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艺 .文化综合. 对当代戏剧被逐渐淡忘的再思考 陈佳宜 (南京艺术学院 21()000) 摘要:戏剧作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的文化遗产,如今正逐渐的 众性的娱乐形式都没有能与戏剧相匹敌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 被观众忽视,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取代了戏剧艺术曾经在艺术领域里 来,国外的大众文化开始引入国内,与国内的传统文化发牛了碰 至尊的地位。当代戏剧普遍缺乏对人性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只是一 撞,国内的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个全新的状态。当今时代人们的 味地复制客观事实。并且当代戏剧需要寻求一种新的与当今社会的文 生活紧张而快速,在这个万千变化万干的信息化的时代里,已经 化相连接的演艺模式,从而找出与时下文化一较高下的生存法则 关键词:人性思考;大众文化;精神需求;新模式 在我的认知里,戏剧一直是‘种很少实实在在接触的到的存 在,是一种高等艺术形式。就台下的观众而言,戏剧的观众远远 比不上电影、演唱会、联欢晚会,更加比不上体育赛事了。对于 我们年轻人来说,总是可以随口说出一连串的最近当红的流行歌 手或者热火的电影电视剧里刚刚头一次露脸的小明星的名字,及 …些当红的热卖书籍的小作家的名字和一些球星的衣服上胸前的 数字,可是却很少知道有哪几位有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和他们的 经典之作,而那些也许已经创作了许多广受欢迎的剧本的优秀编 剧们更是对他们一无所知。唯一有所认识的也只有那么几位被翻 拍过人物传记电影的大腕。 戏剧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不该如此凄凉的淡出人们的视 线,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往往会被视为是一个国家的延续和发展,保护 一个国家的文化命脉,就相当于在保护这个国家的命脉。文化作为一 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已经被各个国家在人类千百年的漫长历史巾 得到了证实。在当代,戏剧依旧作为一门融合了音乐、美术、文学、 表演、服装、等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高级艺术形式,但是面对着一 系列新兴的艺术形式,戏剧显然正在不断的被人们淡忘。 关于当代戏剧在艺术角逐中逐渐被遗忘的原因, 《论当代戏剧 文学边缘化的成因》一文中,已提出了三个论点:一 、戏剧文学的 新模式化现象。当代的戏剧创作的目的主要都是为了完成政治宣传 任务,内容单一,强调国家政策、方针、路线的宣传,不注重对人 文精神的表现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二、快餐式、多元化的文化 背景。与戏剧的繁荣时代不同的是,我们身处一个曰新月异的信息 快捷的高科技时代,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快餐式的格局。当下是快 餐式的、多元化的文化背景,都市繁忙的人们将文化产品当成是消 遣娱乐之物,不重视文化的深层意蕴,也懒得去讨论其精神内涵。 j、一流演员:二流导演三流剧本。有许多卖座的戏剧都是:一流演 员二流导演三流剧本,或者说是:…流舞美二流演导三流剧本。我 认为,具体也可以从以下几个论点中体现出来。 一、作品中少有对人生人性的思考 ̄ottLN 回顾从前,那些剧作家们的作品都包含着对人性人生的思 考。如曹禺。曹禺具有执着的艺术探索精神。以思想内容而言, 从《雷雨》(以及后来的《北京人》)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黑暗 与腐败, 《日出》披露都市金钱化社会的丑恶,到《原野》在苍 莽莽的原野上去探索社会原始的力量, 《蜕变》在抗战的洪流中 去体验时代脉搏的跳动,等等,都激荡着作者那颗人情、焦虑、 真挚的心灵。他们屈服于政治权威,同时又被眼前的利益所引 诱。他们创作时,大多顺从当今的_丰流意识形态,虽然说艺术来 源于生活,但是现代的戏剧作家,大多只是复制了牛活,将它搬 到舞台上一模一样的重新表现一遍,而并没有加入对人性和埘牛 活的思索与创新,今天政府说要反腐倡廉,舞台上就表演反腐倡 廉,明天发现地沟油,舞台一k就表现地沟油,诸如此类,不乏会 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创新就是打破已有的艺术规范和否定传 统的艺术经典”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创新应当是建l上在前人的思 想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思考。 二、大众文化更加能够满足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的精神需 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戏剧一直在艺坛 一枝独秀。当时各种群 己64 鲜少还有观众愿意买一张票静静的坐在台下看一出真实的戏剧。 更多的人选择的是去KTVO ̄歌,去电影院观看拥有华丽的特效技 术的国外大片,或者去高档的酒店桑拿享受。当今时代的人们心 本就不平静,也无法以宁静的心态去享受需要耐心品味的戏剧艺 术。马克思曾经说过: “只有具有艺术修养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欣 赏艺术。”戏剧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艺术,热爱戏剧与懂得欣赏戏 剧艺术的人本身一定是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品格的,在当代如此一‘ 个浮躁纷扰的环境下,还能够去品味戏剧中的艺术情操的人,一 定是本身就富有很高涵养学识的人。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不愿意 也懒得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以他们选择接受那些不用费力 去思考去感悟的,能满足他们娱乐放松的需求的大众文化。其 实,当代戏剧必然会走上一个市场化的道路,既然是必然的,那 么就应当可以寻求与商业文化共同谋发展,当代戏剧既要遵循其 本身的艺术规律,同时也必须遵守当代的市场规则,如此才能为 当代戏剧的生存开拓一条全新的道路。 三、缺少真正适合当代观众观赏的属于戏剧的独一无二的场 所 任何形式的表演或者展现都需要一个只属卜它的空间载体。 就如同,用来教育下一代的场所是学校,用于美术作品展览的是 画廊,专供光中体验视觉听觉之震撼的电影院等等。戏剧中的不 同类型同样需要不同的演艺场所。戏剧中又很多丰富的各种形式 的话剧和戏曲,那么戏剧跟戏曲就该拥有各自不同的观演场所。 戏剧需要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观演方式,也许当代的观众已经无法 静心去适应从前的观演模式,他们需要的足与当代的生活娱乐方 式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的,完全耳目一新的观演方式。并不足说 要完全摒弃从前传统的一切,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式的否定 中带有肯定,将其发展成一种全新的观演模式。我们应该认真的 研究和思考当代戏剧与当下各种新型模式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 真正的既符合当代戏剧的审美特征,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的一种新的纽带,将它如同鲜活的血液般注入到戏剧的空问。 四、结论 其实,对 F当代戏剧的发展,也可以看成足一种民族文化的 延续,这也是一种人民文化素颜需要整体提高的一一个体现。文化 素养的提高需要人们坚持的不断的捍卫传统的民族文化,尊重和 接纳那些快要被大众文化掩盖的微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 久”,中国当代戏剧应该对自己做出全面的调整,对其自身的文 化和自我做出一个全新的定位,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与当今时代 生活相融合。戏剧艺术是古人的文化遗产,本身就包含了多种其 他艺术形式,通过积极的调整和改变,当代戏剧一定也可以与时 卜的其他类型的大众文化形式一较高r卜,依旧可以 花齐放, 家争鸣。 参考文献: …胡星亮.《讲现'3代戏剧》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9:178 f21沈婉容.《论当代戏剧文学边缘化的成因》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01). 【31邹平.《当代戏剧发展的三大障碍》文化时空,2003(09) f41黄世智.《论当代戏剧文学衰微的主要表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