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粒料的分类
一、嵌锁型: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
二、级配型: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天然砂砾、级配碎砾石
第二节 级配碎石
一、适用范围: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1、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基层或半刚性路面中间层时应采用集中厂拌法(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其他碎石摊铺机摊铺);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底基层时可以采用集中厂拌法(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其他碎石摊铺机)或路拌法(人工或平地机摊铺、稳定土拌和机拌合、平地机整形)。
2、用于二级公路时可采用集中厂拌法(自动平地机或摊铺箱摊铺)或路拌法(人工或平地机摊铺、稳定土拌和机拌合、平地机整形)。
3、用于二级以下公路时可采用集中厂拌法(自动平地机或摊铺箱摊铺)或路拌法(人工或平地机摊铺、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配合进行拌合、平地机整形)。
二、材料的要求:
1、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时:
①应预先筛分成几组粒径不同的碎石和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②其颗粒组成应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要求,且级配曲线为平滑曲线,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要求。
2、用于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时: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3、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时,最大粒径37.5mm;用于高速和一级公路或半刚性路面中间层时,最大粒径31.5mm。
4、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20%,且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快、植物等有害物质。
5、缺乏石屑时可以用细砂砾或粗砂代替。
三、路拌法施工:
1、下承层准备:
①检查下承层的标高、横坡、宽度、压实度、平整度。
②对于土基必须用12~15t压路机碾压3~4遍,并进行检查,对松散、弹簧的部位进行处理。
2、测量放样:
①恢复线路中线和边桩。
②在道路两侧设置指示桩,桩上标记出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设计标高。
③路拌法施工时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分布料网格。
3、备料:
①计算单位长度需要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根据每车料的数量,计算出堆放距离。
②可以在料场混合碎石和石屑,也可以在现场拌合,碎石含水量应较最大含水量超过1%。
4、运输集料:
①集料装车时每车集料数量应基本相同。
②严格控制集料堆放的距离。
③同一料场的集料,应由远到进卸料,料堆每个一段距离应留一缺口,便于车辆和设备通过。
④集料应在摊铺前数天运送,不能堆置时间过长。
5、集料摊铺:
①摊铺应采用人工或平地机。
②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人工摊铺松铺系数一般为1.4~1.5,平地机摊铺时一般为1.25~1.35。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压实层厚不超过15~18cm,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时,不超过20cm。
③路肩与行车道应同时摊铺。
④摊铺后的混合料应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6、集料拌合:
①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二级以下公路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配合进行拌合。
②用稳定土拌和机时,应拌两遍以上,拌合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
③用平地机拌合,宜拌合5~6遍,使石屑均匀分布于级配碎石中,平地机的工作长度每段宜300~500m。平地机刀片的安装角度要满足要求。
④拌合结束后,石屑应均匀分布于碎石中,含水量均匀,并较最大含水量大1%左右,同时没有粗细集料离析。
7、整形:采用平地机将拌合均匀的集料按照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整形过程中要注意消除粗细集料离析。整形应由低处向高处进行。
8、碾压:
①当集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②碾压应采用12t以上的三轮压路机,也可以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
③一般需碾压6~8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速度前两遍1.5~1.7km/h为宜,以后2~2.5km/h。
④碾压应由低处向高处进行。尽量使各部分碾压的次数基本相同,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
⑤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⑥含土的级配碎石层应进行滚浆碾压,直至碎石层中无多余的细土泛出为止,泛出的浆应清除干净。
⑦压实度的要求:用作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不小于100%;用作基层时不小于98%;用作底基层时不小于96%。
9、横缝的处理:应采用搭接拌合,前一段拌合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待后段施工时,与前段未碾压部分重新一起拌合,并整平、碾压。
10、纵缝的处理:应避免纵缝。必须设置纵缝时,采用搭接拌合,前一段施工时全宽碾压密实,待后段施工时,将前段碾压密实的部分约30cm宽度范围的级配碎石重新翻松,并与后施工段一起再次拌合,并整平、碾压。
