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网的核心枢纽 (一)智能用电——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用电指的是供电端与用户端之间的所有设备,利用传感器及信息通信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用电信息交互网络,并对用户的综合用电的信息加以具体分析,指导用户进行用电方式调整及用电时机的选择,实现电力能源的最佳分配,达到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用电效率的目的。
我们明白智能用电是联结供电端与受电端的核心部分,假如没有用电的智能化,就不可能有供电端与受电端的互动,更不可能使电能合理分配使用,因此,智能用电作为智能电网完整网络中关键的一环,是不可替代的。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智能用电的核心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要紧由主站、通信网络、采集终端和智能电表组成,且智能电表是最核心的投资方向。该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基础,是智能用电的重要支撑,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进展坚强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特高压输电及电网运行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而由智能电表、通信网络等组成的电力系统信息采集系统是实现电网运行“三化”的核心。
我国坚强智能电网进展打确实是指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和谐进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操纵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点的统一坚强智能化电网。
电网公司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电能消费者的用电信息的采集分析,推出合理的电能生产消费体系,实现能源产销最佳配比,最后为消费者的智能化用电提供最佳方式:一是用电方案的优化:整合供配电资源,优化用户用电需求。二是多渠道缴费:依靠社会化资源和自助缴费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服务。三是故障诊断与处理:关心用户实现故障的自动诊断、快速排除及自动查找替代供电线路。四是用电情形在线监测:用户用电信息实时监测,专门状态在线分析、动态跟踪和自动操纵。五是为用户提供电能的供需信息和用电价格,实现用电状态、电费构成等等可视化信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投入使用,能够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提供保证。通过对用电信息的采集分析,电网公司能够实现用电检测、负荷治理、线损分析及自动抄表等功能,也能够使阶梯电价及分时电价策略得到有效推进,此外,也可为电网公司进行市场分析及推测提供支持,真正实现电网的现代化、智能化。 我国用电信息采集行业从上世纪90年始差不多从最初的用电向智能用电悄然转变,用户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也逐年提高,应用范畴和成效逐步扩大,在营销、安全生产及经营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期,投资高峰立即到来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标志的能源产业,而其进展的关键环节确实是能源通道的大规模建设与升级换代,对我国来说,确实是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打算。目前,我国在主观意愿及客观现实的推动下,立即进入智能电网全面建设的时期,具体分析如下: (一)规划推动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建设将进入5年全面建设时期。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我国智能电网进展的“三时期”战略,其中第一时期已差不多完成,第二时期为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第三时期为“十三五”期间对智能电网的引领提升时期。
国网公司今年三月宣布11类智能电网试点工程,智能电网全面建设正式启动。其中,建设智能变电站67座;在19个都市核心区建成配电自动化系统;推广应用5000万具智能电表;新建73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和9211个充电桩;完成25个智能小区/楼宇建设;推广建设6.2万户电力光纤到户;完成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接纳风电容量2000万千瓦;制定智能电网标准8。
(二)农村电网智能化促进智能电网快速进展
我国新一轮的农网升级改造将在“十二五”期间展开。2010年7月国家能源局张国宝在全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将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设,用3年时刻差不多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治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2011年1月5日,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同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村电网将普遍得到改造,差不多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治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中国网5月16日表示同意《关于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意见》,《意见》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村电网普遍得到改造,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证,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差不多解决,县级供电企业“代管”全面取消,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目标全面实现,差不多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治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通过各项会议的召开及的出台,我们认为新一轮的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要紧是为适应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进展及排除农村电网与都市电网之间的代差而做出的战略规划。目前,在我国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形势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实时反映出了农村电网智能化的要求,将有力推动农村地区实现智能用电。
(三)节能减排硬性约束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进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制定了明确的节能减排指标,即:单位GDP能耗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以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至11.4%,到2020年单位GDP 能耗较2010年下降31%,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从上述节能减排指标的数据能够看出,我国的节能减排的任务比较艰巨,从解决途径来看,我们认为一是能够大规模的进展可再生能源,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进展可再生能源: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规划,估量以后十年风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KW,而为了解决其的并网问题(柔性输电),智能电网的大规模推进是不可幸免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智能电网建设将保证我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依照《国家电网公司绿色进展》的估量,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国网公司通过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打造能源绿色配置平台,以后十年可累计减排105亿吨
