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2011年石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0-2011年石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0-2011年石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0 年,在国际行情变化及国内供需形势发展的共同影响下,中国石油产 品市场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升势明显提高;二是资源供 给加快增长,市场供求由大体平衡转向趋紧;三是原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 提高,达到 54.5%;四是油品价格在波动中逐步攀升。

进入 2011 年,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升至 90 美元/桶附近震荡上行,估计全 年平均价格仍将比 2010 年上升两成左右;国内成品油市场在经济持续增长,需 求稳步上升和国际行情看涨等因素促进下,将呈现资源快速增长,需求稳步上升, 价格在回稳中继续上行的走势。

一、2010年国内石油产品市场运行状况

(一)生产加快增长,原油产量增幅创 25 年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快报资料,2010 年中国原油生产完成 2.03 亿吨,比 上年产量增加 1310万吨,增长 6.9%,为 1986年以来最大增幅;完成原油加工

量 4.23 亿吨,增长 13.4%。主要成品油生产完成情况:汽油 7675 万吨、柴油 1.59 亿吨、燃料油 2115万吨、煤油 1715 万吨,与上年产量相比,汽油增长 5.1%、

柴油增长 12.0%、燃料油增长 11.6%、煤油增长 15.3%,与上年增速相比,汽 油和煤油增速有所减慢,柴油增速明显提高,燃料油则由上年大幅下降 19.0% 转为上升 11.6%。(详见表 1)

表 1:2010 年石油产品生产完成情况 单位:万吨

品种

一季度

上半年

前三季度 15030 5.8

31074 13.9 5666 5.3 1301 20.4 11631 12.4 629.9 13.8 1614 13.4 20842 10.9

全年 20301 6.9 42287 13.4 7675 5.1 1715 15.3 15887 12.0 856.9 13.0 2115 11.6 28250 10.2

生产量 同比±% 生产量 同比±% 生产量 同比±% 生产量 同比±%

原油 4819 4.6 9848 5.3

原油加工量 10030 21.6 20586 17.9 汽油 1828 7.7 3759 6.0 煤油 402.9 33.5 842.2 28.1 柴油 3702 22.1 7647 17.5 润滑油 192.5 30.0 421.9 18.5 燃料油 525.1 12.1 1080.1 10.6 主要油品合计 6651 17.8 13750 14.2

注:本表依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工业生产统计快报》资料整理。

(二)原油月均进口近两千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 54.5%

作为重要的能源基础原材料,为保证国内石油需求持续增长及资源储备的

需要,2010 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多数月份进口量超过 2000 万吨大关,全年进口原油达 2.39 亿吨,比上年增加 3560 多万吨,增幅为 17.5%, 比 2009年增速又提高了 3.6 个百分点。

由于原油进口的持续加快增长,增速大幅超过国内生产,致使近十年来中国

原油对外依存度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到 2009 年,中国原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 首次突破 50%的警界线达到 52.5%,2010 年又进一步上升至 54.5%,与 2001 年 依存度 27.8%的水平相比,提高幅度达 26.7 个百分点;与 2006 年依存度 45.0% 水平相比,也提高了近 10 个百分点。(注:对外依存度 = 进口量÷表观消费量

×100%)(参见表 2)

表2: 2005-2010 年原油资源对外依存度变化情况

年份

进口量 表观消费量 净进口量 对外依存度

(万吨) (万吨) (万吨) (进口量占表观消费量%) 2010 23931 43929 23628 54.5 2009 20379 38821 19872 52.5 2008 17888 36489 17516 49.0 2007 16317 34594 15928 47.2 2006 14518 32252 13884 45.0 2005 12682 29959 11875 42.3 注:本表依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整理

表观消费量 =(国内生产量+净进口量)、净进口量 =(进口量-出口量)

(三)成品油进口持续下降,出口继续增长

2010 年,我国成品油贸易继续维持进口下降和出口增长的趋势。据海关总 署统计,全年共进口成品油 3688 万吨,比去年略有下降,降幅为 0.2%;出口成 品油 2688 万吨,在上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继续增长 7.4%。

