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级财务管理期末模拟题4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模拟题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模拟题(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财务主管委派制 2、融资政策 3、税收筹划

4、经营者贡献报酬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由多个成员企业联合组成的企业集团,彼此间通过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在

融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等的形式或手段方面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 ( )

2.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者(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构成了企业治理结构的三个基本层面。

3、运用市盈率法评估股票是以目标公司股价的某一倍数为基础进行估价的。( ) 4.母公司在财务集权与分权体制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战略因素,还必须充分考虑控制权问题。( )

5、企业集团母子公司间关系的处理必须以产权制度安排为基本依据。 ( ) 6、在财务管理主体上,企业集团呈现为一元中心下的多层级复合结构特征。( )

7、企业集团制定内部折旧政策的基础是会计折旧政策。

8.准确把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凭借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优势来强化市场竞争优势,是确定投资质量标准必须权衡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 )

9、强化服务信誉是企业集团无形资产营造的基础和永恒的主题。 ( ) 10.对企业集团来讲,产业发展线比管理控制线更重要。 11.运用资本现金流量不受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而是取决于其整体资产提供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

12、无论是就效用性还是质量性、风险性等方面而言,收益贴现模式是整个贴现式价值评估模式中最为合理的一种。( )

13、一般而言,低股利支付率较之高股利支付率对企业更为有利。 ( )

14.由于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所以,成员企业可以脱离母公司的核心领导,完全依照自身的偏好进行理财。 15.主并公司实现了对目标公司的接管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制定购并的一体化整合计划。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司治理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是( )。

A.激励制度的建立 B.产权制度的安排

C.董事问责制度的建立 D.组织结构的健全与完善

2.在两权分离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拥有的最实质性的权利是( ) A、审计监督权 B、董事选举权

C、股票转让权 D、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3.企业集团发展期的经营战略及其风险特征,要求处于该阶段的企业集团应当采取的财务战略是( )。

A.扩张型财务战略 B.防御型财务战略 C.稳固发展型财务战略 D.维持型财务战略

4.准确地讲,一个完整的资本预算包括( )。

A.营运资本预算 B.运用资本预算

C.资本投资预算与营运资本预算 D.资本投资预算与运用资本预算

5.香港税法给予纳税企业“资本减免”的政策优惠包括( )。

A.首期免税折旧额和内部可抵减折旧额 B.内部可抵减折旧额和会计免税折旧额 C.首期免税折旧额和每年免税折旧额 D.每年免税折旧额和会计免税折旧额

6.在有关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方面,集团总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以( )的观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对目标公司的价值作出合理的估测。

A.时间价值 B.会计分期假设 C.持续经营 D.整体利益最大化

7.在并购一体化整合中,最为困难也是最为关键的是( )。

A.战略一体化 B.管理一体化 C.文化一体化 D.财务一体化

8.从融资的角度来讲,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的目标应立足于( )。

A.增加资金来源 B.预防财务危机 C.创造规模经济 D.创造财务优势

9.实施MBO的主体主要是( )

A.高层管理人员 B.一般管理人员 C.普通员工 D.技术人员 10.( )支付方式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企业承认自身处于财务困境的标志。

A.股票股利 B.增资配股 C.股票合并 D.股票分割

四、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比例是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的持股比例(假设在任何成员企业里,拥有

25%的股权即可成为第一大股东),则其中与集团公司可以母子关系相称的是( )。

A.A0% B.B10% C.C30% D.D51% E.E100%

2.企业集团在初创期的财务战略定位包括( )。

A.股权资本型筹资战略 B.分权型投资战略

C.一体化集权型投资战略 D.高支付率的股利政策 E.零股利分配政策

3.企业集团资本预算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

A.资源配置 B.管理协调 C.战略支持 D.收益分配 E.业绩评价

4.集团总部在选择并利用社会或税法折旧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更有利于( )。

A.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

B.实现纳税现金流出的最小化 C.提高企业集团固定资产营运能力 D.维护固定资产 E.固定资产价值形态的转移

5.站在战略与战术或策略不同的角度,并购目标分为( )。 A.长远性的战略目标 B.全面性的战略目标 C.支持性的策略目标 D.部分项目策略目标 E.资本型战略目标

6.并购的财务一体化整合主要包括( )。

A.财务战略一体化 B.融投资政策一体化 C.资源配置一体化 D.预算管理一体化 E.现金流量控制一体化

7.税收筹划是指企业集团基于法制规范,通过对融、投资以及收益实现进度、结构等的合理安排,达到( )目的的活动。

A.减少纳税 B.增加纳税

C.税后利润最大化 D.税负相对最小化 E.增加收入

五、简述题(共15分)

1、简述调整期财务战略的定位。(9分)

2、选择剩余股利政策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其明显缺陷有哪些?(6分)

六、计算及综合分析题(共30分)

1.某集团公司2004年末有关财务指标如下:

利润表指标 1、主营业务收入 2、主营业务利润 3、营业利润 4、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5、净利润 现金流量指标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入小计 现金流出小计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小计 现金流出小计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小计 现金流出小计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其他财务指标 1、增值税税额 2、必需的维持性资本支出额 3、到期债务本息 600 1900 1300 -200 500 700 300 800 500 700 460 360 290(其中,本金150) 本年累计 49000 19050 14455 14875 4910 9965 要求:根据上述指标计算该集团公司的下列指标(要有简单计算公式):

