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患纠纷论文

护患纠纷论文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析护患纠纷

【摘 要】护理工作是医疗保健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病人和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健康需求的增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护理纠纷,不仅影响了护理队伍的形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医院的信誉。

【关键词】护理工作;护患纠纷;职业素养

【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426-01

目前,我国存在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医疗纠纷、护患纠纷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护患纠纷的发生却呈上升趋势,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专业素质训练,增进彼此沟通,优化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将是未来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1引发护患纠纷常见的原因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现阶段护患纠纷从数量、性质、处理途径、结果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护患纠纷数量日益增多,内容也日趋复杂化。有些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常识,存在侥幸心理,对医院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工作马虎,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导致卷入

护患纠纷。

1.2 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和工作责任心不强

目前,有些医护人员,言语、服务态度生硬,沟通不到位,对患者缺乏同情心,不理解患者的焦虑心情,当患者询问病情或诊治结果时,解释不够甚至极不耐烦,导致患者及家属的反感,从而产生纠纷。同时有一些护理人员执行医嘱不严格,不遵照医嘱找借口拖延执行或对可疑医嘱不问清,执行医嘱及进行各种治疗前不认真进行“三查七对”而凭经验、凭印象或带侥幸心理匆忙行事,造成用错药、计错量、抽错血标本等而导致纠纷。 1.3 病人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法制建设的健全,人们对法律知识了解更宽泛,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上普遍开展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使病人牢固树立了“病人是上帝”的准则,对医疗护理工作有一种戒备心理,对医疗护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一些不理解的行为都希望有个说法,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同时对于一些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或当病因不明时,患者家属情绪紧张、易激惹,希望能尽快找出病因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所以当患者病情治疗效果不明显,对医生工作挑不出问题时,转而对护士的工作产生不满,容易发生护患冲突。 1.4 医患纠纷转化为护患纠纷

医患纠纷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有些病人或病人家属把这种矛盾直接指向护理人员,导致医患纠纷转化为护患纠纷。虽然护理人员代表医院进行护理工作,但是治疗方案是医生做出的,护理人员只能根

据治疗方案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护理方案。患者或家属对自身病情的不了解和缺乏专业知识,凭着自己主观的错误认识导致医患纠纷演变为护患纠纷,即便是对医生找不出毛病,其心生的不满直接针对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变成了医患纠纷的替罪羊。 1.5 医护人员缺乏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包涵的内容很广泛。首先,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

总之,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既包括内在原因,也包括外在原因。笔者从以下几个反面对护患之间存在的纠纷提出解决的方略,使护患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 2 护理人员避免护患冲突的措施 2.1 尊重患者

任何生命个体在人格尊严上没有差别。作为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在行动上自觉地做好份内工作,使病人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康复。尊重患者,利用我们的技术知识尽我们的全力护理病人,恢复病人的健康,是护士对病人的最大尊重,同情、关心、照料、合理运用技术等是这种尊重的具体内容。 2.2 培养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

慎独是指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它会使人们在无

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按道德的规范和范畴的要求行事。转变服务观念,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护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活动,经常个人值班,独立处置,无人监督,尤其需要具有慎独精神。对护士而言,慎独的前提是坚定的信念和良心,是以自己的道德意识为约束力的。

2.3 塑造医护人员的个性气质

护士职业生涯的核心是“利他”和“助人”,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塑造个性气质是优良心理素质中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护士应当具备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对病人诚恳、正直、热情、有礼、乐于助人等对工作应当是满腔热情,认真负责、机智、果断、沉着冷静、作风严谨、干净利落等;对自己来说,应当是开朗而又稳重、自尊又大方、自爱而又自强等。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若想,以病人的忧而忧, 以病人的乐而乐,形成真挚的同情心。 2.4 优化知识能力

目前我国护士的知识结构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自身知识,了解病人病情特点,预见病情转归,这应该是一名优秀护士必备的技能。护士在熟练掌握常规技术和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由于护理工作范围拓展,护士将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卫生保健服务工作中,独立地做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及康复计划,及时准确地处理健康和疾病中有关问题,这一切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的挑战。 2.5 合理化解医患纠纷转化为护患纠纷

解决好医患纠纷是做好护患纠纷的前提之一。在临床护理的实践中,许多护患纠纷是医患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恶化,在护理恢复治疗阶段矛盾升级,患者和家属的疑虑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而导致医患纠纷演变成为护患纠纷。因此,如何解决好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1、解决好医患关系,不要给护患关系留下伏笔。也就是说,将医患矛盾解决彻底,不把矛盾留给医护人员。2、医护人员形成合力将医患关系解决好。但是,此种方法容易造成护患关系的负累,有可能造成相互推诿,加剧护患关系的恶化。3、将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交给第三人解决。但是,第三人如何设置?有哪些职责?目前善没有定论。在我国还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 2.6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包涵的内容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不断提高专业水准,二是培养职业素养。前者比较容易被大家关注,后者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人的要求很高,它无时无刻不在,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道德层次和精神境界。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护患纠纷越来越引起病人和社会的重视。为此,我们应针对产生护患纠纷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加强服务理念,巧妙化解护患之间所发生的纠纷,给患者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治病休养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秦素英.护患纠纷的预防措施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4).

[2] 史瑞芬、唐戈、曾丽芳.护士临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j].护理学杂志,2003,18(4).

[3] 刘明溱、孙光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00,5(20).

[4] 席淑华.协调急诊护患关系的重要性e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5).

[5] 陈晓玲.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2,25(9).

[6] 卢金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

[7] 徐析、骈美玲.急诊科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