在主要成品油中,燃料油、柴油和煤油分别进口 2307 万吨、180 万吨和

488 万吨,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 4.2%、2.1%和 15.5%;汽油、柴油、煤油和燃 料油分别出口517万吨、464万吨、605 万吨和 990 万吨,比去年分别增长 5.1%、

3.0%、1.8%和 14.8%。(详见表 3)

表 3:2010年石油产品进出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一季度 同比±% 上半年 同比±% 1-3 季度 同比±% 全 年 同比±% 原油 成品油 其中: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5668 864.8 0.00 132.22 47.07 531.64

39.05 11797 30.16 18116 24.14 23931 17.51 -3.50 1853.5 -5.40 2668.0 -7.68 3688.3 -0.15 -99.71 0.01 -99.86 0.01 -99.79 0.01 -99.70 -7.48 249.14 -11.85 364.89 -15.47 486.81 -15.52 3.16 76.44 -26.93 114.87 -26.16 179.88 -2.05 -13.22 1227.4 -8.58 1734.5 -10.26 2306.8 -4.17

出口量(万吨) 一季度 同比±% 上半年 同比±% 1-3 季度 同比±% 全 年 同比±% 原油

成品油 其中:汽油

煤油 柴油

63.11 693.62 140.57 162.65 122.84

-58.54 113.58 -55.90 194.87 -50.55 303.30 -40.21 66.39 1434.35 37.65 2102.39 23.40 2687.79 7.45 122.24 304.11 67.84 410.93 31.14 517.09 5.12 38.01 317.61 15.15 472.16 10.56 604.77 1.81 41.73 262.09 22.01 387.65 18.84 464.36 3.03

燃料油 232.42 71.83 477.22 39.64 735.86 28.27 990.00 14.79

注:本表依据国家海关总署提供的《海关统计月报》资料整理。 (四)供需形势趋紧,库存有所下降

2010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了稳步较快的增长,促进石油产品需求以两位

数的速度快速提高。虽然二季度市场需求增势回稳,供需形势趋于宽松,但 8

月份后随着中国经济景气度上升,生产建设与交通运输呈现加速增长势头,对成 品油需求逐渐增加。尤其在节能减排限电潮的引领下,一些企业改用柴油发电, 造成短期内对柴油需求的急剧增加,供需紧缺形势不断加剧。到 12 月份,通过 努力组织进口调剂资源,加大生产力度等措施,柴油资源供应量有了明显提高, 供需紧缺局势有所缓解。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计算,2010年中国原油总资源量(包括国内生产+进口,

下同)达到 4.42 亿吨,比去年增长 12.4%;主要成品油总资源量达到 3.19 亿吨, 增长 8.9%。在主要成品油中,柴油资源量增幅最高,达到 11.8%,全年新增资 源达到 1.6亿吨;燃料油资源量达到 4422 万吨,增速由连续 3 年下降转为增长

2.8%;汽油及煤油总资源量分别达到 7675 万吨和 2202 万吨,分别增长 5.0% 和 6.7%。(资源情况参见表 4)

表 4:2006-2010年主要石油产品资源情况

国内 同比 同比 同比 新增

进口 出口

生产 ±% ±% ±% 资源 20301 6.9 23931 17.5 303.3 -40.2 44232 18949 -0.4 20379 13.9 507.2 19.7 39328 18973 2.3 17888 9.6 372 -20.1 36861 18666 1.6 16317 12.4 389 -38.7 34983 18368 1.7 14518 14.5 634 -21.4 32886 28250 10.2 3688 -0.15 2688 7.45 31938 25402 6.6 3696 -5.4 2504 46.3 29098 23706 5.1 3885 15 1703 9.8 27591 22476 7.5 3380 -7.1 1551 25.6 25856 21042 3.1 3638 15.7 1235 -11.9 24680 7675 5.1 0.013 -99.7 517.1 5.12 7675 7195 13.1 4.4 -97.8 494.3 143.1 7199 6348 5.8 1987 775.3 203 -56.2 8334 5994 7.2 22.7 272.6 464 32.4 6017 5591 3.7 6.0 351 -37.4 5597 1715 15.3 486.8 -15.5 604.8 1.8 2202 1479.4 27 576.2 -7.8 594 10.8 2056 1165.4 0.5 625 25 534 19.2 1790 1153 19 500 -7.7 448 22.8 1653 960 -2.9 543 73.3 365 38.5 1503 15887 12.0 179.9 -2.1 464.4 3.0 16067 14127 6.0 183.6 -70.6 450.7 614.9 14310 13324 8.0 624 285 63 -5 13948

