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12-09-12T11:51:59.000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5期供稿 作者: 张连军

[导读]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先用几分钟的时间演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一个实例,然后演示制作的过程,最后再由学生练习。张连军(胶州第二中学,山东青岛266300)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先用几分钟的时间演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一个实例,然后演示制作的过程,最后再由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好的同学还可以接受,能较完整地复述教师的演示过程,但对于应用能力较差的同学,就往往存在记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从而不能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内容。根据上述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教师传授的课堂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将知识转变为一种能力,从而对所学知识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呢?针对这一目标,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师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诱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的热情,循循而诱之,让他们欲罢而不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自然就需要不断探索,下一番苦功夫。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当前,计算机已成为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市场上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一讲解。所以教师在平时讲软件的操作时,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关键的地方要讲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时,笔者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为文字添加特殊效果、文本框的使用、文字上下档的设置等编辑方式,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探讨成功的某些操作讲给教师和其他学生听,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清除“悬念”。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二、有的放矢,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

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对教学过程的准备工作,是决定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备课中能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可以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针对一个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的问题上,我们大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差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三、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特征明显。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应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弥补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差距很大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课前或课上,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将全班学生按发展水平的高低不同建组,使各组处于大致均衡的水平。这样,组内成员既能自主探究,提高学习能力,又能够互补、互助,有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彼此之间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信息。 四、设置教学任务,合理利用网络教学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料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在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不断地设置学习任务,利用网络加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确保互联网能充分地应用于学习中,将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五、对课堂教学及时评价,做到有始有终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评价活动是增强自信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其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课堂上,通过教学评价,把每个人的表现和作品分小组评出等级,从而对好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对差的学生起到鞭策作用。这也是一堂课的高潮部分,学生非常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是上课的态度,作品的质量或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教师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学生帮助教师有效教学。我们只要坚持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元素进行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体现学生的个性要求,使每个学生个性化,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增长能力,就能最有效地完成我们的有效教学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