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教师版)

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教师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原则;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学到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翻译中。

三、教学过程:

引言:文言文阅读历来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板块,也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考试又极易失分的部分。那么文言文阅读真的很难吗?如果你能大致翻译句子,理解文章,做题是不是就轻松多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课题呈现:初中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课前测试: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④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⑤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往往,每每。③沃;浇。这里当”洗”讲。④啖;吃、⑤谗:说人坏话。

1.“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案】1.B 2. ①(他) 有时晚上昏沉疲倦,常常用凉水洗脸。 ②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自给自足罢了。

【全文翻译】

范仲淹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昏沉疲倦,常常用凉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做官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由于谗言而被贬官,因为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于原文。“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指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过程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的原则。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语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物名、人名、地名、官职、度量单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二)换。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常见的有把 “吾、余、予、愚”等换成“我”,把“尔、汝、若、乃”等换成“你”。

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 既然这样,那么……”;

”如……何、奈……何、若……何”, 换成”把……怎么办,把……怎么样”

(三)调。就是调整顺序,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需要调整语句语序的类型大体有四种情况:

1、主谓倒装

例:“如鸣佩环”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调成“如佩环鸣”,可译为“好像是玉佩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2、定语后置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可调成 “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3、宾语前置

例: “孔子云: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介宾结构后置

例:“ 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可译为”从扬州回来。”

(四)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更”“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变更、差役、赋税”

2、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你与(他)一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

3、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您的病痛在肌肤之间,(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五)删。就是删除,古汉语中的发语词、结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予闻之也久。”译句:“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六)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所以译句是“威慑天下不是凭借兵器和铠甲的锋利。”

牛刀小试(课堂精练)

一、画皆以人重

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③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注释:①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章指章敦,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③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翻译下面句子。

① 后人粪土视之

② 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全文翻译】

我曾经说过诗文书画都是凭借人的品德才变得贵重起来,苏轼、黄庭坚的墨迹流传到现在,一个字的价值等于平常金子的好几倍;章惇、蔡京、蔡卞之流的字难道写的不好吗?但是后世的人都把他们的字当成粪土一样,一分钱也不值。欧阳修曾经说过,古时候的人都会写书法,唯独那些廉洁贤能的人的字才能够流传久远,就算颜鲁公(颜真卿)的字写得不工整,后世的人见了也会把他的字当成宝贝一样,不仅是书法。诗词与文章这类都是这样。

实战演练(课后练习)

二、学弈【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D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提示:宾语前置)

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三、《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②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③亦皆如之。”

注释:①选自《列子·说符篇》。 ②退:回去。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请于关尹子 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又以报关尹子

2.翻译句子。

①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译文:

答案:二、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2.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三、1.①请教 ②问 ③介词,把2.①不仅射箭,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也都该这样。 ②你知道

你射中的缘故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