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检测题(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检测题(答案解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检测题(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2.周日早晨,张昊到离家800米的体育馆练习羽毛球,走路用了10分钟,然后用20分钟时间练习羽毛球,练完球后跑步回家,用了5分钟。下图中,正确描述张昊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关系的是( )

A. B.

C. D.

3.十二生肖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小刚今年9岁,属狗,他姐姐今年13岁,应该属( )。

A. 马 B. 兔 C. 虎 D. 羊 4.按1,

中的规律接下来应填( )

D.

A. B. C.

5.服装厂制作一批新款女式短裙,下图是制作短裙的数量和所用布料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用660米布料可以制作( )条这样的短裙。

A. 500 B. 400 C. 550 D. 600 6.照这样排下去,第六个图形里会有( )个小三角形。

……

A. 25 B. 30 C. 36 D. 47 7.星期六小明和家人从家中出发,乘车0.5小时后,来到离家10千米远的植物园,游览1小时后,走出植物园,休息1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家中。下面的折线统计图中,( )描述了这一活动的过程。

A.

B.

C.

8.按规律1,8,27, , 125,括号中的数应为( )

A. 30 B. 64 C. 80 D. 100 9.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第几幅图大致表示汽车油箱中剩余油量的变化( )

A. B.

C. D.

10.在下图中,矩形方框内有( )个三角形.

A. 12 B. 13 C. 16 D. 15 11.按规律1,8,27,( ),125,括号中的数应为

A. 30 B. 80 C. 64 D. 100 1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图像,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下边是一个人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骑车人9时离开家,15时回家,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这个人离家最远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 ②返回时这个人骑车的速度是每时________千米。

14.如图,在线段AB上,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画2个不同点,可得6条线段;画3个不同点,可得10条线段;照此规律,画4个不同点,可得________条线段,画10个不同点,可得________条线段。

15.找规律,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

________

16.观察下面的点阵图规律,第9个点阵图中有________个点。

17.如图描述的是妈妈出门后不久,爸爸发现妈妈忘记带购物卡,马上骑车去追她把购物卡交给她后立即按原路回家。妈妈接过购物卡后又走了5分钟到达超市(点B),这时,爸爸也刚好到家。已知爸爸骑车的速度是妈妈步行速度的5倍,妈妈从家到超市共用________分钟。

18.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乐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

按照上面的规律,摆5条“金鱼”需用火柴棒________根,摆n条“金鱼”需用火柴棒________根。

19.找规律: 、 、 、 、 、________. 20.找规律,填一填.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有两根蜡烛,一根比较细,长30厘米,可以点3小时,一根比较粗,长20厘米,可以点4小时;同时点燃这两根蜡烛,几小时后两根蜡烛一样长?

①请你仔细观察图1中蜡烛燃烧的图示,然后把蜡烛燃烧的情况表示在图2的方格图中.

②请将图1图2 两个图画在同一幅图(图3)中,请写出点燃几小时后两根蜡烛一样高?此时的高度是多少?

22.第4和第5幅图的个数是多少?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23.如图,8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要坐46人,需要多少张桌子拼在一起?

24.下列图案由边长相等的黑、白两色小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接而成。

照这样画下去,第10个图形中分别有多少个黑色小正方形和白色小正方形?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25.黄岩岛是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个小岛,渔产丰富。一天,某渔船离开港口前往这个海域捕鱼。捕捞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外国舰艇进入我国水域向黄岩岛驶来,渔船向渔政部门报告,并立即返航,渔政船接到报告后,立即从此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渔政船及渔船与港口的距离s和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渔船与渔政船沿同一航线航行)

(1)求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 (2)求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

(3)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求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

26.找出不符合排列规律的图形,在下面画“F”,并在后面括号内换上正确的。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解答】 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图像表示变化关系,水费的增加随用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比6吨内明显上升,所以折线也明显上升,据此判断。

2.C

解析: C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选项C与题干所述符合。A:练习羽毛球20分钟,图中只有10分钟,错误;B与D:并没有表示出练习羽毛球的停留时间。 故答案为:C

【分析】0-10分钟表示的是从家走了10分钟到达羽毛球馆,10-30分钟的直线(路程不变)表示的是在羽毛球馆停留的时间,30-35分钟表示的是5分钟从羽毛球馆到家。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3.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13-9=4(岁),属狗向前推算4个属相是马.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计算出姐姐比小刚大的岁数,然后从小刚的属相向前推算大的岁数即可推算出姐姐的属相.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观察可知,分子都是1,分母:1×3=3,3×3=9,9×3=27,27×3=81,所以接下来的数是: .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可得,这组数据中,分子都为1,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数的分母乘以3,据此分析解答.