品种 年份

同比 净增 同比

±% 资源 ±% 12.4 6.5 5.7 6.4 7.0 8.9 4.9 6.4 5.3 4.8 5.0 9.7 33.9 7.5 3.7 6.7 14.9 7.9 9.4 15.4 11.8 2.6 11.6

43929 38820 36489 34594 32252 29250 26594 25888 24305 23445 7158 6705 8131 5553 5246 1597 1462 1256 1205 1138 15603 13860 13885

13.1 6.4 6.1 7.3 7.7 9.1 2.2 6.2 4.2 5.8 5.0 5.5 41.1 5.8 8.5 8.7 16.6 3.7 5.2 9.6 12.1 -0.2 11.7

原油

成品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10 2009

燃料油 2008

2007 2006 品种

12370 11653 2115 1857 2229 2310 2265 6.2 5.5 11.6 -19 -8.4 8.7 -6.3 162 71 2307 2407 2165 2419 2799 129.9 32.5 -4.2 10.1 -10.4 -13.6 7.3 66 78 990 862.4 726 380 258 -14.9 -47.5 14.8 17.9 91.1 47.2 12.2 12532 11724 4422 4264 4394 4729 5064 6.9 5.6 2.8 -4.8 -9.4 -4.0 0.8 12466 11646 3432 3401 3668 4349 4806 7.1 6.4 -0.2 -9.2 -17.9 -6.8 0.2

注:本表中成品油生产量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原油、成品油等其它

进出口量依据国家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数据,生产量依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工业生产 快报

资料。新增资源=国内生产+进口;净增资源=国内生产+进口-出口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测算,2010 年中国原油市场总需求量(包括国内市场需求 +出口,下同)在 4.33 亿吨,比去年增长近 12%,其中,国内市场需求量达到 4.3 亿吨,增长 12.7%,出口 303 万吨,下降 40.2%;主要成品油总需求量约达到 3.3 亿吨,比上年增长近一成,其中,国内市场需求量近 3 亿吨,增长 10.9%,出口 2688 万吨,增长 7.5%。在主要油品中,汽油需求总量达到 8420 万吨,增长 12.4%;柴油在 1.65 亿吨,增长 11.0%;煤油达到 2240余万吨,增长 11.9%;

燃料油约达到 5330万吨,增长 8.5%。

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四季度后中国原油及主要成品油库存量出现不同 程度下降。据初步测算,到 12 月末原油的社会库存量比三季度末下降 7.7%;主 要成品油库存降幅达到近三成。另据工信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两大石油公司 12

月末成品油平均库存水平同比下降 9.6%,其中柴油降幅最为明显。虽然 12 月份 后柴油资源紧张状况有了明显缓解,库存水平环比上升了 16.6%,但与上年同期 相比仍下降 21.9%。

(五)国际油价波动攀升,进口成本明显提高

2010 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已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全年原油现货平均价 格稳步攀升到每桶 79.2 美元,与 2007 年相比上升 7.68 美元,涨幅为 10.7%; 与2009年相比上升17.37美元,涨幅为28.1%;但与 2008年相比则下降20.4%。

从走势上看,经过 2009 年的逐步回升,进入 2010 以来整体表现为波动攀升及 升势到四季度明显加快的趋势。(参见图 1、图 2)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重新恢复上升通道,促使我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明显上

