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运动训练
J2D201独走稳
目 的:训练儿童下肢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扩大活动范围,增加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促进智力发育。
方 法:
(1)训练者站在儿童的对面牵拉能发出响声的玩具小鸭,边走边说:“宝宝追上小鸭了”,或叫儿童的名字,让他走过来,并能追上小鸭。使孩子能独走10步以上。
(2)让宝宝自己拉着玩具小鸭在前面走,训练者在后面边追边喊:“小鸭,小鸭,等等我!”。
(3)儿童与训练者并行走,边走边念儿歌:“乖宝宝,学走路,一二、一二、迈大步”,训练孩子能够行走。
注意点:
(1)训练场地要空旷,将放在地上的危险物品拿走,如热水瓶、清洁剂、老鼠药、电源插板等,防止意外事故。
(2)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鼓励。
J2D202扶拦上楼梯,两步一级
目 的:训练腿部肌肉的运动协调功能及身体平衡功能,学习攀登能力。 方 法:
(1)扶着儿童的腰部,让他两手扶栏杆上楼梯,二步一级。扶时不要用太大的力,逐步过渡到牵着小儿一只手上楼梯。
(2)让儿童自己扶着楼梯扶手上楼,二步一级,两足站稳后,再向上迈步。在阶梯上放一些食物或玩具,让儿童上楼梯后能拿到,作为奖励。
注意点:
(1)走稳后才开始训练上楼梯,先边爬边扶着走,二步一级。上楼梯是能走之后的提高训练。如果宝宝还不会独走,要先练习走路,再学习上楼梯。
(2)注意安全保护。
J2D203滑滑梯
目 的:锻炼手脚及全身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平衡功能,培养意志和勇敢精神。 方 法:让儿童爬上几级不太高的矮滑梯台阶,然后手扶着两边,从滑梯上面滑下来。开始时训练者给予扶持、保护,滑下来后要鼓励、称赞。
注意点:
(1)滑梯时要注意安全保护。
(2)滑梯时要穿封档裤,以免皮肤擦伤。
J2D204抛球
目 的:训练手部运动和四肢的协调功能以及眼手协调能力。
方 法:
(1)让儿童站在训练者对面,训练者先示范将球抛出,然后把球给儿童,鼓励他模仿抛球动作,逐步能把球抛出1m以外。
(2)给儿童一个小皮球,教他举手过肩将球向前抛出,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扶着儿童的前臂,使他能举手过肩,再将球抛出,反复练习,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抛球,能把球抛向前方1m以上。
(3)训练者与家长各站一边,让儿童站在中间,三个人一同玩球。训练者先把球抛给儿童,并说“把小皮球扔到我这边”;下一次家长说:“把球抛给我”,让小孩学会向两个方向抛球。
注意点:宝宝抛球时要在旁保护,防止摔倒。
2.精细动作训练
J2J201套环学数数
目 的: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并从套环中学会数数,建立数字的概念。 方 法:
(1)训练者与小儿面对面坐在小桌旁,把“套环柱”放在桌上,训练者先示范,逐个地将套环套在柱子上,边套边数数。然后将套环给小儿自己学着做,逐个地把套环套在柱子上。套环的颜色和大小不论。
(2)收集一些塑料环让宝宝套在训练者的手指上,训练者可帮助小儿套,套上一个环给予赞扬,并伸出食指说“一个”,再套上第二个环,又伸出中指说“两个”,鼓励儿童学习,也模仿着说“一个”、“两个”。
(3)把环放在桌子上让宝宝把环套到自己的手指上练习。 注意点:
(1)不要求小儿去数环或数手指,点数可以留到2岁以后去学习,只要求在套环时有语言配合。
(2)套环数数时不要求计数淮确,手口不合是常见现象,要.多鼓励宝宝有语言配合。
(3)对不会套环的小儿可以先让其玩小环,然后再让他学习套环动作。
J2J202搭积木4层
目 的:训练儿童的手眼协调功能和手的精细动作。
