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光绪

光绪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光绪——被操纵的一生

姓名 班级 王光 13旅管2班 清朝十二帝 崔浩

课程名称 指导老师 光绪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朝入主中原的的第九位皇帝,同治帝病逝后,

作为慈禧的侄子兼外甥的载湉继位,是谓光绪帝,光绪在位三十四年,四岁登基三十八岁去世,光绪帝是个充满悲剧性色彩的皇帝,他的一生都笼罩在慈禧的权利和淫威中!

光绪的父亲是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的第七子,咸丰的异母弟弟,同时他的大福晋是慈禧的胞妹,同时也是光绪的母亲。当在位十三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病逝后,当务之急就是迅速找到皇位的继承人,因为同治帝年幼并无子嗣且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皇位的继承人只能在皇室宗亲中寻找,当时的西太后慈禧坚持让年仅四岁的光绪继承,一时因为光绪年幼便于自己控制,二是光绪的母亲是自己的妹妹,光绪是自己的外甥,三是因为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在辛酉政变中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但慈禧为了维护咸丰帝的皇统和父死子继的法理,慈禧将光绪过继给咸丰帝而不是同治!

当年仅四岁光绪被确定为继承人后就被接进宫里,离开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只有奶妈跟着自己,光绪在宫里的生活过的并不好,并不懂得照顾小孩的太监们,往往在夏天还给光绪穿着厚厚的衣服,饭菜也并不可口,每次在慈禧面前总是战战兢兢,每年和自己的母亲也只能见几面,还需要特殊的手续,每次和自己的父亲见面,不能亲热的问候,只能以君臣之礼相待!当光绪六岁时到了皇子上学的年龄,光绪遇到了他的恩师翁同龢,翁同龢交给他四书识字,对光绪的影响很大,在戊戌变法中给了光绪很大的支持!

随着光绪一天天的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但慈禧却迟迟不给光绪张罗婚事,因为当光绪结婚后就以为这光绪长大成人,慈禧的垂帘听政就找不到借口!但随着光绪长大这是已不能再拖,但慈禧同样有自己的打算,当给光绪举行的第选妃仪式上都统桂祥的女儿就在其中,而桂祥就是慈禧太后的弟弟,他的女儿叶赫那拉静芬同时也是光绪帝的表姐,其中还有江西巡抚德馨的二女,礼部侍郎长叙的两女即以后瑾妃和珍妃,光绪的表姐比光绪的年纪大,长得并不好看,而且有点驼背,她被安排进来,自然选谁就早已被慈禧太后定好了,由不得光绪帝了。最后光绪的表姐被选为皇后,礼部侍郎二女被封做妃子,然而光绪并不喜欢静芬,静芬进宫后就被冷落。反而是珍妃颇受光绪帝的喜爱,珍妃思想开放经常和光绪聊些西方的事,二人之间有许多共同话题。一个人的光绪自然十分喜爱珍妃,两个人一起在宫里出双入对。然而这一切却招来静芬和珍妃姐姐瑾妃的嫉妒,二人经常在慈禧面前说珍妃的坏话,在加上珍妃经常做一些不合理发的事,渐渐激起慈禧的不满,后来又因为珍妃卖官的事,慈禧太后将珍妃打入冷宫,当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和光绪仓皇出逃,慈禧太后嫌带着珍妃累赘就让太监把珍妃推到井里淹死,知道第二年慈禧太后回到北京,才将珍妃的尸体从井里捞出来,至此,光绪一生中最爱的女人也被慈禧太后害死!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统治者无力镇压,紧急向自己的宗主国清朝求助,清朝派兵协助朝鲜统治者镇压叛乱,日本政府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力逐渐

强盛,迈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日本政府一直密切关注朝鲜的局势发展,趁机从中挑起中日战争的借口,日本以保护侨民,增兵朝鲜。日军在未宣战的情况下,在丰岛海面袭击了清朝的运兵船。面对日本的挑衅,光绪帝积极的应战,光绪帝认为:倭人肇衅,挟制朝鲜,倘到势难收束,中朝自应大张挞伐!七月二十四日,他又谕示李鸿章不要贻误战机,令牙山南路的叶志超与进入朝鲜北部的清军,加击日军,多次下令增兵筹饷,停止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在黄海海面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舰队,展开对战,中国的舰船总吨位远超日本,但因为管理混乱,训练不精,甚至军费都被挪用,以至于停止采购炮弹。最终在于日军的战斗中败下镇来。当时,北洋水师损失不大,但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退回威海卫,彻底放弃制海权。结果清军初败于牙山,再败于平壤,日本趁势内侵,大连威海卫相继失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地主阶级并不难拯救中国的命运。中日甲午战争最终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李鸿章前卫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对于这一切光绪帝无比的痛心,他垂泪为邓世昌撰联,“此日漫挥天下雨,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的谥号,赐予邓母教子有方的金匾,作为一名没有实权的皇帝,面对强大的敌人,同时自己统治内部腐败,光绪帝以武力掌控国家的命运!中日甲午战争是清朝腐朽的统治者所造成的,是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失败!

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让人们从天朝大国的幻想中醒来,中国被一个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小国打败,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1895年日本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当时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发动1300名赶考的人,联名上书光绪,痛陈变法的必要性,唯有变法才可实现国家富强,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1896年8月,为了宣传变法而制造舆论中心,《时务报》在上海创刊。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成为与《事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双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全国人心激愤。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上书的三天后,6月11号颁布《定国是诏》宣布效仿日本,走变革图新的路。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军事上,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添置船舰;扩建海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设立中小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允许设立报馆、学会;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慈禧太后起初同意变法,但他害怕变法会危及自己的权利,于是想法设法的控制变法,巩固自己的权利,将人事任命的权利紧紧抓在自己的手中,迫使光绪

革去了变法中坚翁同龢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的职务。同时任命后党重要人物荣禄掌握兵权。后来光绪帝革去了守旧、阻挠上书的怀塔布、许应揆等6名礼部堂官,任命了7名新堂官,其中4名是支持维新的,这一行为触怒了慈禧。七月二十日,光绪帝又任命维新派重要人物江苏候补知府谭嗣同、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内阁候补侍读杨锐、内阁候补中书林旭担任四品衔章京,处理新政事宜。由于变法触及顽固派的利益,顽固派纷纷去找慈禧太后哭诉,这一切也触及到了慈禧太后的利益,慈禧太后决定对光绪帝动手,当变法派听到风声,他们找到袁世凯请求他的帮助,但袁世凯随机就向荣禄告密,慈禧太后下令逮捕维新派,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变法运动遭到失败!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光绪帝企图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国家的命运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终是因为自身力量大的渺小,仍然遭到慈禧的绞杀!

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帝郁郁寡欢,让他的身体恶化,最终在慈禧去世的前一天去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光绪自从四岁进宫,直至三十八岁去世,一生都在慈禧太后的摆布下!光绪帝犹如一个提线木偶,自己的婚姻他不能做主,政治上慈禧把持着朝政,自己企图改变国家民族的变法,也在慈禧的干涉下失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