,很多制片方以“戏说”之名,大行“捞金”之实。这些近似“恶搞”的作品,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时候一部电视剧会被翻拍很多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大众审美,不同的演员带来不同的演绎,碰撞出不同的火花,留下不同的时代印记。比如去年大火的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上对于《末代皇后》片段的重新演绎,无疑又让溥仪和婉容这对末代帝后穿越历史的长河,旧貌换新颜地伫立在观众面前。另一方面,出演这种作品对于演员本身也是一次难

得的学习机会。MIC男团的檀健次,在参演《军师联盟》前对于表演一窍不通,可饰演曹丕之后的他坦言道,正是因为这个角色,让他对三国厚重的历史内涵有了独特的感悟。

更重要的是,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改编剧带来的正面效应正在逐渐增加。君不见,多少人因为《大秦帝国》系列影片的播出而对遥远的大秦风云产生兴趣;一版版金庸古龙作品的再呈现让更多的人心中拥有了自己的江湖;君不见,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正通过远销海外的改编剧去了解一个崭新的,正在发展的中国。

我们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关公战秦琼”的戏码能慢慢消失,让更多如《雍正王朝》、《隋唐演义》这种好剧占据观众的视野;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江河奔流不息,永远流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