方 法:训练者把积木一块一块地递给儿童,使他把4块积木叠起不倒。开始时训练者可以先示范,或与儿童一起搭积木,逐渐让孩子自己能够搭积木4块不倒。
注意点:开始可以先搭大的积木,然后再搭小积木(边长为2.5cm)。
J2J203一页一页的翻书
目 的:训练儿童手的精细动作,特别是食指、拇指的拿取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孩子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方 法:
(1)训练者与小儿一起看图书,用小儿能理解的语言,边看边讲,边看边问,你会发现孩子能心领神会,能用声音和表情回答。看书时可扶着宝宝的手,让他自己翻书。
(2)把图书给小儿拿着,分清书的正和倒,把书拿正。然后对着书一页一页地讲故事,讲完一页后,让宝宝自己动手去翻书页。小儿的手指还不太灵活,常常会2—3页一翻,大人可帮助再翻回来,多次练习后,即使翻错了,小儿也知道要翻回来。经过多次看书、听故事训练后,孩子拿到故事书时会分清书的倒和正,不会颠倒着看,而且会从头翻起,不会从后面翻起,每次只翻一页。
注意点:学会看书和翻书页,并不要求看懂书的内容,重点是学会看一页、翻一页的动作。
J2J204画线条,前四指握笔法
目 的:手的抓握能力训练,能用前四指握住笔,对掌握笔的方向就能准确些,也能画出比较直的线条来。
方 法:将蜡笔给小儿握住,先教会他用前四指握笔,然后能在纸上画出线条来。训练者可握住小儿的手给以帮助,逐步减少帮助,让小儿自己握笔画线条。
注意点:
(1)用前四指握笔法握笔,如果能用前三指握笔更好。
(2)画线时,儿童的前臂及手能舒适地平放在桌子上,不要事先规定儿童用哪只手握笔。
J2J205拣黄豆、红豆入碗中
目 的:训练小儿手的小肌肉活动及对颜色的认识和分辨能力。
方 法:
(1)训练抓豆子:在碗里放些黄豆或红豆,教小儿能一把抓起豆子,放到另一只碗中,能把手松开,让豆豆从指缝里漏出掉到碗里。并说儿歌: “黄豆豆,红豆豆,搬家住新房,一觉睡到大天亮”。
(2)把黄豆和红豆放在大盘里,准备一只小碗,让宝宝把红豆拣出来放到小碗里。训练者先做示范,然后让小儿逐个把盘子里的红豆拣出来,再放到小碗中。宝宝拣出时,大人在一旁帮着数,拣清后让宝宝回头仔细看,问他: “还有没有红豆子?”以养成做事彻底、一个不漏的习惯。
注意点:注意不能让宝宝将豆子放入嘴里,以防呛进气管。
J2J206放3件东西到容器中,在把容器倒空
目 的:手的精细动作和空间概念训练,以及对里、外方位的认识。
方 法:
(1)把一只大透明塑料瓶和3个小玩具放在儿童面前,训练者示范把3个小玩具逐个地放入瓶中,再把它们从瓶子中倒出来。然后要儿童把3件玩具放进瓶子里,再倒出来。必要时可扶着他的手做,做好了要称赞他。
(2)训练者指着容器和小玩具说:“请你把玩具放进去。”当儿童把玩具放进瓶子里后,再指着桌子说:“把玩具倒出来!”当儿童做对了,奖励他(如亲呢、拥抱他)。
注意点:
(1)瓶子要用透明的,小玩具要用硬的,使玩具放进瓶子里时会发出响声,增加训
练的兴趣。
(2)玩具倒出来后可以让他玩一会,再放进去。
3.语言能力训练
J2Y201能分辨年龄和性别称呼别人
目 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婴儿能称呼亲人4—5人,而且能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有不同的称呼。
方 法:经常教儿童称呼亲人或家中来的客人,年长的女人叫“奶奶”,年长的男人叫“爷爷”,看到年轻的女人叫“阿姨”,年轻的男人叫“叔叔”等,婴儿总会跟着大人的声音去称呼人的,反复多次,儿童就习惯叫人了。叫对了,应该及时表扬、称赞,叫错了要给以纠正,教他重新再叫人。
J2Y202叫名字走过来
目 的:儿童能独走后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会走过来。这需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包括小名和大名),并对自己的名字做出反应(走过来)。
