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HigherEducation教海探新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撒文清,任
娟,林雁冰,郁
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咸阳712100)
要: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形成研究生宽广扎实的专业背景,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具有现
教师投入不足和其他影响教学效果等问题,实意义。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存在系统性、探讨了解决途径与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摘
教学关键词:研究生;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2-0113-03
ty.Aimingattheproblemsexistingincurriculumdesign,insufficientteacherinputandotherinfluencingteachingeffectsinthecourseteaching,thesolutionsandmeasuresandtheeffectsobtainedarediscussed.
Keywords:postgraduate;curriculum;teaching
formingabroadandsolidprofessionalbackgroundforgraduatestudents,improvingresearchandinnovationabilityandtrainingquali原
Abstract:Theteachingofpostgraduatecourseisanimportantpartofpostgraduateeducation.Ithaspracticalsignificancefor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创新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从2002年以后,根据国内外形势和
为了增强研究生教育需求,国家逐步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
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2009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从2010年开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我国招收硕士研究生达到53.9万人,其中学术学位32.2万人,专业学位21.7万人;招收博士研究生达到6.9万人,其中学术学位6.7万人,专业学位0.2万人。2014年我国招收硕士研究生达
招到56.0万人,其中学术学位32.3万人,专业学位23.7万人;
收博士研究生达到7.1万人,其中学术学位6.9万人,专业学位0.2万人。从招生规模上我国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面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需要通过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1]。
本文拟以生命科学学院多年来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实践与体会,就研究生课程教学方面分析存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若干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一尧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2]。研究生课程按照课程的性质来划分,一般分为基础课、
政治、数学等。专业基础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础课指外语、
“厚”课是指按学科、专业设置的课程,要求“、实”。专业课是导
师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向为开展科研工作而开设的选修课或为拓宽知识面而为研究生设立的跨专业公选课,此类课程要求
前沿性、“精”“、深”“、宽”。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突出经典性、
跨学科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构建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才能深化和提升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内涵[3]。
生命科学学院除承担本学院研究生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之外,更大的任务承担着面向全校涉及其他农林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和提升研究生适应科学研究所需求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大农学门类的基础性科学研究项目培养生力军。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过程,促进研究生形成完善坚实、宽广的知识结构,提升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对保证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并能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显著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对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研方法的训练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影响。有些导师发现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后发现了一些不适应从事科学研究的问题:面对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科学问题,无法提出一个创造性的思路和完全的技术路线;缺乏本学科必要的系统知识,依靠本科期间所掌握的零散理论和有限的
博士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实验技能,难以胜任研究生科研任务;
动向的了解不全面,缺乏独创性的见解,研究思路都摆脱不了前人的局限。因此课程教学就承担着弥补与提高研究生学术
(1968-)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任娟(1984-)作者简介:撒文清,男,汉族,陕西杨凌人,硕士,实验师,研究生秘书,,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研究生教育管理;林雁冰(1976-)副院长,研究方向:微生物生态与多硕士,研究生干事,研究方向:,女,汉族,吉林白山人,博士,博士生导师,样性研究。*通讯作者:郁飞(1975-),男,汉族,江苏太仓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植物分子遗传学。-113-
教海探新高教学刊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2018年22期水平和实验技能两大任务,以满足其从事科学研究的需要。
二尧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课程在设置方面缺乏系统性
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最初几年,由于软硬件条件所限,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时未能深入研讨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其作为参考,全面把握研究生对必备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需求,有效整合课
程教学资源。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存在较大随意性、
局限性。多数在一个二级学科以下还划分了好几个方向,在二级学科内设置课程时过分重视专业课,强调知识结构的专门化,忽视了课程的基础性和宽广性,缺少基础学科的支撑和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导致研究生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简单依据以前所能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进行拓展、组合。由此导致了课程在设置方面缺乏系统性,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渐进性和有效衔接,个别甚至存在因人设课或者因课设人的情况。
(二)部分教师未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由于许多高校在教师职称晋升和考评中将教学活动只
是作为一个基本条件,更注重的是科研成果、
项目经费、发表论文等情况。纯粹从事教学工作一方面不能拿得到持久、
足额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也很难鉴定成果,无法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由此导致部分教师在满足基本教学任务要求后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申报科研项目、完成科研任务、撰写学术论文方面。研究生课程教学难以对他们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三)课程在内容方面层级不明显,内容缺乏前沿性
研究生课程教学在此方面还存在着本科生、
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重复、缺乏明显层级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生
课程没有体现专、深、精和前沿性;
三个层次之间没有拉开层次;硕士研究生课程本科化表现尤为严重。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在信息化飞速发展和国际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人才培养滞后性的矛盾日趋显现。与国外一流研究生教育水平相比,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多年没有更新,课程体系前沿性不足。
(四)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落后不少高等院校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培养人这一核心目标,在基本建设投入方面注重楼宇建设,忽略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验教学条件的建设,在课程实施条件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未能为教师提供吸纳先进教学理念和更新教学内容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传授为主,重视演绎法,忽视归纳法,继承性有余,开拓性不足;以讲授为主,讨论、实验等方法处于辅助地位或者本身就缺乏实验的条件和投入,多认同性,缺乏创造性;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效果欠佳。
(五)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严重滞后于本科生
多年以来国家对于本科生课程教材建设工作倾注的很
大的关注,设立了从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
部委规划教材等多个层次的教材建设计划,而在研究生课程教材建
设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举措,国内基本上可以说是空白。
