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摄影基础》课程标准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数字影像技术专业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摄影基础》课程是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商业摄影方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其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数码设备的各项功能使用、光圈、快门、曝光、ISO、WB、构图等摄影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商业摄影行业相应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零的基础上,能运用数码相机的光圈、快门、曝光、景深、ISO、WB、焦距以及构图、用光、布光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完成摄影助理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熟悉商业摄影的总体工作流程,具备影楼或工作室摄影助理相关业务的职业能力,达到国家初级摄影师职业资格的鉴定要求。同时,在完成项目任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敬业爱岗精神,学会沟通与合作,树立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和生态等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能力

 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 1.教学目标

通过摄影基础知识讲解和拍摄练习,学生能掌握数码摄影的各项基础知识及运用,让学生能顺利进入人像摄影基础阶段的教学

2.教学要求

1、能熟练掌握数码影像设备各项功能的合理使用,数码影像设备常见问题处理。 2、掌握数码摄影的光圈、快门、曝光、景深、ISO、WB、焦距、构图等基础知识, 3.教学内容

(1)数码摄影设备的功能和使用

①机身(品牌介绍、数码单反)介绍 ②镜头(变焦环、对焦环、焦距)

③熟悉功能键(开关、主功能盘、副功能盘、菜单) (2)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①曝光三角(光圈、快门、ISO)的学习及运用 ②WB的学习和运用 ③摄影基础构图 (3)人像用光

①光的属性(光质、光强、光向、光比、光的类型) ②单灯布光(鳄鱼光、蝴蝶光、三角光、阴阳光) ③多灯布光法 (二) 1.教学目标

通过模拟工作室套系拍摄练习,掌握各种摄影用光技巧,培养学生在商业摄影工作中的交际与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进入摄影实训阶段打好基础。

2.教学要求

(1)、能熟练掌握室内室外用光知识并能合理使用,影棚设备常见问题处理。 (2)、掌握商业摄影的影棚灯、外拍灯、布光、等基础知识,并能合理利用。 (3)、掌握主题摄影的创作步骤和方法技巧、表现手法。 3.教学内容 (1)人像摄影室内用光

①光的属性(光质、光强、光向、光比、光的类型) ②单灯布光(鳄鱼光、蝴蝶光、三角光、阴阳光) ③多灯布光法(双灯布光法、三灯布光法) ④室内用光创作 (2)人像摄影外景用光

①外景测光方法

②外拍灯、反光板的运用 ③外景用光创作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遵照以下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① 按照《国家初级摄影师》相关职业标准进行教学;

② 充分体现项目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

过现场指导、参观调研、技能训练、教学实践、岗位实习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学习一体化的活动,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让学生以团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③ 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以实践性、实用性为主,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④ 教学体现先进性,立足于贵州地区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将商业摄影方面的新技术、新风

格、新设备及时纳入教学,使教学更贴近本行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⑤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指导性。 2.教学方法

①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明确学习的目标,检查学习的达成;

②理实一体教学法。将规范、流程的学习和练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③任务和评价的分层。尊重学生的差异并在学习和评价过程中得以合理地量化,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④多媒体教学法。拓展课堂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3.教学项目设计及课时计划

本课程总学时为160学时,一学期每周4学时,二学期每周6课时。其中教学时间140学时,考核2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类型 序号 1 2 3 4 教学项目(内容) 数码摄影设备的功能和使用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人像用光基础 人像摄影命题创作 人像摄影室内用光 人像摄影外景用光 人像摄影用光室内主题创作 人像摄影用光外景主题创作 考核 合计 课时 10 20 14 10 30 30 10 10 26 160 摄影基础 商业人像摄影基础 10 5 6 7 8 9 4.组织实施

①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以现场教学和技能训练为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实践让学生具备本课程相关业务的相应职业能力;

②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将理论基础知识融贯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理论与实践学习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倡导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职业素质。

③以马杰的“行为目标模式”过程为基础,设置了5个环节,即: 第一步,教师设置情境,任务驱动; 第二步,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传授; 第三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第四步,评价;

第五步,通过作业,进行拓展和提升。 5.参考教材

教材采用国家教育部制定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 6.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①充分利用实训室和创业基地,实现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创业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②开发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训指导手册;

③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行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其综合职业素质。

五、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效。科学的评价体系还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以帮助学生学习和进一步提高。

2.评价原则

①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主要根据实践操作结果来评价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可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等评价方式;

②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在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前提下,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技能竞赛、考试等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出版社 主编 ③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④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为辅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心智。 3.评价方式 考核项目 课堂听讲 实验操作 布置作业 期末考试 4.评价标准

考核内容 考勤 实训 作品完成情况 所学知识基本概念及应用 所占比例 10% 30% 40% 20% 一、考场要求:(教室、机房、画室、实训室等) 实训室或室外 二、考试设备及素材要求:(所需软件、是否需屏幕演示、考试时有无素材等) 设备:数码单反相机、反光板、电脑 素材:由学生根据考试要求自行准备,或与指导老师沟通进行具体操作 三、监考老师要求:(对监考教师有无特殊要求) 无 四、考试用时:(一个人或一个班用时多少) 20课时(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规定主题创作200张以上,精选20张拍摄任务) 五、其它考试说明: 无 六、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表格多少可删除或增加) 考核内容 设备的使用(能正确使用数字相机,合理使用三脚架、云台;能正确设置数字相机的拍摄模式、快门、光圈、ISO、WB进行拍摄) 构图(整体均衡、主体突出、色彩和谐) 光线造型(主次分清、细节合理、过度自然、无多余投影、无交叉投影)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评分标准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分值 10 10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扣完为止 20 主题外景写真练习(调整图1.构图适当 片影调正常、选择方法合2.方法合理 40 理、拼接处衔接自然、有一3.衔接自然 定的艺术创新( 4.一定的艺术创新 1、 裁剪合理 让图片更具魅力的方法(以后期结合) 2、 后期调色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