方 法:当儿童在一边坐着或站着时,训练者叫儿童的名字,开始时可以叫他的小名,以后改叫他的正名(大名),叫他走过来。如果他只会转头看,而不走过来,可以招手示意,提示他走过来,或用玩具逗引。逐步减少提示,让他能听到叫名字就能走来。
注意点:儿童往往听惯了自己的小名,所以当听到叫自己的正名时不理解或反应慢,所以在家中应该多称呼儿童的正名,让他听懂正名,习惯自己的正名。叫儿童的正名时要把姓和名一起叫,不要只叫名而不叫姓。
J2Y203说出周围物件的名称3—4种
目 的:这个年龄是儿童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结合具体的事物,加强语言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 法:让儿童认识周围的物件,并教他物件的名称,鼓励他能够看到物件说出
物件的名称来,开始时训练者可以反复地教他说,以后儿童就能够见到东西就说出其名称。学会一样,再训练另一样,直至能够说出周围物件的名称3—4种。
注意点:家长或训练者对周围物件的名称要前后一致,不要互不相同,例如“杯”,家里叫“杯杯”,训练者叫“茶杯”或“杯子”,儿童学起来就会感到困难。
J2Y204用“是”或“不是”回答简单问题
目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能够从用手势语言或身体语言发展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是儿童语言发育的一个重要进步。
方法:训练者用简单的问题问小儿,要求他能用肯定或否定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如训练者问小儿:“这是你的鞋吗?” “你要吃饼干吗?”教儿童回答“要”、 “不要”或“是”、 “不是”,也可以同时配合一些动作,如点头或摇头。训练者可以先示范,并反复地说和教,直至儿童能正确地用言语来回答。
注意点:要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儿童经常碰到的事情,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问答,并且可以结合手势语言和身体语言进行帮助,逐步地减少帮助,单用语言一问一答。
J2Y205学动物叫声3~4种
目 的: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学动物的叫声,孩子最有兴趣,也最能成功。
方 法:
(1)训练者拿出各种动物的图片,并学动物的叫声,如“小羊叫——咩咩,小牛叫——牟牟,公鸡叫——喔喔,小猫叫——咪咪”等,儿童看图片、听声音,觉得很好笑,就会跟着学。反复训练,直至儿童能看到图片就能学着叫出3—4种动物的声音。
(2)利用说儿歌,当讲到一种动物时,就发出那种动物的叫声,让儿童模仿儿歌中动物的叫声。以后当讲到一种动物的时候,训练者不学动物叫,让儿童自己接下去发出动物的叫声。
注意点:教孩子学动物叫声时,既要对照着图片,又要有形体动作,夸张地、活泼地进行训练,以引起孩子浓厚的兴趣。
4.认知能力训练
J2R201认出黄色玩具
目 的:训练对颜色的分辨能力,因为儿童已经认得红色了,可以学认第二种颜色,一般是黄色。通过认颜色,把同色的几种不同的玩具放在一起,让儿童学会用一个概念来形容几个事物,即会用共性概念。
方 法:
(1)训练者把黄色的积木、黄色的小汽车、黄色的小碗、黄色的笔放在一起,问儿童:“哪个是黄色的?”儿童会指着黄积木,这时训练者告诉他小碗、小汽车和笔都是黄色的。
(2)训练者把红色的玩具放在一边,黄色的玩具放在另一边,告诉儿童:“这边都是黄色的”,“那边是红色的”。然后问小儿:“黄色的玩具在哪里呀?”让他指出来。
注意点:先让儿童认识红色,巩固后再训练认黄色,不能一种颜色还认不清楚就又认第二种颜色,这样会得不偿失。这时不要教他认第三种颜色。
J2R202黄色配对1:2
目 的:是视觉分辨训练,能够在两种颜色中选择出一种颜色来,表明已经能够分辨不同的颜色了。
方 法:
(1)将一堆红、黄两色的积木放在桌子上,请儿童把黄色的积木拿出来放在一起。训练者在儿童拿出一块积木时说: “这是黄色的!”
