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卷(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卷(二)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卷(B)

2008、1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 ( )

A.反对贪官污吏 B.发展资本主义 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D.争取民主

2、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 ) A.“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3、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近代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B.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中国的强大

4、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战争后

5、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 ( ) A.民主共和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开明君主专制 D.汉族皇帝的新王朝

6、太平天国颁布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献是 ( ) A.《天朝田亩制度》 B.《原道救世歌》 C.《资政新篇》 D.《海国图志》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是 (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 D.《建国方略》

8、辛亥革命的失败主要是指 (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 )

A.五卅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辛亥革命

10、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 (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李大钊

11、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路线 B.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C.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D.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1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

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上海武装起义

13、抗日战争时期的顽固势力是 ( ) A.城市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地方实力派 D.国民党亲英美派

1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 )

A.8月15日 B.9月9日 C.9月3日 D.10月25日

15、1946年6月底,国民党挑起全国性内战的标志是 ( )

A.进攻东北解放区 B.进攻陕甘宁边区 C.进攻中原解放区 D.进攻山东解放区

16、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重大事件是 ( )

A.南京解放 B.北平解放 C.新政协召开 D.开国大典

17、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经之路是 ( )

A.国家资本主义 B.合作化 C.和平赎买 D.没收

1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 )

A.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0、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点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粉碎“四人帮”

C.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包括 (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E.《虎门条约》

2、下列哪些属于近代以来先进分子提出的救国新思想 ( ) 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C.与西方进行“商战” D.“振兴中华” E.“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3、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冯桂芬 D.谭嗣同 E.严复

4、戊戌维新运动的局限性有

A.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B.未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D.惧怕人民群众 E.思想上“托古改制”

5、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与改良派争论的主要议题包括 ( ) A.要不要发动农民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废除科举制度 E.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6、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主要有 ( ) A.问题与主义之争 B.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C.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D.关于民主科学的论战

E.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论战

7、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的地点是 ( )

A.甘肃会宁 B.陕北吴起镇 C.甘肃静宁 D.西康甘孜 E.四川懋功 8、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包括 (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决战阶段 D.战略撤退阶段 E.战略反攻阶段

9、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基础的是 (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B.九月会议决议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E、《中国土地法大纲》 1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主要有 (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三、辨析题(要求先作出判断,再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

1、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在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出现三次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3、简述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4、什么是过渡时期和过渡时期总路线?

五、论述题(16分)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结合史实评述这一观点,并分析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CACCB 6-10 CBABD 11-15 ACDCC 12 ABAB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DE 2、ACD 3、ABDE 4、ABCDE 5、BCE 6、ABC 7、AC 8、ABE 9、AC 10、ABCDE

三、辨析题(要求先作出判断,再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

1、错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在于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因而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2、错误。共产国际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是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出现三次左倾错误的重要原因,而主要原因是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

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只有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2、(1)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采取了其它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3)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并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

(4)实行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第二,中国的抗日战争,动摇了日军北进政策,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限制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全球扩张计划;第三,中国的抗日战争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它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第四;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总之,中国的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

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论述题(16分)

(答案要点)(1)这种观点实际上美化了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2)帝国主义侵略客观上确实对中国社会发展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如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但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不应盲目夸大其积极作用。

(3)历史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扮演的并不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的角色,相反,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历史表明,只有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条件。那种认为不抵抗侵略就能实现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

(4)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和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第二,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