升。这一方面增加了石油加工及炼油行业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推动了成品油及 部分石化产品价格的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资 料,2010年,我国原油平均进口价格为 564.8美元/吨,比 2009年每吨提高 126.8

美元,升幅为 28.9%;比 2007年提高 75.9 美元,上升 15.5%。(参见表 5)

表 5: 2005-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变化情况

年份

2010年

进口量 (万吨) 23931 20379 17888 16317 14518 12682

比上年 ±% 17.5 13.9 9.6 12.4 14.5 3.3

进口金额

(万美元) 13515125 8925559 12933500 7977091 6641130 4772293

比上年 ±% 51.4 -31.0 62.1 20.1 39.2 40.7

平均进口价 比上年

(美元//吨) ±% 564.8 438.0 723.5 488.9 457.5 376.3

28.9 -39.4 48.0 6.9 21.6 36.3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注:表5 依据国家海关总署提供的《海关统计月报》资料整理,平均进口价为当年进 口

金额除以当年进口量。本价格仅作趋势参考。

图 1:2001 — 2010年国际主要现货市场原油综合平均价格

120.0

美元/桶 99.5 100.0 150.0

80.0 139.1 71.5 65.0

119.8 53.5

160..0 120.0

美元/桶 布伦特 大庆 综合平均价

79.2

40.0

25.0

101.9 105.8

80.7

79.0 78.5 0. 076.1 60.0 68.6 71.7

42.6 66.2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55.9 57.3 45.1 51.4 44.6 43.8 30. 0

104.4

83.6

75.1 77.4 75.9

81.6

86.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图 2:2008 — 2010年各月国际主要现货市场原油综合平均价格

图 3:2008 — 2010年各月国内主要成品油市场价格趋势图

(六)国内油品价格稳步攀升

2010 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表现出两轮上涨行情。第一轮是在 4、5 月份, 受经济快速恢复,需求明显上升,以及国际行情上扬,国内上调价格等因素影响, 主要油品价格涨幅明显。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市场价格监测调查统计(下同),4 月份主要成品油平均价格环比升幅达到 5.7%,同比升幅达到 34.4%。第二轮是

(元/吨)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0#柴

90#汽油 93#无铅汽油 20#燃料油

月3

月5

月7

月9

1

2008年

月11

月1

月3

5

月7

月9

11

月3

月5

月 月

月11

2009年

1

2010年

7

9

在四季度,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国际油价呈现加速攀升走势;二是国内市场需求 较为旺盛,供需形势出现紧缺状况;三是国家再度出台成品油价格上调政策。到 10 月份,主要成品油平均价格环比继续上升 3.7%,同比上升 14.2%。全年走势 基本呈现前高中低后升的“∪”型特征。

2010 年,主要成品油全年平均价格比 2009 年上升 19.2%,其中,年内新涨 价因素占 6.4 个百分点,有 12.8 个点属于翘尾因素。在监测的主要品种中,柴油 全年累计平均上升 20.7%、汽油上升 15.0%、燃料油上升 26.6%。(参见表 6 及图 3)

表6:2009-2010年各月主要成品油市场价格指数 单位:%

产品

年份 指标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名称

2009 91.3 96.5 96.1 109.5 106.6 107.5 105.7 97.7 101.3 99.8 103.9 100.4 环比 2010 100.9 99.5 101.6 105.7 100.5 97.6 98.9 100.3 100.7 103.7 102.9 101.8

成品油

2009 85.6 83.0 77.6 83.0 85.2 86.1 86.3 85.2 88.1 93.2 108.8 116.0

同比 2010 127.8 131.7 139.3 134.4 126.7 115.0 107.5 110.4 109.8 114.2 113.0 114.6

107.4 105.3 96.8 101.4 99.9 104.7 100.1 其中: 2009 环比 89.4 92.6 93.2 114.8 108.5

2010 100.8 99.4 101.6 105.4 99.7 97.5 99.4 100.8 101.6 106.3 102.8 101.9 柴油 2009 82.4 78.0 70.5 78.6 80.8 80.0 82.6 82.0 85.2 91.0 106.6 111.8