项目 1、现金流量比率 2、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3、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 比率 4、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 障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7、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 (16分)

2.某集团公司意欲收购在业务及市场方面与其具有一定协同性的甲企业60%的股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甲企业拥有5000万股普通股,2002年、2003年、2004年税前利润分别为2200万元、2300万元、2400万元,所得税率30%;该集团公司决定选用市盈率法,以A企业自身的市盈率18为参数,按甲企业三年平均盈利水平对其作出价值评估。(14分)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模拟题(4)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财务主管委派制是指母公司以集团最高管理当局的身份,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对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 进入子公司经营者班子,主管子公司财务管理事务的一种控制方式。

2、融资政策是总部基于集团战略发展结构的总体规划,并确保投资政策及其目标的贯彻与实现,而确定的集团融资活动的基本规范与判断标准,是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融资规划、融资质量标准与融资决策制度安排等。

3、税收筹划是指企业集团基于法制规范,通过对融、投资以及收益实现进度、结构等的合理安排,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或税负相对最小化目的的活动。

4、经营者贡献报酬也称为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是公司根据“绩效依存性”状态,从剩余税后利润中支付给经营者知识资本的报酬。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1分,共15分)

1. √ 2.√ 3.× 4. √ 5.√ 6. √ 7.× 8.√ 9. × 10. × 11. √ 12. × 13.× 14. × 15. ×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D 3、C 4、D 5、C 6、C 7、C 8、D 9、A 10、C

四、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CDE 2、ACE 3、ABCE 4、AB 5、AC 6、ABCDE 7、CD

五、简述题(共15分)

1、简述调整期财务战略的定位。(9分)

调整期的财务战略应包括: (1)高负债率筹资战略

调整期是企业集团新活力的孕育期,理性投资者及债权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对企业集团未来前景的评价,来判断其资产清算价值是否超过其债务面值,市场环

境为企业集团采用高负债政策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同时,调整期的企业集团并不是没有财务实力,而是未来经营充满再生机会及各种危险,以其现有产业作后盾,高负债战略对集团自身而言是可行的。因此进入调整期,企业集团还可以维持较高的负债率而不必调整其激进型的资本结构。(3分) (2)一体化集权式投资战略 在调整期,如果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上采用分权策略,会由于财务资源的分散而导致财力难以集中控制与调配,所以,本着战略调整的需要,在财务上要强化集权,从而起到集聚财务资源,进行重点投资,以保证企业集团的再生与发展。(3分)

(3)高支付率的股利政策

出于经营结构调整的需要,更加之未来股权结构变动与调整的可能,因此,调整期企业集团必须考虑对现有股东提供必要的回报,可以采取高支付率的分配战略。但高回报具有一定的限度,它以不损害企业集团未来发展所需投资为最高限,即采用类似于剩余股利政策同样效果的分配战略。(3分)

2、选择剩余股利政策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其明显缺陷有哪些?(6分) 选择剩余股利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取得或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1分)

(2)在社会融资难度较大情况下满足集团业务增长对资金的需要;(1分) (3)在债务比率较高、利息负担及财务风险较大(不宜再增加债务融资)情况下满足投资规模扩大对增加资金的需要,并同时减少社会融资的交易成本。(1分)

采取剩余股利政策的缺陷有: (1)容易与股东,特别是那些非重要影响的大众股东对当前报酬的偏好产生矛盾,可能因此而难以在股东大会上获得绝对多数的赞同票;(1分) (2)可能会因股利发放的波动而给投资者留下企业集团经营状况不稳定的感觉;(1分)

(3)会因股利发放率过低而影响股价涨扬,导致市场价值被错误低估,为他人廉价收购创造可乘之机。(1分)

六、计算及综合分析题(共30分) 1.解:

(1)2004年的各项指标值如下: 现金流量比率=

2000现金流入量==1.11(1分) 1800现金流出量1400营业现金流入量==1.17(1分) 1200营业现金流出量 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

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增值税

所得税增值税=

140012006050=2.82(2分)

605014001200营业现金净流量==6.67(2

维持性资本支出额30 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保障率=分) (2)

2003年:

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

1300销售营业现金流入量==65%(1分) 2000销售收入净额80非付现营业成本==26.67%(1

营业现金净流量300 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分)

2004年:

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

销售营业现金流入量1400==58.33%(2分)

销售收入净额2400 相对于2003年下降了6.67% 非付现成本占营业现金净流量比率=

110非付现营业成本==55%(2分)

营业现金净流量200 相对于2003年上升了28.33%

(3)综合评价:

从2004年的各项财务指标来看,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现金的流入量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的现金支出,而且对于维持当前的现金流量也提供了足够的

保障。

但相对于2003年的指标来看,经营状况却有所下降,表明该公司存在着过度经营的倾向。要求在未来经营理财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还必须对收益质量加以关注,提高收益的现金流入水平。(4分) 2.解:

B企业近三年平均税前利润=(2200+2300+2400)/3=2300(万元) (3分)

B企业近三年平均税后利润=2300×(1-30%)=1610(万元)(3分)

税后利润

普通股股数B企业近三年平均每股收益=

=1610/5000=0.322(元/股) (2分) B企业每股价值=每股收益×市盈率

=0.322×18=5.80(元/股)(2分) B企业价值总额=5.80×5000=29000(万元)(2分) A公司收购B企业54%的股权,预计需要支付价款为:

29000×60%=17400(万元) 2分)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