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困生帮扶指导意见

学困生帮扶指导意见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东营市实验中学学困生帮扶指导意见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本着教育要“为了一切的学生”为宗旨,我校针对这些学生制定此实施方案,希望经过大家的努力,让“学困生”问题有所改观,使全体教职员工树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思想。

一、成立学困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小部分在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产生一定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的类型有:一是学习目的不明,思想散漫或心理疾患造成的心理障碍型;二是自控力差,坏习惯多的意志薄弱型;三是身体有病,不能正常学习,即使学习但事倍功半的身体病态型;四是知识链脱节,形成断层的知识断层型;五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干扰造成的环境困惑型;六是智商欠缺的智力低下型。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

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学困生帮教活动工作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建立和完善学困生帮教活动工作队伍,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制度,营造良好帮教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提高学困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以及提升学习品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学困生们转变对学校、对学习的态度,探索学困生脱困的有效方法及步骤。

四、具体实施办法

(一)教研组集体教育制度

全组教师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学困生尊重、帮助,不得歧视、挖苦、和讽刺学生,及时表扬和挖掘“学困生”的先进学习事例、介绍良好的学习方法,了解情绪的自我调节和宣泄的方法。在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活跃学习气氛,减少学生的厌学心理。每学期召开1—2次学生座谈会,了解、听取学生们对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二)任课教师教育制度

1.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始前要摸清各班中学习困难学生的名单,包括学生家庭地址、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工作单位、父母教育学生方法等学生第一手资料的整理。

2.任课教师每学期要和1到2名学困生结对。每一个星期谈话辅导不少于1次,并

做好辅导记录。谈话辅导时注意说话的语气、用词。有必要时要对学困生进行家访,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及时给与学习与生活上的帮助。

3.任课教师要协调好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时了解学生在课上和课后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学生的上课纪律问题、课后的作业量与作业质量问题、课后过关问题等。

4.每学期两次以上联系家长,多用鼓励的语言关注学困生的成长,积累学生平时的优点,婉转的指出缺点,增强家长的信心。

5.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较为科学的、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6.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老师之间达成共识,提高教师集体作战的能力,提高“帮教”工作的实效。

7.教师做好帮教记录,并在学期末上交,对学困生进行评比,进步较大的给予一定奖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三)学生自我教育制度

除了学校和老师的努力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学困生要正视自己的困难,不放弃、不气馁、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不懂就问。独立完成作业,保证作业的质量,看到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2.妥善处理好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听从长辈的教诲,有主见,明辨是非,集中精力,

争取学习上的提高。

3.其他学生要团结友爱学困生,不讽刺、不挖苦,待同学热情,与学困生交朋友,结对子,帮助同学一起进步。

(四)家庭教育制度

家长与学校与老师都有着共同的愿望,所以老师应引导学困生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学困生家庭应每月主动与学校联系1次,了解学生在校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与任课老师达成共识,交流探讨教育的最佳方法。

2.学生家长在家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正视学生的困难,重视孩子,加强监督,多用鼓励的话语,千万不可放弃孩子,与教师一起为孩子的进步加油鼓劲。

五、工作议程

(一)确定学困生名单,建立的学困生个人档案

班主任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与各任课教师沟通,向班级学生侧面了解等途径对学困生学习情况进行摸查,综合各方意见,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家庭生活状况等综合表现确定学困生名单,填报《东营市实验中学学困生档案记录表》交学校德育处建档。

(二)各班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

根据填报的学困生名单,班主任需与科任教师沟通对“学困生的思想状况”、“学习能力”、“家教状况”等的认识基础上,从班级学生能力实际情况出发,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困生辅导工作计划。

同时,为使帮学工作具有实效,任课教师要认真参照学期帮学计划,对学困生采取以课堂帮学为主,课外辅导为辅的帮学方法,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还可在班级内实行“一帮一”、“小组内合作帮教”等行之有效的帮学办法,注重每一次练习的成绩分析,随机调整帮学方法及内容,并及时填写《学困生辅导记录表》,留下帮学工作的过程痕迹。

1.具体时间:每周第二课堂为学困生重点帮辅时间。

2.具体内容:

(1)帮助学生梳理一周的知识要点

(2)进行知识点的专项练习,教师要及时做好批阅和评讲工作

(三)召开学困生座谈会

组织学困生学习学校制定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实施方案,考核条例等,让学困生明白帮扶活动的意义。另,转化学困生工作领导小组要注意及时召开转化工作会议,布置工作,交流情况,总结经验,转化工作会议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四)开展学困生家长座谈会

由学生困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学困生家长座谈会。

(五)开展学困生团体竞赛活动

为更好地转化学困生,学校将举行一些针对性的团体竞赛活动,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慢慢培养自信心。

六、考核工作:

1.大力表彰新有进步的差生。学校设立特殊进步奖,鼓励学困生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2.工作考核:对转化工作实行计划管理、目标管理。教导处、班主任及授课教师初期工作计划中要制订转化学困生计划;期末要有转化学困生情况总结。学校为实现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全程监控,以达到帮教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将研究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阶段性检查纳入教师考核之中。考核方法主要有常规记录表考核和学困生作业本突击检查、查看测验卷、班上学生反馈等。

附:学期结束上交“学困生转化” 材料档案袋:

(1)班级学科学困生的名单、情况分析表、辅导工作计划;

(2)与学困生的家长及学困生本人的谈话记录;

(3)班级学困生转化过程记录表;

(4)学困生转化用的笔记、每次补差练习题及批改的过程性资料;

(5)班级学困生转化阶段性、终结性评价及工作总结。

东营市实验中学学困生转化工作领导小组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