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效德育的深度思考

有效德育的深度思考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效德育的深度思考

作者:陈月华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7年第11期

缘起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想告诉学生要学会谦让,举了孔融让梨的例子。刚讲完,马上有个学生举起手来说:“孔融不应该让他的哥哥吃大的,应该自己吃大的,尊老爱幼嘛。”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激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赞成。

无独有偶,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分苹果”的故事,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让社会成功人士和监狱服刑的犯人分别追忆母亲的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一位犯人说:小时候母亲拿来一篮子苹果,他心里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弟弟抢先说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妈妈板着脸生气地说:“小孩子怎么不懂得谦让呢?”于是,这位犯人说:“妈,我要那个又小又青的苹果。”妈妈表扬了他,从此他学会了撒谎,长大以后走上了犯罪之路。另一位在美国白宫工作的成功人士家也是三兄弟,妈妈同样拿来一篮子苹果,谁都想要最大最红的苹果,妈妈让他们剪草坪,谁剪得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最好的苹果。

我突然想起多年来学生知行不一方面的问题。他们懂得了许多规范、法规等方面的条款,或者说在实际生活中明明知道某件事是错的,却还常犯;明明知道应该这样去做,他却不这样做。这不得不引起我的反思。 反思

思考一:有效德育需要“回家作业”

不仅语、数、外一些科目需要回家作业,品德课也需要“回家作业”,它可以将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获得鲜活的体验与认知。 于是,我经常针对品德课不同的学习主题,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前”作业和“课后延伸”作业。

1.课前渗透促感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教学《媒体连着我和你》中,我对学生的课前实践活动十分重视,作了周密的布置:要求学生调查统计各年龄段人群每周收看电视的时间、内容,收看电视获得的信息、知识,看电视的利与弊等,并作好记录,然后交各小组长检查。因此,课堂上出现了孩子们争先恐后交流、汇报的情景。

孩子们汇报交流的内容,是他们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所获得的成果,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道德的自我构建。 2.课后实践促深化

这课前作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在课后的延伸实践作业中,我让学生制定每天及节假日看电视的计划便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了。 3.课外活动促养成

学生的品德是在接受外部影响并通过主体内化才形成的。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越强,道德认识就越深入,道德内化的程度就越深,教育的效果也就越好。如教学《规则在哪里》后,笔者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在大队活动中所学的交通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课外组织学生调查乡镇几条公路的车辆、行人的交通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学生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收到了课堂上难以获取的效果。 思考二:有效德育需家校合力 1.请家长当好配角

还以《媒体连着我和你》为例,学生制定了每天及节假日看电视的计划,是不是照此去做了呢?我把学生制定的计划发给了每位家长,请家长当好配角,帮忙记录孩子看电视的情况,并在相应栏目以加星的方式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 2.请家长走进课堂

选一些农闲时间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了解品德课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共同来关注生活中的共同问题。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时,我就大胆地请家长走进课堂,利用数据、图表、场景描写,让大家意识到:水作为生活资源的廉价性(特别是在南方)掩盖了水危机已经到来的事实。最后,通过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制订力所能及的节水计划(课后实践作业),使德育的功效不仅体现在孩子的身上,更体现在家庭行动中,真正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3.请家长走上讲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家长”是我们课程资源中一个可充分利用的资源。我们可以请家长走上讲台,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交流,让孩子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父母,从而产生无以名状的自豪感!从而,使德育工作深入心中,德育实践有效提高。在教学《衣食的来源》时,我请学生家长介绍自己种水稻、种蔬菜的经历,使小朋友深深感悟到衣食的来之不易,感悟到作为农村人的自豪。总而言之,由于家长的参与,我们的德育功效得以彰显。

除此之外,还可以“家校联系手册”、“家长学校”等方式架构起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实现家校互动、共同育人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