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反思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反思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反思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反思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中的内容。这种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学生运用到绘画中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学中我把自己放在引导者的位置上,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我总是用适宜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己抓住学习的重点。当学生阅读书中关于透视等知识后,我问学生:“你们认为要画出立体空间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到什么?”学生重新回顾书上的相关内容后很快就指出要找到视平线和消失点。我相机利用唐代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评价教育学生学习要善于抓住重点。当学生明确了要以校园作为表现对象后,我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询问学生想表现校园的哪一处场景。有学生提出要画植物园这一想法后,我问学生:“应该先画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答案是错误的,我却没有立即反驳。我只是反问他们:“植物要画在哪儿,柱子要画在哪儿?”这时学生马上就反应过来,异口同声说道:“先画植物园的甬道。”于是我接着问学生:“甬道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近宽远窄的变化,我相机板画示范,又引导学生掌握了其他事物的画法。

我觉得自己教学中一开始能够引导学生抓住视平线和消失点这个关键内容,但是在示范植物园画法的过程中,却没有引导学生注意甬道的消失点,同时也是柱子、植物的消失点。因此有的学生只画出了甬道的透视变化,其他的事物并没有注意体现这一变化。这是我身为引导者的失职,善始却没有做到善终。

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放过发现任何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细枝末节,我们才能避免失误。对于我来说,还要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学智慧源于学科知识的广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