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操作示意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制备较纯净的HF D.红磷转变成白磷
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 B.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和水 C. 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水中,判断皂化反应是否完全 D. 用氨水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银镜
5.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由于读数不规范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下列有关实验中,会导致所配制(或所测定)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确)
A.配制500 mL 1 mol/L稀硫酸实验中,用量筒量取18 mol/L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 配制100 mL 5 mol /L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定容时仰视读数
C. 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的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D.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 6.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硝酸银溶液可以区分二氧化氮和溴蒸气 B. 酒精灯碰倒洒出酒精着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C. 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D. 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加入硝酸溶液,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来进行检验 7.下列实验或实验现象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浓硝酸、新制氯水分别滴在pH试纸上,试纸均出现先变红后褪色现象 B.乙醇的消去反应、皂化反应、淀粉的水解反应均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 C.氢氧化钡、硝酸钡、氯化钡三种溶液中分别通入SO2,均会产生白色沉淀 D.点燃条件下,镁条、铁丝、氢气均可在O2或Cl2中燃烧 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操作 取4 g NaOH加入96 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cm3) 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 目的 配制4%NaOH溶液 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果偏低 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CH3COONa水解 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制乙酸乙酯时,迅速将乙醇注入浓硫酸中 B.手上沾有少量苯酚,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再通入氢气
--精品
精品---
9.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NH4)2SO4、KCl、Al2(SO4)3和Fe2(SO4)3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氨水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2.下列实验中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实验操作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热后,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褪色 实验结论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碘离子 D 产生砖红色沉淀 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 13.下列实验方案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沸水并加热煮沸 B.除去SO2气体中混有的CO2:将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C.区别苯和乙苯: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D.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加硫酸铜晶体观察现象 14.下列实验肯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可以鉴别下列六瓶溶液:FeSO4,NaOH,H2SO4,BaCl2,H2O2,AlCl3 ②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下列五瓶无色溶液:NaI,NaOH,Na2CO3,H2S,AgNO3 A.只有①能达到目的 B.只有②能达到目的 C.①②都达不到目的 1.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氯化钠晶体 B.用湿润pH试纸测定某H2SO4溶液的pH C.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 D.用瓷坩埚灼烧碳酸钠晶体
D.①②都能达到目的
-
B.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4;依次加入的物质是H2O、Ba(OH)2、Na2CO3、HCl C.检验Fe(NO3)2试样是否变质:取少量试样加水溶解,用稀H2SO4酸化,滴加KSCN溶液
--精品
精品---
D.乙醛的氧化: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 mL,加热至沸腾
7.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由b口进气可收集CO2、NO等气体 8.下列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0.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时,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在加热的同时不断搅拌,直到得到红褐色溶液 B.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将沉淀置于滤纸上(已放置在漏斗中),边用玻璃棒搅拌边加蒸馏水冲洗 C.实验室配制950 mL 0.2 mol/L的CuSO4溶液时,需称取胆矾的质量为50 g 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要用待测溶液进行润洗 1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24,要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再加硝酸钡溶液
B. 用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装待测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C. 配制溶液的操作中,转移溶液后,玻璃棒、烧杯未洗涤使得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采取的措施是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1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应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蒸馏操作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C.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苯甲酸时应趁热过滤 D.NaOH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9.玻璃棒在实验中一般有如下三种用途:搅拌、引流和蘸取溶液,下列实验中用于搅拌的是( )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②粗盐提纯 ③银镜反应检验醛基 ④从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⑤测定溶
--精品
精品---
液的pH ⑥浓盐酸与浓氨水相遇发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⑥
14.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
D.全部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后面装置。片刻后可观察到F中铜片慢慢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取气体时只使用一种药品,它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 a.NH4HCO3固体 b.NH4Cl固体 c.NaHCO3固体 d.浓氨水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A装置中均适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a.烧瓶 b.试管 c.烧杯 d.锥形瓶
e.酒精灯
(2)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中,请在右图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 (3)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仍保持红热,原因是_________。 (4)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 a.Na2CO3
b.NaCl c.CuSO4
d.H2SO4
15.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________(填序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________(填序号) a.KMnO4 b.(NH4)2S c.H2O2 d.KSCN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________、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精品
精品---
(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先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________装置回收(填序号)。
4.对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答案:1B 3C 5C 6C 7D 10B 8C 9A 12C 13C 14D 1C 16C 7A 8C 10C 11D 12C 9A 14(1)a或d be(2)安全瓶图(3)氨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放热反应(4)d 15(1)c d(2)冷却结晶 引流 (3)氨水 4A
--精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