其原因就是对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研究生的来源
-114-
参差不齐,教学中应该主要依靠招生院校自己编写或者选定教材,无法制定统一的课程教材。
(六)不同类型研究生课程针对性不强,内容趋同
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不少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体现不出差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缺乏以经典案例为主要内容和以提高研究生未来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
三尧解决措施探索与效果(一)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入手,逐步凝练学科方向,精简课程
学校从合校以后经历了2004版、2008版和2014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以现在的认识来看这三次修订是遵
循着逐步凝练学科方向、理清思路、提高认识的过程。2004版
和2008版培养方案都是二级学科进行修订,每个二级学科下
均设置有3耀4研究个方向。
而2014版培养方案则是按照学院以一级学科为单元进行修订,打破了原来二级学科的约束,生命学院将原来涵盖的6个二级学科大约20个方向,凝练为4个72研究方向。生命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到门60%2014课程版3400学时,到2008版的61门课程数量2678从2004学时版,的直置了的课程的约1/6的课都设计44门时作了课程为实师验1624生和共实学同习讨的时论环节。在课程。生,命绝大教学计划中,约学院多数研究生课程都培设养方案修订经历的3次变化即可作为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的缩影。
(二)以人员分类管理为契机,提高任课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学校从2013年开始着手编制人员分类管理实施方案,几经全校上下不同层面的深入讨论,2014年下半年开始执行。该方案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三个类型,通过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定位,选择不同侧重类型,有利于吸引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教师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去。依据专业知识结
构递进关系,确定了课程学习的先后次序。
课程实现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再到博士生的9个层级课程分级制教学。
(三)设立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吸引并激发任课教师从事课程教学改革的兴趣
学校从2009年开始分四批通过设立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累计投入经费300万元,重点资助了100门研究生课程建设,其中生命学院共有13门课程获得项目资助。项目要求按照课程由负责人在全校范围内组建规模适宜的教学团队。课程内容注重与国际一流学科接轨,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
的前沿及最新科技成果,整合优秀科研成果和教改成果。
选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国家级优秀教材。
要求任课教师将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体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营造研究生培养的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根据教学需要将教
案、实验指导、习题库、案例库、参考文献及媒体资源等,为研
究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校共享。陶士珩
渊下转117页冤
2018年22期高教学刊
JournalofHigherEducation教海探新学生为本,以问题为导向,融知识传授、实
能力培养于一体,理论教学与实成绩分布/分 90-100 80-89 70-79 60-69 60分以下 平均分 验教学、
验实践教学统筹协调,教学相长,可促进
PBL组/人 15 52 30 5 0 87.8
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改革,对提升地方本
对照组/人 2 24 42 22 12 71.5
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起重要作
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技能两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法。项,在总评成绩中各占50%。笔试试卷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无机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参考文献:
董彬,等.PBL教学法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李文军,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考试包含实验方案的设计及[1]孙长艳,
2012,31(5):135-137.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实施,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郑可利,等.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师无机化学实肖旺钏,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结束后,把PBL教学组与传[2]赖文忠,
2009,15(4):53-统教学组(对照组)的综合成绩进行比较,学生考试综合成验微型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大学学报,
55.
绩见表2。
[3]王睿.基于孕月蕴模式下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实验技
由表2可知,PBL教学法应用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
术与管理,2016,33(7):220-223.
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说明把PBL
陶毅明,等.PBL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生物化[4]高进涛,金荣仲,
教学法应用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学课程教学中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6):174-175.
趣、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挥学生学[5]刘雨清,王凯,等.基于思维导图的有机化学PBL教学探罗玄梅,习的主体作用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索与实践———以苯丙酮尿症案例为例[J].化工时刊,2017,31(10):
三尧结束语47-49.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既可激发学[6]李照,杨兴斌.PBL教学方法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董扬扬,生学习无机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5):244-246.
张国锋.PBL教学模式在中药成分分析实验教学孙立晨,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7]李敏,
2014,5(3):45-46.神,同时也可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PBL教学法以中的应用[J].化工中药与临床,
表2PBL教学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
课品牌课程”建设名单,在全国150门入选课程中农学门类仅
有两门课程,我校《生物化学》课程成功入选,该门课程就是从
教授主讲的《生物信息学》成为网络教学平台中下载使用点击植物科学专业全英文授课留学生课程中遴选出来的。率最高的研究生课程。(六)改革研究生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培养研究生主动获
(四)与国内其他院校联合开展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探取知识的能力索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改革教学思想观念、
为了填补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的空白,在中国科学技术教学手段,案例式、研讨形成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的讲座式、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了式、实验(实践)教学等多种途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化”科研实践能力、教学模式,以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西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国内十所高等院校的三十余名长综合素质,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根据研究生课程类型和授课期奋战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一线、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专方式,建设多阶段、多形式组合的研究生学习效果考核评价方家共聚西安,研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生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式。通过课题提问、课题测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
等6本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教考评方式,工作。确定将《高级生物化学》全面真实反映研究生学习效果和差异,有利于调动
材作为第一期拟编写出版教材。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研究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面向留学生教育需求,开展全英文课程建设试点随着学校国际化战略实施和留学生教育的发展,2009年参考文献:6月学校启动了植物科学专业全英文授课留学生课程建设工[1]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
2010(7):59.作,完成组建了该专业第一期建设的10门全英文留学生课程研究生教育,
李向军.试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J].西南科教学团队。在对引进的约12本国外原版教材吸收消化的基础[2]乔琳,
2008(3):69.上,编写了教学大纲、编撰教学课件,2010年对其中有教学需技大学高教研究,
赵玮芳.研究生课程“研究性”弱化归因及其改进理念和策求的6门课程完成了课程任务。这些课程在建设之初定位时[3]于忠海,
2011(4):34.
就是既满足英语水平较高的研究生又针对留学生教育拉通设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年度来华留学英语授计的。2013年7月教育部公布的渊上接员员源页冤
-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