同比 2010 125.9 135.2 147.4 135.3 124.4 112.9 106.5 110.9 111.2 118.3 116.2 118.3 2009 89.0 96.8 98.2 105.0 103.6 106.7 107.2 97.4 101.3 99.2 103.7 99.8

环比 2010 99.2 98.8 101.7 107.3 101.5 98.3 98.7 99.8 100.2 100.5 101.6 101.9 汽油

2009 95.8 92.5 89.5 93.6 96.1 98.4 96.5 93.5 95.4 96.3 103.3 106.7

同比 2010 118.9 121.4 125.8 128.5 125.9 1116.0 106.7 109.3 108.1 109.5 107.3 109.5 2009 105.9 111.8 101.8 101.5 107.6 110.2 102.6 102.1 100.9 100.9 101.6 102.9 环比 2010 106.6 102.1 101.1 102.1 100.4 95.6 97.4 99.9 98.8 103.1 107.3 101.0

燃料油

2009 67.1 73.7 69.9 68.3 70.0 73.2 70.1 72.4 77.0 92.5 134.6 161.8

同比 2010 162.8 148.7 147.7 148.6 138.6 120.2 114.1 111.6 109.2 111.6 117.9 115.7

注:本表数据依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市场监测调查资料统计,价格为流通环节市场批发价格。

环比指与上月相比;同比指与上年同月相比,对比期为100。

二、2011年石油市场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基本预测

(一)2011年国际原油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

2011 年1、2月份,国际石油市场仍表现出资源紧缺及价格明显上涨的走

势。市场发展呈现三方面特征:一是受气候因素影响,欧洲地区对中质馏分油需 求增加,包括柴油、煤油和航煤在内的馏分油出现季节性增长,促进市场对富产 馏分油的布伦特原油的需求增加,价格进一步上涨。到 2 月 3 日,伦敦布伦特

原油触及 103.37美元/桶的 28 个月高点,突破 100美元/桶的心理大关,之后虽

稍作回落,但依然过百。二是中东的动乱局势导致全球对原油产量和运输安全的 担忧。尽管埃及局势因穆巴拉克交权而有所缓和,但是石油市场依然紧缺,价格 总体仍在高位振荡上扬。据对国际主要现货市场原油价格统计,1 月份国际市场

原油平均价格达到每桶 94.63 美元,环比上升 8.94%、同比上升 21.4%,为 28 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另据最新消息,2月 10 日由欧佩克 12 个成员国加权平均

价计算得出的该组织一揽子价格为每桶 97.59 美元,也表现出持续上涨的行情。 三是区域发展出现差异,欧美原油期货差价增强,布伦特原油期货对西得克萨斯 轻质原油期货溢价超过 16 美元,为有史以来最高差价。美国因埃及总统穆巴拉 克交权一时缓解了紧张气氛,市场出现美元反弹,美股上涨,原油期货下跌的情 况。2 月 11 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轻质原油 3 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至 85.58 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 1.15美元;取暖油 3 月期货每加仑 269.58 美分,下跌

1.49 美分;RBOB汽油 3 月期货每加仑 246.52美分,下跌 0.46 美分。

从全年国际石油市场发展趋势看,首先,2011 年世界经济总体有望延续复 苏态势,但增长步伐可能有所放缓。联合国于 2010 年 12 月 1日发布《2011 年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世界经济 2010年增长 3.6%,2011 年将下滑

至 3.2%,2012 年为 3.5%。发展中国家是今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 二,2 月 8 日,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 预估 2011 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为 8816 万 桶,比上年增加 144 万桶,增长 1.66%;其三,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仍留 有巨大产能。自 2010 年 12 月份欧佩克会议继续维持产量配额不变以来,布伦特 原油期货又上涨了 13 美元,但是 OPEC主要负责人坚持认为这是投机所致,与

市场基本面无关。甚至有报道说,即便出现油价冲过 100 美元的现象也将是短暂 现象,主要是炒作等资本因素,在供求基本面上得不到更多支撑。其四,据路透 社对 36 名分析师调查,将今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估测值调高至每桶 91.17 美元, 比上个月调查上调了4.32美元;预计美国轻质低硫原油平均值为每桶90.40美元,