5.C

解析: C

【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用660米布料可以制作550条这样的短裙。 故答案为:C

【分析】纵轴表示布料米数,660米在600和720中间,它所对应的横轴的套数是500和600的中间550套。

6.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第六个图形里小三角形的个数:6×6=36(个) 故答案为:C

【分析】第一个图形:1×1=1(个),第二个图形:2×2=4(个)……,规律:小三角形的个数=图形个数×图形个数,根据这个规律计算小三角形的个数即可.

7.A

解析: A

【解析】【解答】下面的统计图中,A图描述了这一活动过程。 故答案为:A.

【分析】观察图可知,小明和家人从家中(起点0)出发,0.5小时到达离家10千米的植物园,在植物园内外分别游览1小时和休息1小时,此时,时间经过2.5小时,路程仍然是在10千米的地方,然后乘车从10千米的地方经过0.5小时回到家中。此时,时间经过了3个小时。由此得出,图A是正确的描述。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4×4×4=64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个数字是3个1相乘,第二个数字是3个2相乘,第三个数字是3个3相乘,第四个数字是3个4相乘,这样计算出第四个数字即可.

9.B

解析: B

【解析】【解答】A、图形显示油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剩余油量逐渐下降,符合题意; C、油量不断上升,不符合题意; D、油量不断上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油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油量是不断下降的,由此根据图形判断出符合题意的图即可.

10.C

解析: C

【解析】【解答】4×4=16(个) 故答案为:16

【分析】三角形的个数=图形个数×图形个数,那么第四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就是4×4.

11.C

解析: C

【解析】【解答】4×4×4=64 故答案为:64

【分析】第一个数是1×1×1,第二个数是2×2×2,第三个数是3×3×3,那么第四个数就是3个4相乘的积.

12.C

解析: C

【解析】【解析】因为小明上学时的速度是匀速的,所以开始是以直线的形状行驶的,当车子坏掉修车时,小明则是停止的状态,所以中间的时间段则用平的线段表示,修好车后又以匀速行驶,所以后来的速度也要用直线表示.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及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

13.20;10【解析】【解答】①最多的距离是20千米所以这个人离家最远的距离是20千米;②20÷2=10(千米);返回时这个人骑车的速度是每时10千米【分析】①从图上可以看出最高的线段对应的是20千米这

解析: 20;10

【解析】【解答】①最多的距离是20千米, 所以这个人离家最远的距离是20千米; ②20÷2=10(千米);

返回时这个人骑车的速度是每时10千米。

【分析】①从图上可以看出最高的线段对应的是20千米,这个就是最远的距离; ②返回时走的路程是20千米,时间是2小时,路程÷时间=速度。

14.15;66【解析】【解答】解:画4个不同点可得1+2+3+4+5=15条线段画10个不同点可得1+2+3+4+5+6+7+8+9+10+11=66条线段故答案为:15;66【分析】画1个点可得3条线

解析: 15;66

【解析】【解答】解:画4个不同点,可得1+2+3+4+5=15条线段,画10个不同点,可得1+2+3+4+5+6+7+8+9+10+11=66条线段。 故答案为:15;66。

【分析】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即1+2=3;画2个不同点,可得6条线段,即1+2+3=6;画3个不同点,可得10条线段,即1+2+3+4=10,从这些规律中可以观察到:画

n个点,可得1+2+……+n+n+1条线段。

15.29【解析】【解答】解:第四个方块中空格填2第五个方块中空格填9故答案为:2;9【分析】从这些方块中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空格×第二个空格-第四个空格=第三个空格据此填空即可

解析: 2,9

【解析】【解答】解:第四个方块中空格填2,第五个方块中空格填9。 故答案为:2;9。

【分析】从这些方块中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空格×第二个空格-第四个空格=第三个空格,据此填空即可。

16.【解析】【解答】3×9+2+1=30则第9个点阵图中有30个点故答案为:30【分析】可斜着对点阵图进行观察图(1)斜着第一排有3个第二排(倒数第二排)有个黑点第三排(最后一排)有1个黑点;图(2)斜

解析:【解析】【解答】3×9+2+1=30,则第9个点阵图中有30个点。 故答案为:30

【分析】可斜着对点阵图进行观察,图(1)斜着第一排有3个,第二排(倒数第二排)有个黑点,第三排(最后一排)有1个黑点;图(2)斜着第一、二排有3个,倒数第二排有2个黑点,最后一排有1个黑点;图(3)斜着第一、二、三排有3个,倒数第二排有2个黑点,最后一排有1个黑点;由此可知第9个点阵图斜着第一、二到第七排排有3个,倒数第二排有2个黑点,最后一排有1个黑点;由此可知规律为:3n+3(n为第几个点阵),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17.【解析】【解答】爸爸的速度:1÷5=15妈妈的速度:15÷5=1251÷125+5=25+5=30(分)故答案为:3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从家出发到P点这段路程看作单位1求出爸爸和妈妈的速度然后用