11、养护: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筑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损坏。
四、集中厂拌法施工:
1、集中拌合设备:
①强制式拌和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和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
②集料拌合前,需对设备进行调试,使混合料的含水量和颗粒组成符合规定要求,当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发生明显变化时,应重新进行调试。
③对于高速和一级公路,应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粒径碎石和石屑,按照规定的配合比在拌和机内拌制。
2、摊铺设备:
①高速和一级公路,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其他碎石摊铺机。
②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可以采用自动平地机或摊铺箱。
3、横缝的处理:用摊铺机摊铺时,第一天摊铺未压实的混合料,与第二天摊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混合料的含水量,必要时洒水。
4、纵缝的处理:尽量避免纵缝,必须设置纵缝时,应采用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5、碾压与养护同路拌法施工基本相同。
第三节 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天然砂砾
一、适用范围: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二、材料要求:
1、级配砾石:
①其颗粒组成应符合相应的试验规程要求,且级配曲线为平滑曲线,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要求。
②用于基层时,最大粒径37.5mm;用于底基层时,最大粒径53mm。
③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20%,且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快、植物等有害物质。
2、级配碎砾石:由未筛分碎石和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组配而成。
3、天然砂砾:颗粒组成、级配、塑性指数符合规定要求时可以使用。
三、施工方法:与级配碎石施工方法相同。
第四节 填隙碎石
一、适用范围: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二、材料要求:
1、用于基层时,最大粒径53mm;用于底基层时,最大粒径63mm。
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15%,且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快、植物等有害物质。
3、填隙料可采用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砂砾或粗砂。
4、细集料应保持干燥。
5、填隙料用量约为粗碎石量的30~40%。
三、施工方法:
1、下承层准备:同级配碎石施工。
2、测量放样:同级配碎石施工。
3、备料:同级配碎石施工。
4、运输粗碎石:同级配碎石施工。
5、摊铺粗碎石:
①摊铺应采用平地机。
②每层的松铺厚度可以取粗碎石最大粒径的1.5~2倍。
③路肩与行车道应同时摊铺
④摊铺后的混合料应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6、初压:用8t两轮压路机碾压3~4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
7、撒铺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将干燥的填隙料均匀的撒布在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铺厚度2.5~3cm,必要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扫均匀。
8、振动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重型振动板慢速碾压,将填隙料振入粗碎石的孔隙中。
9、再次撒铺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将干燥的填隙料均匀的撒布在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铺厚度2~2.5cm,必要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扫均匀。
10、再次振动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重型振动板慢速碾压,将填隙料振入粗碎石的孔隙中。
①对于局部填料不足的部位进行人工找补,填料多余的部位应扫除。
②再次振动碾压后,如还有未填满的孔隙,应补撒填隙料,并继续振动碾压,直到全部孔隙都被填满为止。
③碾压完成后的,表面必须能看见粗碎石,不能使填隙料覆盖粗碎石层。如上层为薄沥青面层时,粗碎石外露棱角应为3~5mm;如填隙碎石分层铺筑时,应外露5~10mm。
11、干法施工:
①洒水:在粗碎石孔隙填满后,在表面洒少量水,宜为3kg/m2以上。
②终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1~2遍,碾压过程中粗碎石层不应有任何的蠕动现象。
③碾压后的填隙碎石,基层的固体体积率不小于85%,底基层的固体体积率不小于83%。
12、湿法施工:
①洒水饱和:在粗碎石孔隙填满后,立即用洒水车洒水,直到饱和,但应避免过多水浸泡下承层。
②碾压滚浆:用12~15t三轮压路机跟在洒水车后面碾压。将填隙料继续扫如所出现的孔隙中,必要时在添加新的填隙料。洒水和碾压应一直进行到填隙料和水形成粉浆为止,粉浆应填满全部孔隙,并在压路机轮前形成波纹状。
③干燥:碾压完成后,让水分蒸发一段时间,直至结构层变干。
④清理多余的填隙料,如上层为薄沥青面层时,粗碎石外露棱角应为3~5mm;如填隙碎石分层铺筑时,应外露5~10mm。
⑤碾压后的填隙碎石,基层的固体体积率不小于85%,底基层的固体体积率不小于83%。
13、养护: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筑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损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