比上个月预测值上调了 4.14 美元。

综上分析预计, 2011 年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将保持平稳或略有上升,供需形

势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维持大体平衡格局。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持续的石油需求增 长,以及地缘政治、中东局势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都将影响石油供需及价格 走势。据此预测,2011 年国际原油价格仍然处于上升趋势,总体波动范围在 80 到 105 美元之间,均价在 90 美元附近,与上年平均价格相比仍有两位数的升幅。

(二)2011年中国石油产品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势

影响国内石油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 2011 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 一年,宏观经济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虽然内需推动还有待加强,GDP 增 速比上年会有所减缓,但仍将有 9.5%左右较快增长。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 健的货币政策,将促进国内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从产业政策上,成品油调价 机制、能源价格调整、人民币汇率变化、资源税改革、节能减排、提高行业准入

门槛、环境税等,都将影响到石油供需形势及价格走向。三是相关行业发展,对 石油市场也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如农业、物流运输、汽车、石化、房地产等 行业将在 2011年有不同程度发展。如农业,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也将会增加,将推动石油产品需求的提高。又如汽车行业,

2011 年,我国汽车销售将突破 2000 万辆。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将直接拉动

成品油、润滑油、助剂、涂料、工程塑料、橡胶密封材料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四

是国家石油储备进展情况,越来越受到关注。截至去年底,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和 商业储备能力分别达到 1.78 亿桶和 1.68 亿桶,初步形成了约 36 天消费量的储 备能力。今年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二期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预计 2012 年全面完工 后,总储备能力可达 2.74 亿桶。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正积极参与中 国商业储备建设。另外,世界经济将延续复苏步伐,对石油需求保持增长趋势, 价格也将以升为主。

根据上述因素分析,预计 2011 年国内石油市场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总体 供需基本保持平衡,价格维持波动上升行情,估计主要成品油市场平均价格比上 年仍将有一成以上的升幅。

1、原油 --- 生产和进口续增,价格与国际行情波动上行

2011 年,中国原油资源总量将达到近 4.8 亿吨,其中国内生产量约在 2.1 亿 吨、进口量约可达到 2.7 亿吨;市场总需求量与总资源量大体保持平衡,其中国 内市场需求约 4.5 亿吨、出口需求 400 万吨左右,另外将可能增加部分战略储备 和商业储备;原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仍可能小幅提高,大约达到 55%左右。

国内原油销售价格基本伴随国际行情的变化而波动,估计全年平均价格比

2010 年可能仍有近两成的上幅。

2、成品油 --- 供需基本平衡,但价格仍有上涨

2011 年,成品油总资源量将超过 3.3 亿吨,其中,汽油约在 8700 万吨上下、 柴油超过 1.75 亿吨、煤油在 2400 万吨左右、燃料油接近 5000 万吨;成品油总 需求量增速可能略慢于上年,但仍将以 6-8%的速度增长,需求总量超过 3.4 亿

吨。其中汽油、煤油和柴油需求增速可能由上年的两位数增长回落到一位数以内, 分别在 5%、8%和 7%上下,燃料油需求仍可能维持增长趋势,增速约在 2%左右。

从数据上看,今年成品油市场需求量及增长速度继续快于资源供给,市场

总体走势将继续趋紧。但由于市场实际供应潜力较大,近两年全国有多个大型新 建和改扩建炼化项目已建成投产,加上地炼仍会根据市场供需及价格变化高负荷 增加产量,所以今年成品油市场整体上看仍能维持基本平衡或紧平衡格局,当然

也不排除可能再度出现局部的、阶段的或个别品种的紧缺情况。

从今年成品油价格走势看,在国际行情波动上行,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资源趋紧的形势下,价格总体水平仍将有一成以上的升幅,走势上前高后低。其 中,汽油、柴油平均升幅在一成左右,燃料油在 15%左右。 执笔人:陈秀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