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液氨及其贮罐区的管理,确保安全、准确,制订以下制度: 一.液氨及钢瓶存放区的安全管理责任
⑴各部门.车间应把液氨钢瓶存放区列为重点部位及液氨的使用列为重点工作,加强监督与管理.
⑵生产部对液氨钢瓶的使用和安全管理负总则,对公司负责管理,督促各使用车间和仓库搞好液氨的贮存及使用工作。
⑶生产部主管每天要对液氨作业流程进行检查,确保按工艺指标和操作规程办事。 ⑷安环部门主管每天要对涉及液氨的管线和钢瓶的温度、压力、液位及相关安全附件、安全通道是否符合安全规范等进行检查,并确保无安全隐患。
⑸设备科每天要对涉氨钢瓶、管线、阀门、液位计及仪表作检查,并保证涉氨岗位环境的照明等、线路完好,符合安全防爆要求,定期对静电接地、静电跨接、防雷接地等进行检查。
⑹市场部对液氨的储存、发放及空钢瓶的回收和保管全面负责,并定期对液氨钢瓶进行检验。
⑺使用车间主管每天要不定期地对在用或临时存放的液氨钢瓶、管线、仪表、阀门及相关安全附件的工作情况作详细的检查。
⑻车间主管要教育并督促本车间人员搞好本车间的液氨使用及储存的安全管理。当班操作工必须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迅速上报。 ⑼与液氨系统无关的人员要坚决制止进入钢瓶作业区。 二.液氨系统的维修及保护
⑴ 液氨系统的阀门和螺丝必须涂黄油,以便开关及下次拆除。 ⑵ 液位计及压力表必须有现场和远传仪表两套同时运行,以防失灵。 ⑶ 对有问题的管线、阀门、仪表要坚决更换和修理。
⑷ 对可能有问题(即使是怀疑)的设备,管线、阀门、仪表也必须先让其停止工作,直至查清,并确认可以使用。
⑸ 涉氨系统的动火必须由严格办理动火证,生产部长同意在场,并置换合格后方可进行。
⑹ 正常情况下,不得对钢瓶存放区域或涉氨作业区内从事维修或其它工作。 ⑺涉氨容器的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齐全,防雷防静电配套设施完好有效。 ⑻ 严禁超温、超压生产。 ⑼ 严禁汽化罐高液位运行。
⑽严格作好当班操作记录和执行交接班制度。 四.设专人作业
⑴各涉氨车间每班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氨汽化作业和液氨钢瓶的更换作业,在更换钢瓶作业时,现场必须保证2人,由班长或岗位主操负责监督监护,其它无关人员不得参与。 ⑵氨汽化作业必须熟知工艺流程,液氨的化学性质以及泄漏的紧急处理方法。 ⑶氨汽化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工段长的安排,通氨由工段长统一协调安排,当班工段长为氨汽化作业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⑷在通氨没有结束,阀门未能够确定关闭之前严禁拆卸钢瓶连接螺母,在软管没有卸下之前严禁将钢瓶与电动葫芦挂钩相连。
⑸、液氨钢瓶就位后,不得立即进行汽化作业,必须静置15分钟以上,并做好静电接地措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五、液氨运输车辆管理
⑴、所有氨车进入厂区一律服从管理,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并配好防火罩。 ⑵、进入氨界区车辆慢行,倒车有人指挥。
⑶、液氨钢瓶的卸装必须服从库管人员安排,并有专人专职进行装卸作业,运输车辆人员必须紧密配合,服从专职装卸作业人员的安排。
⑷、液氨运输车辆严禁乱停乱放。 六、事故预防
⑴、氨界区内必须配备防毒面具(全面具)、长管面具、浸塑手套、木锤、竹签、应急扳手等应急工具以及喷淋水、消防水炮、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在氨界区外围必须有防护服、自给式氧气呼吸器等。
⑵如管道、阀门出现轻度泄漏,必须马上切断氨源,再安排人处理,不能切断氨源的,迅速用水冲淋,再安排人处理。
(34)对突发的重度泄漏,必须想法将钢瓶与系统切断。并迅速上报生产部,对不能切断氨源的,迅速用水冲淋泄漏点、稀释后再想法切断阀门。
(35)当泄漏较大并无法控制时,应迅速通知附近人员往上风处疏散。并上报生产部组织消防车用水稀释。 十.检查与报告
(1) 各负责部门应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
(2) 对发现问题、隐患定期落实整改措施,并以书面报告形式报主管领导及公司。 (3) 公司管理人员及技术干部做出具体指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