解析:【解析】【解答】爸爸的速度:1÷5= , 妈妈的速度:÷5= , 1÷+5 =25+5 =30(分) 故答案为:3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从家出发到P点这段路程看作单位“1”,求出爸爸和妈妈的速度,然后用这段路程÷妈妈的速度=这段路程中妈妈用的时间,然后加上从P点到B点用的时间,就是妈妈从家到超市共用的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18.32;6n+2【解析】【解答】解:摆5条:5×6+2=32(根);摆n条:(6n+2)根故答案为:32;6n+2【分析】第一条:1×6+2第二条:2×6+2规律:火柴棒的根数=条数×6+2根据规律计

解析: 32;6n+2

【解析】【解答】解:摆5条:5×6+2=32(根);摆n条:(6n+2)根. 故答案为:32;6n+2

【分析】第一条:1×6+2,第二条:2×6+2,规律:火柴棒的根数=条数×6+2,根据规律计算即可.

19.9970【解析】【解答】最后一个分数的分子:29×2+41=99分母:29+41=70这个分数是9970故答案为:9970【分析】根据已知分数判断规律后面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前一个分数的分母的2倍加上分

解析:

【解析】【解答】最后一个分数的分子:29×2+41=99,分母:29+41=70,这个分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已知分数判断规律,后面一个分数的分子是前一个分数的分母的2倍加上分子,分母是前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由此按照规律计算即可.

20.110;140;180【解析】【解答】15÷2=110;120÷2=140;140÷2=180故答案为:110;140;180【分析】规律:后面的数字是相邻的前一个数字除以2得到的根据这个规律用前一

解析: ;; 【解析】【解答】故答案为:;;

【分析】规律:后面的数字是相邻的前一个数字除以2得到的,根据这个规律,用前一个数字除以2即可得到相邻的后面的一个数字.

三、解答题

21. 解:(30﹣20)÷(30÷3﹣20÷4) =10÷(10﹣5) =10÷5 =2(小时)

答:2小时后两根蜡烛一样长。 ①由已知条件可得图2. ②由已知条件可得图3.

由图2可以发现,两条线交于2小时,即两小时后,两小时后两根蜡烛一样高.此时的高度是10厘米。

【解析】【分析】①观察图1可知,图1表示的是一根长30厘米的蜡烛,可以点3小时,因此图2表示另一个长20厘米,可以点4个小时的蜡烛燃烧图示,在图2中,在纵轴上找到表示20厘米的点,在横轴上找到表示4小时的点,连接两点,据此作图; ②根据题意,将图1图2两个图画在同一幅图(图3)中,可以发现:两条线交于2小时,即两小时后,两小时后两根蜡烛一样高,此时的高度是10厘米,也可以列式计算,用(细蜡烛的长度-粗蜡烛的长度)÷(细蜡烛每小时燃烧的长度-粗蜡烛每小时燃烧的长度)=点燃后两根蜡烛一样高时,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22. 解:根据图意,第一幅点子的个数是12个。第二幅图是22个点子排成的正方形,第三幅图是32个点子,因此第四幅图是42个点子排成的正方形,第五幅图是52个点子排成的正方形,如图。

第四幅图是 ,第五幅图

【解析】【分析】规律:点子数=图形个数×图形个数,按照这样的规律计算即可。 23. 解:2+8×4=34(人) (46-2)÷4=11(张)

答:8张桌子可以坐34人。要坐46人,需要11张桌子拼在一起。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边上的两个桌子都可以坐5个人,其他的桌子都坐4个人,则有:2+(桌子的张数×4)=总人数,代入题干中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 24. 解:黑色:10个 ; 白色:3+5×10=53(个);

道理:每增加一个黑色小正方形,就增加5个白色小正方形。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每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增加1黑色小正方形与5个白色小正方形,以此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25. (1)解:150÷( -8)=45(海里/时) 答: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是45海里/时。 (2)解:渔船的速度:150÷(13-8)=30(海里/时)

相遇时间:150÷(45+30)=2(小时) 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30×2=60(海里) 答: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是60海里。

(3)解:相遇前:(150-30)÷(45+30)=1.6(小时) 8+1.6=9.6(小时)

相遇后:(150+30)÷(45+30)=2.4(小时) 8+2.4=10.4(小时)

答: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10.4小时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

【解析】【分析】(1)根据图意可知,当渔船出发了8小时后,渔政船接到报告,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 ,在时到达距离150海里的黄岩岛,用路程÷渔政船行驶的时间=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据此列式解答;

(2)观察图可知,渔船返回时用了(13-8)小时,用路程÷时间=速度,据此求出渔船的速度,然后用路程÷两船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最后用渔船的速度×相遇时间=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3)根据题意可知,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8<t≤13,渔船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有两种可能:①S渔-S渔政=30,②S渔政-S渔=30,据此列式解答。 26. 解: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可知第三幅图排列错误,如图:

【解析】【分析】观察每组图形中四个小图形的排列规律,小旗的位置依次应该是右上、右下、左下、左上;因此第三幅图中的图形排列错误,画出正确的图形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