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辽 浅析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李 萃 丁丁 经经 济济 职管 业理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辽宁葫芦岛125000) 技干 术部 学学 院院 摘要: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育的深入,对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但是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理论知识与实 践相脱节,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应采取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注重计算机教 学的实践导向,建设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队伍,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因材施教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46(2013)04—0133—02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实践的现状分析 (三)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一)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这就 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 要求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要及时跟上社会需求 力的重要因素.在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 的变化,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进 学方法仍然存在着传统教学的痕迹。计算机教师教学观 入社会工作中能较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回顾当前的高职 念不及时更新.势必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 计算机教学实践能够发现,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教材更新 多元构建能力和意识.从而使当前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存 速度较慢,内容陈旧,学生所学知识在还没有走出校门的 在明显的传统填鸭式教育痕迹,这种方法虽然有助于学 时候就已经过时了,从而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 生快速的掌握知识.但在总体上不利于学生计算机素养 需求完全不相适应。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计算机教学的最大优势是有 一是源于学校的课程设置。计算机课程的一个特点是涉 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载体,但是在实际的高职计算机教学 及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等内容, 实践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发挥这种优势。还是在使用黑板 而且也更包含着庞大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而在课程设置 和教材等传统教育工具,这也不利于给学生直观地展示 中,过于关注学生知识全面性的培养,导致了很多学生学 相关知识内容,更不利于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 而不精.出现了什么都会、什么都不会的问题。二是当前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会影响到高职计算机教学的 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都在向普通高校学习, 效果。 从而失去了高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特色,相关的专业课 (二)计算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程设置落后,教学计划更新较慢。这就容易出现学校培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 养人才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 机操作技能,为把他们培养成为高级技能人才而提供基 种浪费。 本技能培训.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要突出实 (四)“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 践性.所有的教学安排和学习模式都应指向提高学生的 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成效,高素质的教师队 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计 伍。良好的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根据教育管理部门统 算机教学中,仍然过于注重计算机的理论教学.而对的计 计.目前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仍然不能 算机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一方面.从学校对计算机课程 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双师型”教师更加缺乏。虽然近 的安排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论学习课时大大超过了学 几年政府和高职院校一直在积极推进计算机教师队伍 生上机操作课的数量.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计算机相关知 建设工作,但是仍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计算机教师 识之后,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练习,这就导致了学生理论 总体数量不足,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的学历层次较 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计算机实践 低、结构不合理;一专多能、“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等。其 教学的设施设备不够完善,客观上也影响到了学生参与 中.教师专业素质不扎实表现得较为明显,比如很多学校 计算机实践的机会。同时还存在着对计算机机房管理不 的计算机教师并非专业出身,而是由相近学科教师兼 科学、设备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参与计算机 职代课.无法满足当前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对教学 实践学习的质量。 的要求。 作者简介:李萃(1985一),女,辽宁葫芦岛人,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 二 o -—— : 正 第 四 期 ! .!. 。 0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霎 (一)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和方法是保障计算机教学质 量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力和效果的重要 00 保障,改革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势在必行。首先,计 r- 算机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 0》 z 0 蚕至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注重 0 运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现场中充分调动 0m 学生参与学习、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彻底改变学 蚕薹 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其次是要重视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 果.计算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要体现出本学科的特色, 充分发挥好其在引导学生学习、展示教学内容、实现师生 互动中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用多媒体来代替传统的黑 0几1 板教学。要积极研究与多媒体教学相适应的计算机教学 量鲁模式,从根本上发挥其有效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和 耍 思维品质。最后,要积极采用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一是 蚕蚕 任务驱动方法,把课堂教学目标隐含到相应的教学任务 蚕 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新知识 的掌握,在探究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是要合理设置 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锻炼良好的思维品 质。教师要善于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同时还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T (二)注重计算机教学的实践导向 ’ T 学生读书是为了实践,学生学习到的丰富知识只有 ’ T 在实践中才能焕发生机、发挥价值。计算机教学有着较强 ’ 134 的操作性.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知识之后,如果能高效 地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这样的学习才是成功的。学校在 计算机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实践环节的设 计,安排更多的上机学时,提供更好的实践场地,课程目 标重在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要注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教授计算机相关 理论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实践这些知识.留出更 多的时间给学生上机操作,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同 时。计算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在学生上机的 过程中通过演示和指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 (三)建设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是实现计算机教学改革、完善计算机课程设置等改革的 重要基础。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人才发展计划,系统 地推进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学校要及时充 实学校的计算机教师队伍,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优秀的 专业人才来任教,提高学校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另一 方面,要加强对现有计算机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对计算 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最新计算机技术的认识,介绍 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全面提升计算机教师的整体素质, 从而满足学生计算机课堂学习的实际需求。 (四)科学设置计算机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出前瞻性、科学 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 而大胆及时地进行课程改革.全面应对社会快速发展对 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求。计算机课程设置要坚持以素质 教育为中心,以促进学生技能发展为核心,以满足社会和 职业对计算机教学的需求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 指导思想,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构建课程体系。教师必须 围绕着教学目标,为学生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再利 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任务的效果和样张进行展示。计 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特色,这就要求计算机的课程 设置及教学模式注重对实践知识的关注。这就需要高职 院校在课程设置时要做到科学安排,增加实践课程,使高 职院校的教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五)尊重学生的基础差异并因材施教 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基础差异较大.不同的成 长背景、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向, 此外.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不一致,也需要在课程设置、教 学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 程中,学校通常采用班级授课的教授方式,全班学生使用 统一的教案,教师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实施教学,基本上 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基础差异,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 实际需求。当前教学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因材 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 尊重学生的差异,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都需要从学生的 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比如思维 水平、知识水平和计算机基础等方面,需要教师有针对性 地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情况,设计不同 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而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知识 学习奠基 参考文献: [1]李凤岭.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J]硅谷,201l,(2):62. [2]黎明.创造性教学理念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7):37. (责任编辑煜日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