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填空题

1 . 积累运用

1.北方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写了人也要抓紧时间成长。

2.《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黄河气势磅礴的样子。杜牧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江南春天有声有色。《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代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湖阴先生勤劳爱整洁的品格。

3.五行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五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彩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伯牙鼓琴》选自_______。文章中哪句写出了伯牙和钟子期情谊深厚_______。写这二人友情的诗句你知道哪些_____________。《书戴嵩画牛》中古语有云___________,告诉我们事情要干好不仅要自己自诩观察还要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5.皮鞋匠静静的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_。忽然,___________,卷起______。被月亮照的雪亮的浪花,__________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的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看到了,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比一比,再组词。

司(____)挂(____)从(____) 同(____)持(____)众(____) 庭(____)跌(____)登(____) 廷(____)铁(____)凳(____)

3 .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各写两个成语。

第 1 页 共 5 页

风(____)浪(_____)山(_____)地(_____)震(_____)欲(_____) (____)(____)无声 人声(_____)(_____)(_____)(_____)喧天 描写声音的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浩浩荡荡(AABC):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 读拼音把词语写在方格里,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jūn yún zhù zhái fèng xì huàn xiǎ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 .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 )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5.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6 . 补充四字词语。

____头____进 山____地____ 顶____立____ 随____而____ ____流____息 大____失____ ____可____何 面____土____ 提____吊____ 归____结____ 垂____丧____ ____顾____盼

二、语言表达

7 . 习作解题

1.完整地阅读习作的相关内容,弄清这次习作的要求。 2.按自己的理解填写。

第 2 页 共 5 页

(1)对象: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 )或一处( )。 (2)内容:观察中的新发现和观察所得。

(3)观察提示:观察时要细致,不仅用( )看,用( )听,还可以用( )摸,用( )闻,并注意事物的( )。

(4)习作提示:按一定的顺序写,语句通顺。 8 . 按要求写句子。

1.小蚂蚁们从草丛里走出来,东张西望寻找食物。(仿写一句,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的蚂蚁____________地赶到运粮地点。(把句子写具体)

4.蚁王____________说:“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加上表示蚁王此时心情的词)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善良是米

清道光三年,广东吴川霞街村的林召棠赴京应试,一举考中了状元。衣锦还乡,在见过父母等亲人后,林召棠立即去了小镇上的一个粥店。他是要去吃粥吗?是,也不是,他主要是惦记着粥店的老板。

虽说粥店老板煮粥总用上等好米,粥的稀稠适度,味道挺不错,但由于粥店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他和妻子都忠厚老实,不善于宣传,生意一直冷冷清清,日子陷入困境。

以前,林召棠常去那里吃粥。他尤其喜欢老板的耿直憨厚,很想助他一臂之力,使他的店铺生意好起来。 林召棠带了礼物来到粥店,略一思索后,挥毫写下“弓弓店”几个大字,老板立即请人将题字制成一块大匾,悬挂在店门上方。

“大家都去看啊!新科状元写的店名。说是粥店,可粥字中间少了‘米’字……”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

第 3 页 共 5 页

们纷纷前去观看。前来品字吃粥的人络绎不绝,粥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其他生意人也纷纷到这里开店,没过多久,曾经的偏僻之地竟成了繁华的街市。

林召棠后来高兴地对老板说:“那次题字我故意漏掉粥字中间的‘米’。而正是因为没有‘米’,你店里的‘米’才多起来。”

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是善良者自己的德。美德能延年益寿,林召棠活到了八十七岁,如此高寿,在清代并不多见。可见,善良也是善良者的“米”。

9 . 请用“_________”画出体现短文中心的句子。 10 . 认真阅读短文,理解下面的“米”字在文中的含义。

(1)我故意漏掉粥字中间的“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店里的“米”才多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良是身处困境中人的“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善良是米”这个题目好在哪里?在你认为合适的选项后面打“√”。 (1)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 ) (2)点明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林召棠。 ( ) (3)揭示了文章中心。 ( )

(4)引发人们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 ) 12 . 文中林召棠愿意帮助粥店老板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结合你对林召棠的认识,在文末方框内作批注。 读下面一段话并完成相关练习。

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 )上一枚铁钉( ),fǒu zé( )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开裂。 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 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 xuán zhuàn( )、舞蹈。

第 4 页 共 5 页

14 .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语。 15 . 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6 . “顶”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②用头或角撞击;③对面迎着;④表示程度最高。请给下面加点的“顶”选择正确的解释。 A.顶不济(_________)

B.顶风(________)

C.屋顶(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17 .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灯泡(pāo pào) 一泡尿(páo pào) 2.炸弹(zhá zhà) 炸酱面(zhá zhà) 3.饲养(sì shì) 一株(shū zhū) 18 .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句子中。

即使……也…… 不是……而是…… 一边……一边……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____)眼睛,(____)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它(____)飞,(____)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3.(____)一根极细的电线,它(____)能灵巧地避开。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