二氧化碳。2020年将比2005年减排二氧化碳16.5亿吨,对实现我国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目标的奉献度超过20%。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智能电网的投资重点
依照《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我们可知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对用电环节智能化提出的建设目标是:完成智能双向互动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覆盖;在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电动汽车充放电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商业模式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深化智能量测体系建设,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差不多形成。从该规划中我们能够看出,“十二五”期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覆盖国网公司管辖下的全部电网资源,而南网公司所辖地区相对国网西北地区是较发达的,我们能够合理估量,南网公司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进度可不能落后于国网公司,因此,估量在以后五年内全国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完成是合理的。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我们可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规模是:在2010年达到15%的覆盖率基础上,总结试点建设体会,进一步完善相关系统,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建设。2011年底达到35%覆盖率,安装5500万只智能电能表;2020年底达到65%,安装5500万只智能电能表;2020年底达到90%,安装5500万只智能电能表;2020年底达到100%的覆盖率,安装2200万只智能电能表,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对直供直管区域内所有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
依照国网公司的规划,以后五年国网对智能电表的需求将到1.87亿只,在
考虑人口密度及经济规模的因素下,估量南网公司对智能电表的需求为5000万—6500万只,以后五年全国对智能电表的需求或将达到2.5亿只。因此,我们认为在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及国家电网明确支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大规模建设的前提下,在“十二五”智能电网全面建设的大背景下,智能电表市场有望成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一个快速成长的细分子行业。
“十二五”期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投资或将超过650亿,年均130亿。依照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是其全面建设的时期,智能电网的各项投资在这一时期都将得到全面的开释,依照《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以后五年我国电网的智能化投资将达到2861亿,其中用电环节的投资占到总投资额的27.3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占到用电环节投资总额的70%左右,达到530多亿元。按国网公司投资额的20%-25%来估算南网公司的投资,估量南网公司以后五年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投资为106-132亿,两网合计投资可能将超过650亿。
四、2011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投资将全面爆发
措施的顺利实施,全面推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于今年1月1日开始全面施的《电力需求侧治理方法》规定: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推动并完善峰
谷电价制度,鼓舞低谷蓄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电价制度”;我国农村电网升级工程,按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规定,居民户应采纳“一户一表”的计量方式。我们明白电价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必须是建立在用户信息采集系统专门是智能电表的普及应用的基础上。因此,随着该《电力需求侧治理方法》的全面实施及农村电网升级工程的开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推进已是势不可挡,其投资高峰也必将随之到来。
智能电表招标进程加快,有力佐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投资加速。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今年对智能电表差不多进行了两次招标,不管从招标数量依旧招标频率,都表达出我国智能电表的推广应用正在加速向前。
从智能电表的招标数量、批次及时刻分析:尽管今年第一批的智能电表招标相比去年的第一批有所下降,然而从上半年整体的招标数量上看,同比增长了47%。此外,招标的节奏的也在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共招标三批,且第二批与第三批的间隔时刻仅有一个月。以上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智能电表的推广应用正在加速,我们估量今年智能电表的实际招标数量相比5500万台的国网规划将有有显著提升,相较于去年或可增长三成,再加上南网公司及农村电网改造对智能电表的需求,全年智能电表行业或会有超过市场预期的进展。
五、国家电网公司推广智能电表的益处
1、降低运营成本
(1)降低人工成本。全部实现自动采集后,绝大部分抄表收费工作将由系统替代,抄表收费人员将大幅减少。
(2)降低物资、车辆成本。目前在手工抄表模式下抄表器已成为必不可抄的抄表工具,由于抄表器使用强度高,每年需拿出一部分费用修理更新抄表器,另外车辆的使用也将大幅降低。 2、降低中低压配电网损耗
中低压配电网线损率在6.12%左右,其线损电量比重占全网的45%,为各电压等级最高。
(1)降低窃电缺失。10kV及以下低压动力、居民用户窃电一直是反窃电的难点,用户数量多,窃电手段高,查出难度大,严峻白费用电检查资源。 (2)提高计量精度,增售电量。通过系统建设将在短期内将现场运行的机械表全部更换为电子式电能表,将电能计量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高了计量灵敏度,克服了机械电能表在低负荷运行时少计漏计电量的缺陷,使供、用电双方在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下进行电量交易。
(3)减少人为差错。居民电量的实抄率一直是困扰营销工作的瓶颈,通过采集系统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由于采集系统是自动抄表,通过技术手段确保了实抄率100%,从全然上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等情形的发生。 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