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语文试题(A卷) 新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菜畦(wā) 澎湃(pài) 嫉(jì)妒 回环曲(qǔ)折 ....B、蓦(mù)然 彷(páng)徨 磐(pán)石 叱咤(chà)风云 ....C、机杼(zhù) 羸(léi)弱 炽痛(chì) 寒风砭(biān)骨 ....D、金柝(tuò) 抽搐(chù) 恍(huáng)惚 满目疮(cāng)痍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锲而不舍 养精蓄锐 来势汹汹 肆无忌惮 B、当之无愧 慷慨淋漓 锋芒毕露 相得益张 C、荒草凄凄 小心翼翼 珊珊来迟 毛骨悚然 D、孜孜不倦 人迹罕至 迫不急待 嘎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犹豫) ..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用) .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
D、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
4、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伤仲永》选取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临川先生文集》。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国作家都德所写,主要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了莫泊桑、屠格涅夫、福楼拜和左拉的性格特点。 C、《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D、《社戏》选自鲁迅的《呐喊》,描写“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生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5、(1)河、渭不足,____________。未至,___________。弃其仗,_____________。
(2)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____________。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4)一切都是瞬息, ;而那过去了的, 。 (5)地不满东南, 。 (6)马上相逢无纸笔, 。 (7)正是江南好风景, 。 (8)有约不来过夜半, 。 (9)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狼》,完成下列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本文的作者是 , (朝代)人,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3分) 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1)其一犬坐于前( ) (2)一狼洞其中(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4)乃悟前狼假寐( ) ..8、翻译句子。(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屠户的机智体现在何处?(4分)
四、现代文阅读(22分) (一)猫(12分)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2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0、根据“芙蓉鸟事件”的始末,给每个情节拟个小标题。(3分)
11、仔细阅读选文,说说“我”凭什么认为一定是这只猫咬死了一只芙蓉鸟?其间夹杂着我对这只猫怎样的感情(结合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12、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2分) 13、结尾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二)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10分) 吴程程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3
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14、试简要概括本文第⑤~⑧段的主要内容。(3分)
15、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能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从如下几种关门情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一种人?(3分)
(1)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离开时“砰”地一声关上,发出巨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反映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情?(4分)
五、作文(40分)
17、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心怀感激。 请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500字
4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一期末语文试题A卷答案
6、蒲松龄,清,《聊斋志异》
7、(1)像狗似的(2)打洞(3)他的,屠夫(4)睡觉 8、(1)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还是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9、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屠户的机智体现在何处?(4分)
有恐惧到与狼斗争并积极出击杀死了狼。找柴草堆作掩护放下担子,拿起刀,为自己争取了主动。一跃而起,攻其不备杀死一只狼。乘胜追击,又杀死了另一只狼。 10、买鸟 凝望 怀疑 蒙冤 受罚 真像
11、 因为它经常凝望鸟笼。对这只猫不喜欢的感情。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