(2)把几个黄色和红色的不同种类的玩具(如积木、小球、玩具汽车等)放在一起,请儿童把黄色的玩具一个个地拿出来。训练者应同时说出黄色的名称。
注意点:初期训练时应采用颜色不同但形状相同的物品,让儿童分辨不同的颜色,待儿童对黄色概念巩固后,才可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物品让儿童辨认。
J2R203三形板配对圆和方块
目 的:训练儿童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分辨能力。
方 法:
(1)将三形板放在儿童面前,让他用手摸形板孔,感觉各种几何图形,然后再让他
玩形块,辨别不同的形状。
(2)训练者与儿童面对面坐在小桌旁,将三形板放在桌子上,训练者先示范将圆形板放入相应的圆孔内,说:“这是圆的”,让儿童模仿将圆形块放入圆形孔中。然后再教儿童将方形板放人方形孔中,并说:“这是方的”,让儿童认识各种形状。
(3)在儿童还未会放形板时,可让他自己玩,让他自己去试哪个能放得进去。在他偶然能配对放入时,要夸他“真棒”、“真能干”,并边玩边说儿歌:“方块块,方洞洞,方块要回家,方洞是家家,方块要睡觉,妈妈喜欢它”。
注意点:
(1)放圆形块时,要将其他形板收起来,以免分散注意力。 (2)多夸奖、鼓励儿童,增加儿童的兴趣。
J2R204听见钟表的声音
目 的:训练听觉能力,使儿童建立起一个事物与一个声音相联系的概念,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方 法:
(1)训练者把手表放在自己的耳边,并说:“滴答、滴答、滴答”,然后把表放到儿童的耳边,说:“滴答、滴答、滴答”,让儿童听钟表的声音。
(2)把表放在桌子上,训练者说:“滴答在哪里?”儿童表示出要把表放到耳边听的动作,表示他懂得钟表的声音与钟表的联系了。
J2R205摸软硬物件能分清
目 的:训练手的触觉和认知能力,培养儿童通过触觉来感知事物阶性质,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方 法:
(1)训练者把不同质地的物体,如毛毯、布衣、棉花、玻璃、石子、铁钉等,让儿童用手去模,在摸的时候告诉他“这是软的”,“这是硬的”,使儿童从多次感觉中了解软和硬的概念。然后让儿童闭上眼睛去模,单凭感觉来感知事物。
(2)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儿童用手去摸不同材料的物体,并告诉他“软”和“硬”的感觉。
注意点:儿童手的触觉是很敏感的,但各种感觉的名称却是新鲜的,需要一个反复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抽象的概念。
5.行为能力训练
J2X201拉着玩具走
目 的:锻炼行走能力。
方 法:训练者牵拉能发响声的玩具(小鸭、小车)在前面走,边走边说:“小鸭走了,宝宝快来追呀!”让儿童在后面慢慢地追上,并让他捉到。然后互换位置,让儿童拉着玩具走,训练者在后面追,边喊:“小鸭、小鸭等等我!”
J2X202懂得喜怒表情
目 的:儿童能懂得大人的面部表情,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做出反应,表明儿童在适应周围环境中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见,并能处理与人的关系,行为能力有了进步。 方 法:
(1)训练者或家长在儿童面前做出高兴或不高兴的表情,让儿童知道什么是喜,什么是怒。例如儿童拿糖给大人吃,要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使儿童知道他做了让大人高兴的事;儿童做了不该做的事,大人要制止,并做出气愤的表情,并说:“妈妈生气了!”使他知道自己做了让大人不高兴的事,从而终止自己的动作。
(2)训练者在讲故事、念儿歌、做游戏的时候,结合故事的情节,做出夸张的表情,表示高兴或不高兴,以后在相同的场景里,要求儿童也学着训练者一样做出喜怒的表情来。
J2X203用两个手指拿食物吃
目 的:训练手指的抓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方 法:训练者示范用拇、食指拿取食物,让儿童也能用拇、食指拿取饼干、小点心吃。开始训练时训练者可以给以帮助,用手握助儿童其他三个手指,只让拇、食指拿东西。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用拇、食指拿取食物。
注意点:开始训练时儿童往往用手大把地抓食物,训练者要一边对他讲,一边做给他看,并给以帮助。反复训练,逐步做到用拇、食指拿物。
J2X204不需帮助能用杯喝水
目 的:是儿童的生活能力训练。
方 法:
(1)训练者用杯子给儿童喝水,开始时训练者用手轻轻托着杯子,鼓励儿童用双手扶着杯子喝水。慢慢地减少帮助,让儿童自己捧着杯子喝水。
(2)用剪口杯(一种有嘴的杯子)装半杯水让儿童自己捧着杯子喝水,使用剪口杯喝水时不必向后倾得太多,也不会泼洒出来很多,训练起来比较方便。
注意点:可以用不同的饮料来吸弓I儿童对“喝水”的兴趣,训练者可以与儿童对饮,提高对喝水的乐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